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剩余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东区沙河街组二段为多油层非均质层状油藏,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剩余油储量为96×104t,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复杂断块区.微构造和储层性质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正向微构造和小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微型屋脊式构造是剩余油集中的部位;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低的流动单元其剩余油饱和度高.另外,注采系统亦对剩余油的分布有一定影响,注采井距加大,剩余油饱和度则增大.  相似文献   

2.
储层微型构造形成剩余油的水动力原因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储层微型构造是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储层顶底面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小构造,应用水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油田注水开发时在储层微型构造中形成剩余油的原因,指出了储层微型构造存留剩余油是一种水动力圈闭,完全可以引用哈伯特势能理论来解释和判断,分析认为,在储层微型构造中油、水相势的方向和大小不同,当油相势梯度指向储层微型构造的内部时,便形成了剩余油,同时也给出了如何动用这些剩余油的一些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3.
油田经过注水开发后,剩余油分布不仅受储层微相及非均质性的影响,而且与储层微型构造有关.开展储层微型构造研究,对于认识处于相同微相的相邻油井的生产状况及水淹情况、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非常重要.通过对大港孔南地区小集油田生产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微型构造与油水运动机理的关系:在注水开发时,正向微型构造是剩余油存在的主要区域,而处于负向微型构造区的生产井常易水淹.研究结果对于开展老油田挖潜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新 《特种油气藏》2006,13(3):29-31
在储层微型构造成因及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二次趋势面剩余分析方法对储层微型构造进行研究,并对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向微型构造区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负向微型构造区为相对高含水区,对油田今后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型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油层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型构造与储层沉积微相相结合的方法,对胜坨、孤岛、梁家楼、广利和孤东油田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构造和沉积微相对油层剩余油分布有密切关系。正向微型构造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型构造为高含水区;斜面微型构造区油井的产能界于正向和负向微型构造之间。文中并对微型构造图的制作、沉积微相的判别与划分、微型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影响剩余油分布与油井生产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地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宁海油田坨62、坨89断块微型构造的类型、特征和配置模式,分析了微型构造的成因和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微型构造和6种微犁构造配置模式;构造作用的持续性和底层砂体起伏变化对顶层砂体形态的影响导致微型构造具继承性;断层作用和沉积微相控制微型构造的形成,当上升盘、下降盘发生正牵引或逆牵引作用时,在紧邻断层、远离断层处形成不同类型的微型构造,沉积砂体的厚度和差异压实作用也影响微型构造的形成;油水的密度差异和油层的微细起伏特征影响油水的重新分布,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向微构造和顶底双凸型配置模式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李阳 《石油学报》2007,28(3):75-79
我国东部油田已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以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为线索,深化油藏开发地质研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以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为例,在低级序构造、储层精细刻画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等开发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低级序断层、夹层和物性差异等油藏非均质性的控制,因而重点形成了低级序断层精细描述与预测、河流相储层构型、夹层描述与预测、储层优势通道描述与预测等先进技术,并且建立了分割性约束的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增加了空间流体拟合条件,使得剩余油富集区的定量描述更加符合油藏实际动态.  相似文献   

8.
