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控释肥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质量与氮钾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求研制优质、高效、环保的烟草控释肥料所需的参考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和烟草专用复合肥对烤烟光合特性、产量与质量及氮钾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施氮量由90 kg/hm2提高到150 kg/hm2时,烤烟产量和产值均显著增加,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略有下降,各叶位烤后烟叶全钾含量提高或显著提高,烟碱含量显著提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2)与烟草专用复合肥相比,控释肥可提高烤烟旺长期以后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旺长期烟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但对蒸腾速率无明显影响;(3)与烟草专用复合肥比较,控释肥能使烤烟产量提高3%~7%,产值提高9%~16%,各叶位烤后烟叶全钾含量提高或显著提高,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降低。(4)控释肥有利于提高烤烟氮肥、钾肥利用率,在施氮9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1.1和8.7个百分点,施钾180 kg/hm2和300 kg/hm2条件下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4和8.6个百分点。可见,控释肥可改善烤烟中后期光合特性,增加产量与产值,改善烤后烟叶品质,提高氮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氯离子含量对再造烟叶燃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再造烟叶中氯离子含量对再造烟叶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同一地区不同浓度氯离子含量的烟梗制备烟草薄片,对烟草薄片的常规化学成分、燃烧性能以及抽吸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样品间总糖、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氯离子含量差异显著;氯离子含量在0.60~1.04%之间,其含量与薄片切条燃烧速率和纯薄片卷烟阴燃速率相关性均不显著,且氯离子含量在0.60~1.04%之间对再造烟叶燃烧性影响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与基追比例对烟叶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施氮量增加了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降低了总植物碱、总氮、钾含量及钾氯比,改善了烟叶感官质量;降低施氮量显著降低了氮素积累量、来自肥料和土壤的氮量,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相同施氮量,随追肥比例增加,2009和2012年度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先增加后降低,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2010年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2009、2010年度感官质量分别以追肥比例为70%和50%的处理最佳;2012年度高施氮量以追肥比例为70%处理最佳,低施氮量以50%处理最好。增加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通过3年研究发现,施氮量从90 kg/hm2降至45~60 kg/hm2,追肥比例增至50%~70%可改善烟叶感官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恩施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恩施烟区主要气候因子和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状况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施烟区烤烟中部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值分别为27.56%和33.57%,氯的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含量仅为0.15%,其余常规化学成分均在适宜范围内,且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总氮、钾含量数据比较对称,接近正态分布;大田期平均温度基本处于烟草生长发育适宜范围内,年度间降雨量变化范围较大,日照充足,变异系数大小为降雨量>日照时数>平均温度、积温;气候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积温的增加有利于烟叶中总糖的积累,但不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的增多会增加烟叶中氯的含量;日照时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程度最大,降雨量次之,平均温度和积温最弱.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通过嫁接技术有效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的技术,以茄子为砧木,云烟87为接穗,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烟茄嫁接生产低烟碱烟叶的可行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试验共设烟/烟、烟/茄不培土、烟/茄培土等3个处理。结果表明:烟茄嫁接,烟株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未显著改变,烟叶烟碱含量降至极低水平,鲜烟叶中烟碱含量低至0.08%,烤后烟烟叶烟碱含量低至0.10%,比对照降低95%,假木贼碱和降烟碱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假木贼碱的下降比例较小,表明假木贼碱在叶片中有一定的合成能力,新烟草碱在鲜烟叶和烤后烟中均未检测到。