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烤烟促生和抗病作用,以前期试验分离获得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10为材料,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F10处理后,烟草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显著优于对照,烟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中生防菌F10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49%和54.91%,大田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比对照分别提高11.82%、31.46%和13.17%。生防菌F10对烟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烤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赤星病原菌Alternaria longipes为筛选指示菌,采用平板共培养初筛和发酵上清滤液复筛的方法,筛选了烟草赤星病拮抗芽胞杆菌3株。其中菌株K11的菌体径向生长抑制率(PIRG)为63.64%,发酵上清滤液的PIRG值达67.44%。盆栽试验证明,该菌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良好的拮抗能力。经鉴定菌株K11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由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K11菌株生物量较高的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0 g/L,豆粕30.0 g/L,K2HPO4·3H2O 1.0 g/L,MgSO4·7H2O 0.1 g/L。优化后生防菌株K11的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5倍,生物量高达1.28×1010 CFU/mL,芽胞形成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烟草赤星病拮抗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芽胞杆菌,从福建、山东、云南等地烟草叶片中分离得到187株菌株,对烟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筛选到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的6株菌株;利用平板拮抗法、离体叶片接种法、温室生测发现FJ1、FJ1-6能促进烟草生长且对赤星病防效较好;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FJ1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FJ1-6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防病特性研究发现,两菌株含有参与脂肽类抗生素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合成的基因且脂肽类粗提物对赤星病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6.9%、65.0%。综上,FJ1、FJ1-6具有优良的促生防病特性及显著的促种子萌发效应,可应用于烟草育苗及赤星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烟草青枯菌的有效拮抗菌,本研究从烟草根围土壤中分离了97株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抑菌圈直径均达20 mm以上的拮抗放线菌3株.根据其在鉴别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孢子和孢子链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这3株拮抗放线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株拮抗放线菌都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分别为粉红孢类群中的玫瑰暗黄链霉菌(S. roseofulvus Preobrazhenskaya)、绿色类群中的橄榄绿链霉菌(S. olivaceoviridis Preobrazhenskaya)和灰褐类群中的黄麻链霉菌(S. corchorusii Ahmed).其中,玫瑰暗黄链霉菌菌株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拮抗效果最好,其平均抑菌圈直径可达54.66 mm;橄榄绿链霉菌菌株的拮抗效果次之,其平均抑菌圈直径为43.20 mm;黄麻链霉菌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34 mm.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菌株对烟草主要病害的抑制效果,利用半叶法、对峙平板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Bm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黑胫病菌和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利用抗生素诱导筛选抗药性标记菌株,研究其在烟草根际土壤和叶面上的定殖规律;同时制备了生防菌发酵液制剂,测定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m发酵液和发酵上清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分别为88.4%和74.3%;Bm无菌发酵上清液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7.5%,对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03 mm。抗药性菌株Bm-rif生长性状与野生型无差异。室内定殖试验结果显示,Bm-rif稳定定殖菌量在非灭菌土壤中为0.04×105 cfu/g,在灭菌土壤中为0.47×105 cfu/g,均显著高于叶面定殖菌量;接种TMV-GFP前24 h叶面喷施发酵液对TMV初侵染的抑制率为44.04%。菌株发酵液稀释后喷淋烟株茎基部,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68.09%和51.02%。因此,Bm具有抑菌活性且能在烟草根际土壤中有效定殖,具有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将拮抗烟草青枯病菌株L-25和L-9接种有机肥底物载体(菜粕与牛粪有机肥1:1(w:w)),发酵后制成生物有机肥(BOF),在安徽进行2年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年和第二年施用BOF,移栽105天后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率分别达到75.2 %和95.4 %;与对照相比,BOF处理烟叶和根系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都显著减少(p<0.05),土壤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发病烟株的维管束导管中有大量粘性物质堵塞于其中,而且维管束严重变形,而健康烟株和施用BOF后未发病烟株的维管束形态较正常,未有严重变形。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烟草青枯病的生防率,显著降低烟叶和根系的抗性酶活,增加土壤氧化还原酶和脲酶的活性,减少烟草维管束堵塞、变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性病害,为了防治烟草青枯病,筛选了3株拮抗青枯雷尔氏菌的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JK3、枯草芽孢杆菌JK4和解淀粉芽孢杆菌JK10),将其发酵液添加到有机肥中,经二次发酵后获得生物有机肥(SF2、SF4),施入烟田。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较好地防治烟草青枯病,同时促进烟株的生长,SF2、SF4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2.18%、68.82%。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现生物有机肥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促进了土壤中有益菌(如鞘氨醇单胞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耐热芽孢杆菌、梭菌属等)的增殖。芽孢杆菌和链霉菌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推测链霉菌和芽孢杆菌可抑制青枯雷尔氏菌的繁殖,进而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施用添加拮抗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及海藻肥对烟草生长、土壤性状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及海藻肥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的影响,以烟草NC102为试验材料,在常年青枯病发生较严重的地块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设置处理CK(空白对照)、BC1(9000 kg/hm2生物炭)、BC2(15 000 kg/hm2生物炭)、BC3(22 500 kg/hm2生物炭)、SW(2250 kg/hm2海藻肥)、BC2+SW(15 000 kg/hm2生物炭+2250 kg/hm2海藻肥)。结果发现,海藻肥和生物炭单一或混合施用均能促进烟草生长,最大量生物炭的处理虽然抑制烤烟团棵期生长,但可以促进烤烟旺长期的生长。