以舍女寺油田女14断块为例,在三维地震二次解释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勘探、构造、储层物性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研究发现,二次解释的断层位置和走向都有所变化,新识别出的小断层具有封闭型.通过分析断层变化及其封闭性,结合生产资料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和未动用储量,为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扶余油田基于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油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余油田泉四段主力油层为典型的湖盆三角洲沉积,经过30多年的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受单砂体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构型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依据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深入解剖了微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切叠、储层构型、储层非均质性、井网部署、注采关系等因素对湖盆三角洲储层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机理,优选关键控制因素,建立由关键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三角洲储层剩余油预测的分析方法,总结了5种受多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为老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438块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为改善438块开发效果,通过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砂体展布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断层、微构造精细描述,并结合动态资料,总结了438块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断层、微构造、韵律、夹层、井网不完善等因素控制,并找出了正韵律厚油层上部、断层屋檐下、局部微构造高点等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并提出挖潜的技术对策,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研究实际测井数据,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地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地震,测井,油田动态等资料,对盘河断块区构造及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该断块区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构造,经过不同时期应力场的复合与联合形成了棋盘格式断裂体系,5条三级断层贯穿全区,内部还发育多条四,五级断层,由于断层发育,断块破碎,形成反向屋脊式断块油藏,断块内构造高部位多分布在西南方向,在区域构造控制下,受沉积环境,差异压实作用,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正向(小高点,小鼻状等),负向(低点,凹槽等),斜面微构造特征,不同类型微构造对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正向微构造剩余油相对富集,应用研究成果。调整注采结构,在正向微构造高点及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区实施打调整井等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经过半个世纪注水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是明确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剖面结构代表的基准面变化规律,将该组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2大类12个小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规律性变化是受中期基准面变化控制的,克拉玛依组可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高可容纳空间的储层,等时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弱,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层厚度薄、面积小、未动用或水洗程度差的区域;低可容纳空间的储层,等时性较差,往往是不同期储层的叠置,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呈透镜状分布,且主要分布在渗透性相对较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对大庆油田储层微型构造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以实例分析了储层微型构造对高含水阶段的剩余油分布,油水运动及油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并指出储层微型构造研究在预测厚油层高效井和挖掘油层潜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Ȫ�����˼ҵ걳б�������ɲ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油气的来源,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储集相带的展布和砂体发育特征三个方面,对伏龙泉-顾家店背斜带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伏龙泉构造北高点具有一定的油气前景。断陷层和坳陷层分属上,下两套不同的断裂系统,不发育“通天”的逆断层,其中,断陷层主要发育3条后退式的同生断层,控制了断陷层地层的发育,坳陷层发育数目众多的小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到破坏和重新调整的作用,断坳转化阶段的登娄库组顶面发育的断层较少,由于上,下断层不连通,中深层(营城组,登娄库组)的油气保存条件较好,根据已有钻井的气显示反馈,认为坳陷层区内的浅层气藏是镒生的残留气藏,各井的气显示差异,气藏的含气面积和充满程度主要受断层和岩相两种因素控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在伏龙泉构造北高点要重视中深层油气勘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琴 《断块油气田》2005,12(4):28-30
孤岛油田孤北1地区馆陶组Ng3-Ng5砂层组原油为重质稠油,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的特点,且分布规律受断层影响,具有越靠近断层原油更粘稠和上轻下重的特点.造成原油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断层附近地层水的氧化作用和重力分异作用.研究区储层主要为河流相胶结疏松的砂岩储层,储层具有强速敏性和碱敏性,这是造成储层伤害,引起注汽效果不佳,造成采收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发现的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其形成与富集机理与常规油气藏有很大差异。页岩油运移机制是页岩油形成机理的重要部分,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化验及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页岩油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距离和效率等方面。结果表明,页岩油在源内的运移效应不明显,油气的富集非源内规模性运移聚集结果;油气垂向向源外的运移效应较为显著,活动的大规模断裂会降低源内页岩油丰度。页岩油的初次运移以生烃造成的地层超压为动力,通过干酪根网络、纹层间及微裂缝发生了小尺度的运移,油气大部分滞留原地,运移效率极低。在输导断裂发育的地区,泥页岩生成的油气发生了垂向向上的二次运移,在芦草沟组上覆地层聚集成藏。页岩油的这种运移机制决定了页岩油连续分布、油水分异差、油气聚集不受构造控制及断裂活动区油气丰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平面上多集中在台北凹陷正向构造,纵向上主要赋存于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研究区低饱和度油藏基本特征为含油饱和度低、储集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储集层改造后高产、长期油水同出。为了解该类油藏成因,基于储集层、构造、成藏演化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和构造是影响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一是压实减孔、细孔微喉造成油气充注不彻底,导致低含油饱和度;二是夹层或遮挡层的存在,油气藏被分割,阻碍了油气纵向调整;三是低幅度构造成藏动力不足,影响含油饱和度;四是后期构造活动对古油藏的调整破坏导致含油饱和度低。综合分析认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剩余资源量大,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储集层甜点与继承性正向构造叠合区,是寻找相对高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河68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开采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及层内的分布异常复杂。根据现阶段对油藏的认识及资料应用技术,对胜利油区现河油田河68断块进行了地震构造地质精细成图,对其主要开发层系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指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及井网不完善区,并提出了以侧钻井及注采井网调整为主的剩余油开采措施。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