在接穗底部培土诱发了不定根产生,能够促进生物碱的合成,导致烟/茄培土的烟碱含量比烟/茄不培土明显升高;烟茄嫁接的烟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成熟较慢,蛋白质、淀粉、总氮含量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本研究为通过农业措施选择性降低和调节烟叶烟碱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烟草专用系列肥是适宜于灰泥田、碱紫泥、饭石土和中、微量养分缺素等植烟土壤的烟草专用肥。连续2年的大田试验和示范结果显示,该烟草专用系列肥在郴州市推广应用26万亩,平均提高烟叶产量8公斤/亩,亩平增加产值150元;上等烟比例提高5.2个百分点,增加烟叶产值3900万元。该产品对改善不同类型土壤烟株的根际营养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满足烟株营养平衡的要求,提高烟叶产量、增加烟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雪茄烟叶在成熟、晾制及发酵过程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积累及变化规律,以德雪3号(茄衣)和什烟1号(茄芯)为试验材料,在烟叶成熟、晾制及发酵环节对两种烟叶的中部叶及上部叶取样,并测定烟叶中的TSNAs含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德雪3号在3个生产环节TSNAs的积累量分别为153.53~208.26、574.10~597.50和647.40~1 090.73 ng/g。什烟1号在3个生产环节TSNAs的积累量分别为305.63~526.81、1 700.45~2 494.93和1 529.60~2 373.37 ng/g。两种雪茄烟叶TSNAs各组分和TSNAs总量在不同阶段积累差异较小,均表现为烟叶成熟前积累较少,调制和发酵阶段积累较多。在晾制和发酵环节茄衣品种德雪3号TSNAs总量的积累比例分别为30.65%~42.73%和46.29%~58.23%,茄芯品种什烟1号TSNAs总量的积累比例分别为45.26%~48.22%和40.71%~45.87%。随着烟叶晾制和发酵过程的推进,烟叶TSNAs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晾制和发酵时期是雪茄烟叶TSNAs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调控其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湖南烟区中部烤烟总糖含量状况及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湖南烟区C3F等级烟叶样本253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总糖含量以及对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研究了湖南烤烟总糖含量的生态区域差异及烟叶总糖含量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湖南主产烟区C3F等级烤烟总糖含量范围为18.55%~31.04%,均值为25.02%,其中含量大于25%的样本占49.80%;在区域差异方面,湘南烟区和湘西北烟区的烟叶总糖含量比湘中烟区高,在空间分布上有分别从湘南、湘西北2个高值区向中部地区,再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随着烟叶总糖含量增加,烤烟的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减少,浓度降低,余味变好;当烟叶总糖含量大约在25.5%时,香气质、香味、劲头、吃味分值和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9.
氮用量对湘西晒红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养分含量、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晒红烟株高增加,叶面积扩大,烟株中总N、P和K含量升高,调制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提高,烟叶中总氮、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含量下降。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施氮量为150kg/hm2时,烟叶的烟碱含量较为适宜,香气较足,刺激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2002-2013年间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烟叶的工业可用性,采用2002-2013年间烤烟主产区中部叶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显示,我国烤烟中部烟叶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和淀粉含量(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1.38%~3.77%、1.35%~2.96%、16.96%~32.76%、1.09%~3.07%、0.11%~0.79%和2.00%~8.07%。2002-2013年间,我国烤烟中部烟叶淀粉、钾和氯含量在不同年份间相对稳定,还原糖含量由2002年的21.79%上升为2013年的26.54%,以2005-2008年间上升明显;平均烟碱含量则由2002年的2.72%下降为2013年的2.29%,以2003-2007年间下降明显;总氮变化趋势与烟碱相似;烟草种植布局和品种格局变化与化学成分变化关系不大,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与除北方烟区外其他烟区还原糖含量的普遍升高密切相关,烟碱和总氮含量的降低则主要与西南、东南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基于“黄金叶”品牌需求的河南烟叶工业分选方法,利用豫中许昌、豫西三门峡产区品质梯度烟叶样品制备试验,研究筛选烟叶工业分选指标,建立烟叶工业分选方法并开展应用验证。结果表明,①许昌和三门峡产区烟叶的品质特征存在差异,但部位间表现不完全一致。②油润感、柔软度、叶片结构是影响两产区烟叶感官品质的共性外观指标,其中油润感或柔软度决定烟叶感官品质总得分变异的24.4%~61.9%,颜色深浅、身份是许昌产区影响烟叶感官品质的个性化外观指标,而三门峡产区则为光泽度。③两糖比值是影响两产区烟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决定许昌产区烟叶油润感和柔软度分值变异的23.9%~68.5%,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共同决定三门峡产区烟叶油润感和柔软度分值变异的39.1%~50.5%。通过上述烤烟外观指标建立烟叶工业分选方法,可实现不同感官品质烟叶的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2.
