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超分散纳米粒子在润滑介质中的合成、分散和分散稳定,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并合成了油溶性铜盐和异氰酸酯类超分散剂;在添加油溶性铜盐和超分散剂的液体石蜡介质中,采用原位构筑方法获得了纳米CuS分散系,用冷冻蚀刻电镜对分散系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心实验对其分散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其次利用环块摩擦试验机测定了纳米CuS分散系的摩擦学性能,并与空白油样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S为粒径35nm左右的椭球形微粒,大小均匀,在介质中呈单粒子分散;纳米分散系经72h普通离心试验和56h非连续超离心试验均未发生相分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分散稳定性;摩擦磨损试验显示超分散稳定纳米CuS的存在,可显著提高液体石蜡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当纳米CuS质量分数为0.1%时,抗磨减摩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分散性良好 ,粒径约为 5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 ,并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在极低的添加浓度下即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 ,但是却不能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 .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产生的PbO沉积膜对其摩擦学性能起了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表面修饰纳米硼酸锌粒子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油酸表面修饰的硼酸锌纳米粒子,并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对粒子的形貌、物相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制备的硼酸锌纳米粒子粒径均匀,粒径在20 nm左右,并能在润滑油中均匀分散。磨损试验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2%的纳米硼酸锌粒子能使磨损程度降低52%左右,摩擦区表面温度降低31%左右,摩擦系数也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SG65三辊研磨机制备了含不同粒径和不同质量浓度SiO2纳米颗粒的锂基润滑脂. 通过MRS-1J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及安东帕MCR301流变仪研究了SiO2纳米颗粒作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流变学性能. 结果表明,SiO2纳米颗粒粒径为30 nm、质量浓度为4%时润滑脂摩擦学系数最小,抗磨减摩性能最好. 在中低剪切速率下对流变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提出了含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参数的润滑脂改进型流变模型. SiO2纳米添加剂可改善锂基润滑脂触变性,提高润滑脂抗剪切能力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月桂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SN矿物基础油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月桂酸铅(LL),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高速低负荷和低速高负荷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L和月桂酸(LA)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月桂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一定的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为了解其抗磨减摩机理,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发现摩擦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在于LL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  相似文献   

6.
采用油酸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了表面修饰,利用HQ-l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试验机考察了纳米TiO2的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减摩抗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添加修饰后的纳米TiO2,能有效提高400SN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纳米铜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入纳米铜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和主要理化性能.在XP-6数控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纳米铜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对钢-钢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与未加添加剂的基础油相比,可使PB值提高34.95%,磨斑直径减少了56.8%,摩擦系数降低39.1%;理化试验表明,加入纳米铜后的基础油仍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加入纳米铜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和主要理化性能.在XP-6数控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纳米铜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对钢-钢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与未加添加剂的基础油相比,可使Pa值提高34.95%,磨斑直径减少了56.8%,摩擦系数降低39.1%;理化试验表明,加入纳米铜后的基础油仍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纳米SiC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修饰法制备了聚合物包覆的纳米SiC颗粒,采用M-200环块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修饰的纳米SiC颗粒添加荆对发动机润滑油(15W/40)减摩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块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了润滑荆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当滑动线速度为0.42m/s、载荷低于1000N时,纳米SiC颗粒的加入导致磨损失重的提高;当载荷提高到1300N时,纳米SiC颗粒的加入使磨损失重低于相同条件下以基础油作润滑剂的磨损失重;当滑动线速度为0.84m/s、载荷为1000N时,纳米SiC颗粒的加入使磨损失重为相同条件下以基础油作为润滑剂磨损失重的4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乳液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85 nm的ZnS纳米粉体。主要测试了咔唑衍生物及8-羟基喹啉与ZnS纳米粒子复合后在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单/双光子荧光特性。研究发现咔唑衍生物的双光子荧光强度较未加入纳米ZnS时只有提高不足20%,而8-羟基喹啉与纳米ZnS复合后得到了一种新的发光体系,其荧光强度可提高2~4倍,同时荧光发射峰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红移,其红移达116 nm。  相似文献   

11.
水热法制备均分散的硫化锌纳米晶聚集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自制的月桂酸硫脲咪唑啉季铵盐(SUDEI)作为表面活性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均分散的面心立方β闪锌矿结构的ZnS纳米晶聚集体,聚集体粒径为20~50nm。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度分布仪、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硫化锌粒子进行了表征。得到制备均分散ZnS纳米晶聚集体的最佳条件为,月桂酸硫脲咪唑啉季铵盐2g·L-1,cZn2+=0.016mol·L-1,150℃放置12h,填充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微乳液制备硫化锌纳米粒子的过程以硫代已酰胺(TAA)和乙酸锌(Zn(Ac)2)作为反应物,在超声波的分散作用下制备ZnS纳米粒子.采用XRD及TEM对超细样品进行表征,得到的样品为口晶型ZnS,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30nm.此外,探讨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以及干燥方法对粒子团聚的影响.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反应温度控制在35℃左右能得到较好的产品收率;采用真空干燥能有效地控制粒子间的团聚.  相似文献   

13.
原位反应合成双相陶瓷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分析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温自蔓延和热压的方法制备双相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与纯铜相比较,所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电导率和热导率保持在80%以上,而耐磨损性能提高了6倍.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原位复合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先合成导电聚苯胺,然后用多元醇原位液相还原的方法,合成了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镍的含量约为19.22%(质量分数)。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生成的纳米镍“镶嵌”在聚苯胺颗粒的表面,形成了类似“草莓”状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热稳定性有较明显提高。复合颗粒同时具有铁磁性和导电性,复合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最高可达到10.77Am2/kg,电导率为9.86×10-3S/cm。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热合成和热压烧结的工艺制备出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X-ray、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学和耐磨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工艺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ZrO(NO3)2、Al(NO3)3和K2SiO3等为原料,采用聚乙烯醇和氨水成冻先制备成凝胶,然后通过高温烧结法原位合成氧化锆/白榴石复合烤瓷粉,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原位化学合成法”制备的复合烤瓷粉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间接合成法”制备的复合烤瓷粉,其抗弯强度达到105.3 MPa、断裂韧性达到3.3 MPa /m1/2、金瓷结合强度达到42.1 MPa;样品中同时存在白榴石和氧化锆两种晶相,这既有利于提高烤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又有助于调节烤瓷材料的膨胀系数,使之与牙用镍铬合金相匹配。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法制备ZnS纳米颗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微乳液法制备ZnS纳米颗粒.该微乳液是以Span80-Tween60为复合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120#汽油为分散介质,乙酸锌水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发现该微乳液的优化配比为22g汽油,4g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Tween60配比为1.11),正丁醇1.5mL,乙酸锌水溶液(1.2mol/L)的最大增溶量为6.3mL,在此微乳液中,逐滴加入适量Na2S水溶液并搅拌,于室温下反应30min后,对反应体系进行破乳、洗涤、分离,最后将产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并对该产物的乙醇溶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得到白色疏松的纳米粉.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立方晶体结构的ZnS,粒子大小均匀,粒径为10~20nm,且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CdSe/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水溶液中采用3-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成功合成了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所合成的量子点尺寸均一,形貌近似球形,粒子大小在5 nm以下。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较之CdSe量子点更具良好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