生物炭和海藻肥单一或混合施用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及部分土壤养分含量,降低了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有利于提高烤烟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烤后烟叶内在品质。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与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适当提高土壤酸碱度可作为酸性土壤主产区防控烟草青枯病、提高烤烟产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海藻多糖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使用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用量海藻多糖与微生物菌肥、草木灰、贝壳粉、生物炭等有机物料的组合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烟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海藻多糖与有机物料的施用普遍促进了团棵期和旺长期的烟株生长发育,提高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与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00倍海藻多糖稀释液在50~100 mL/株的范围内,用量越高,效果越好;组合处理中草木灰+海藻多糖75 mL/株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增加海藻多糖和有机物料,调节土壤pH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控制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为明确外源橙皮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和扩增子测序技术,连续两年监测了灌施不同浓度橙皮素(1、2和4 mmol/L)后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单施橙皮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为40%左右。(2)灌施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可以提升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OTU数量和Chao1、ACE等丰富度指数。(3)灌施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可明显改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中Dongia、鞘脂菌属(Sphingobium)、赭黄嗜盐囊菌属(Haliangium)及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土壤中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综合来看,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是较适宜的灌施浓度。该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短小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联合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可行性,分别采用改良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7种杀菌剂和短小芽孢杆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毒力及杀菌剂与AR03的生物相容性,同时采用Horsfall法确定杀菌剂和AR03的复配比例。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种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氯尿·硫酸铜、噻菌铜、溴菌·壬菌铜、甲霜·福美双、噻唑锌和中生菌素,EC50值介于101.02~212.70 mg/L之间。浓度为1.0×105~1.0×109 cfu/mL的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率介于26.13%~73.54%之间,呈现浓度依赖性。生物相容性分析发现7种供试药剂与AR03的生物相容性差异较大,短小芽孢杆菌AR03与噻菌铜、噻唑锌、甲霜·福美双生物相容性较好,尤其是噻菌铜表现最好,测试浓度100 mg/L时,菌落数大于1×107cfu/mL。综合杀菌剂对青枯病菌的毒力及其与AR03生物相容性,噻菌铜表现最优。噻菌铜(EC50=175.21 mg/L)与AR03(EC50=6.84×106 cfu/mL)复配剂在体积比为5∶5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率值IR值为1.482。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药复配剂的防效(68.77%)明显优于单剂噻菌铜和生防菌AR03的防效,且混配剂中噻菌铜使用量只有单剂的1/2,大幅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抗生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纸碟法测定了14种药剂对青枯菌的抑菌活性,水培法测定了5种药剂的内吸防病能力,田间小区试验法测定了9种药剂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98%金霉素和90%链·土霉素的200单位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值16 mm;99%醋酸铜和99%硫酸铜的1000倍液较弱,均值为6.7 mm。98%金霉素和90%链·土霉素的200单位溶液里烟草根吸收预防叶片剪口侵染的青枯病效果分别达100%和97.2%,且有一定的田间防治效果,但9种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短时间内(10 d)链·铜复配II(硫酸链霉素200单位+53.8%氢氧化铜1000倍液),防效可达100%,随着时间的推移(30 d后),防效消失。但在增施有机质的基础上,配合施用Cu2+或Ca2+,可以提高链霉素的药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烤烟大田更有效的防治青枯病的方法,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考察了奇农素、纯植物源药剂结合噻菌铜对烤烟青枯病防控效果及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奇农素和纯植物源药剂能大大降低烤烟病指,降幅达76.1%。防治烤烟青枯病病害损失的最优组合为:选用抗根茎病品种,将600 g/hm2奇农素、600 kg/hm2纯植物源药剂及噻菌铜3种药剂形成复合药方制剂,于移栽后20 d、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2~3次叶面喷施和灌根。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动态变化的QTLs,以大叶密合×长脖黄建立的158份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和InDel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JoinMap 4构建一个含有24个连锁群、覆盖2269.3 cM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含有546个SSR和80个InDel标记,平均标记密度达到了3.63 cM/标记。结合2016和2017连续两年不同调查期各株系的病情指数,使用WinQTLcart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定位,在2016年的4个调查期中分别检测到4、4、6和4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表型变异解释率在5.03%~13.07%之间;而在2017年的4个调查期分别定位到7、3、6和6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表型变异解释率在4.63%~18.18%之间。两年共检测到28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中有7个QTLs在不同调查期中被重复定位,但没有一个QTL可以在所有调查期中出现;另外,不同调查期检测到QTL的数目与表达效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烟草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抗性基因发挥作用,且其表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 相似文献
20.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引起的烟草细菌性病害,是危害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解析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遗传效应对指导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以多个抗病/感病样本为亲本,构建了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进行群体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岩烟97的青枯病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以及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反帝三号-丙的青枯病抗性受1对加性-显性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有利于等位基因聚合育种及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