稻壳生物炭对整治烟田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对整治烟田土壤改良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皖南的烟田整治区,研究了稻壳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施用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生物炭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对烟叶外观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油分指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生物炭施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叶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提高总氮、烟碱及钾含量,其中T2(生物炭7.5 t/hm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同时烟叶感官质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现先增加(不变)后降低趋势,感官评吸得分表现为T1=CK> T2> T3。烤烟的产量产值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其中T3(生物炭15 t/hm2)处理最高,产量达1729.2 kg/hm2,产值达到37516.8 元/hm2,较CK分别提高43.51%和43.48%。但上等烟比例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综合土壤养分及烟叶的产质量结果,在皖南烟田整治区,稻壳生物炭的施用量不宜超过7.5t/hm2。  相似文献   

13.
玉溪烤烟外观质量因素与其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为研究探索在我国建立烤烟商业分级体系的可行性 ,充分发挥烟叶的工业使用价值 ,对云南玉溪地区的烤烟部位、颜色、品质等外观质量因素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按部位由上到下 ,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烟碱、挥发碱、氯和总氮含量下降 ,钾含量上升 ;②同部位颜色较浅的烟叶比颜色较深的烟叶还原糖含量高 ,烟碱、总氮及氯含量低 ,糖碱比高 ;③随成熟度的降低 ,烟叶中的还原糖含量增加 ,挥发碱、氯、总氮和烟碱含量下降 ,相应地糖碱比增加 ;④身份较厚的烟叶还原糖含量低、烟碱含量高 ,相应地糖碱比较低 ,挥发碱、氯和总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调控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碳氮代谢水平,改善雪茄烟叶质量。  方法  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雪茄烟叶水分、化学成分、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  1) 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水分、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蛋白质以及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烟碱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略有差异;3)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雪茄烟叶晾制过程湿度控制在凋萎期80%~85%、变黄期75%~80%、变褐期70~75%、定色期65%~70%、干筋期45%~50%范围内,烟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整体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较好。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控晾制湿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促进烟叶内含物质转化,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小麦秸秆还田对烤烟叶片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的小麦秸秆施用方式,田间试验比较了小麦秸秆直接施用和制成生物炭施用两种方式对烤烟叶片发育、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直接施用前期抑制、后期促进烟株叶片发育,对产量、产值及中部叶片外观质量影响较小,中、上部烟叶含钾量及烟碱含量均显著提高;施用秸秆生物炭促进了烤烟叶片发育,产量、产值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21.83%、54.23%,改善了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叶片身份、油分得分及外观质量总分显著增加,显著提高了中、上部烟叶含钾量,增幅分别为8.39%和22.63%,且烟碱含量增加不明显。可见,施用小麦秸秆生物炭能够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施用麦秸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高肥力的土壤上,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和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2kg/667m2和4kg/667m2时,施秸秆的比不施秸秆的烟叶产量分别增加12 2%和13 9%,差异达显著水平;产值分别增加47 65%和39 2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施N水平下,施秸秆的比不施秸秆的烟株茎围增加,炭疽病和赤星病发生率降低,烟叶中总糖含量提高,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降低。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劲头和刺激性等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烤烟矿质养分含量与烟叶产、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可使烟株内N素浓度增加,P、K、Ca、Mg、Fe、Mn的浓度减小,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烟株内矿质养分含量与烟叶产量和品质有密切的关系,烤烟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烟株内N素含量均与烟叶产量、总氮和烟碱含量呈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干旱胁迫下烟株内N素含量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和K,对其它养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密封降氧对醇化环境及库存白肋烟品质的影响,以自然醇化42个月的湖北恩施成品白肋烟为材料,运用新型气调法,设置T1(1.5%~2%)和T2(7.5%~8%)2个低氧处理及1个常规处理CK,对其温、湿度及烟叶内在品质进行周期性对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对温度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相对湿度的变幅和变异系数。CK处理烟叶外观质量缓慢下降,而T1和T2处理则缓慢上升;T1、T2处理在12个月后,均显著提升了总糖含量,处理6个月后均显著提升了烟碱、钾、氯含量(除T1处理第12个月外);T1处理烟叶感官质量总分在周期内呈现缓慢上升趋势,T2处理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CK处理呈现短暂上升后快速下降趋势;其中T1处理显著降低了烟叶NNN、NAT含量及TSNAs总量,而T2、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低氧气调处理均对库存白肋烟的品质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且以T1处理综合提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