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防制肉鸡屠宰分割环节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方法:调查肉鸡胴体分割车间环境的菌落总数和分割后鸡腿产品表面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肠球菌数量以及检测其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淋洗条件。结果:在分割前、中、后期,分割车间的加工用水、空气中细菌数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但接触面污染较为严重,大多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分割后鸡腿产品表面污染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大肠菌群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3.85~4.17、3.14~3.87、2.86~3.68、1.07~1.82lg(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67%、14.17%;减菌的最适宜条件为乳酸浓度0.5%(w/v)、柠檬酸浓度1.0%(w/v)、冲淋时间30s,可减少菌落总数1.97lg(cfu/cm2),且减菌处理对其色泽、气味以及加热后肉汤滋味几乎无影响,最终鸡腿产品中菌落总数为2.20lg(cfu/cm2)。结论:肉鸡胴体分割车间环境以及分割后鸡腿细菌污染较严重,且存在致病菌污染;乳酸结合柠檬酸冲淋可明显减少分割后鸡腿表面的菌落总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防制肉鸡屠宰分割环节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方法:调查肉鸡胴体分割车间环境的菌落总数和分割后鸡腿产品表面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肠球菌数量以及检测其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淋洗条件。结果:在分割前、中、后期,分割车间的加工用水、空气中细菌数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但接触面污染较为严重,大多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分割后鸡腿产品表面污染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大肠菌群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3.85~4.17、3.14~3.87、2.86~3.68、1.07~1.82lg(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67%、14.17%;减菌的最适宜条件为乳酸浓度0.5%(w/v)、柠檬酸浓度1.0%(w/v)、冲淋时间30s,可减少菌落总数1.97lg(cfu/cm2),且减菌处理对其色泽、气味以及加热后肉汤滋味几乎无影响,最终鸡腿产品中菌落总数为2.20lg(cfu/cm2)。结论:肉鸡胴体分割车间环境以及分割后鸡腿细菌污染较严重,且存在致病菌污染;乳酸结合柠檬酸冲淋可明显减少分割后鸡腿表面的菌落总数。  相似文献   

3.
中温协同超高压处理对梨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处理压力和协同温度对梨汁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以及大肠菌群存活量的影响。处理压力为大气压力到500MPa、协同温度为室温(19℃)到58℃、保压时间为10min、梨汁pH5(梨汁自然酸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室温、保压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当处理压力达到500MPa,菌落总数为50cfu/ml;压力为400MPa,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为10cfu/ml,大肠菌群则未被检出。(2)在压力为450MPa、保压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协同温度≥29℃时,梨汁中菌落总数为7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未被检出;室温下高压处理大肠菌群即未被检出,完全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对苹果汁微生物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处理压力和保压处理时间对鲜榨苹果汁的杀菌和钝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升高和保压时间延长,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下降显著.在压力达到400MPa,保压时间25 min时,菌落总数由9750 cfu/mL降低到80 cfu/mL,降低达2.5个对数,大肠菌群数由30 cfu/mL降低到0cfu/mL,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了100%,符合美国FDA鲜榨果蔬汁非热力加工的安全营养要求和国家饮料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标准LST培养基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大肠菌群初发酵培养基,探讨了乳糖、胰蛋白胨和酵母粉各因素对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乳糖0.5g/100mL,胰蛋白胨1.64g/100mL,酵母粉0.29g/100mL。在此条件下,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为1.025×107cfu/mL,经验证实际值为1.033×107cfu/mL,与理论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汁的超高压杀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玉生  赵俊芳 《食品科技》2007,32(4):146-148
探讨了热敏性纯猕猴桃汁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随压强大小和加压时间变化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猕猴桃汁中的大肠菌群对压强的敏感性高于菌落总数。压强400MPa保压15min时,大肠菌群可全部杀灭,而菌落总数也可降至35cfu/mL,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南宁市售不同厂家的鲜湿类米粉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污染状况及后续繁殖动态。方法 按照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抽样方法, 从餐饮店抽取6批不同厂家的未开封的鲜湿米粉。按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的检测方法, 分别在0、2、4、8、12、16、24 h对样品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项目进行检测, 在24 h同时取部分样品在沸水中焯1 min后平行检测, 对计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0 h时, 各样品的菌落总数在3.1×103~6.9×107 CFU/g, 大肠菌群在0~8.5×105 CFU/g。在22 ℃条件放置下, 随着时间推移, 各样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仍不断增殖。16 h(即保质期过后), 菌落总数达到7.2×107~1.9×109 CFU/g左右, 繁殖基本趋缓。24 h时, 在沸水中焯1 min后, 所有样品的菌落总数小于1.3×103 CFU/g, 大肠菌群均小于10 CFU/g, 远低于标准规定。结论 22 ℃储藏条件下并不能遏制鲜湿米粉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增殖, 沸水焯1 min可有效降至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花生奶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花生奶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霉菌和酵母菌较大肠菌群耐压,经500MPa,保压10min处理,菌落总数可降至20cfu/mL,达到了国家相应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肉牛屠宰场屠宰过程中牛胴体表面污染及接触环境污染变化情况,选取某牛屠宰场采集样品共计322 份,分别在剥皮扯皮、去内脏、修整称质量、冲洗及排酸环节对牛胴体后腿、背部、胸部、前腿及颈部以及屠宰前后的工人手部及刀具进行采样,测定菌落总数、乳酸菌、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胴体表面污染情况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修整称质量环节污染最为严重,菌落总数可达到2.82(lg(CFU/cm2));胸部为屠宰过程中污染最严重的部位,平均菌落总数可达到2.10(lg(CFU/cm2));屠宰空气在冲洗时污染最为严重,空气沉降菌落总数高达271.33 CFU/皿;屠宰工人的手部及刀具也是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冷鲜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鲜肉由于营养丰富且水分活度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检测分析生猪屠宰和生产分割线上肉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对其污染的控制提出了应对措施。试验采集冷鲜肉加工环节中的不同肉品样本和器具样本,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其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揭示生产线上不同分割肉品微生物卫生指标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菌落总数平均为103cfu/g,大肠菌群值在102~103MPN/100g之间。猪内脏肉样包括猪肺、猪心和猪肝,菌落总数在103~104cfu/g之间,大肠菌群值为102MPN/100g,均明显低于分割肉品的污染量。烫毛后的淋洗过程是清除胴体表面附着微生物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淋洗环节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减少了17.4%和41.5%。生产器具中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是案板,其菌落总数平均为1.5×103cfu/cm2,其次是传送带,最后是刀具。不同生产批次肉品由于工序、器具和人员等不稳定因素,微生物污染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牦牛屠宰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本实验对甘肃玛曲某牦牛屠宰场在牦牛屠宰过程中的屠宰前、屠宰中和分割后三个阶段以及牦牛胴体等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研究发现,屠宰前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5.45logCFU/g以上,大肠菌群在3.25logCFU/g以上;屠宰中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3.37logCFU/cm2以上,大肠菌群在1.63logMPN/100cm2以上;在分割后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3.68logCFU/cm2以上,大肠菌群在1.74logMPN/100cm2以上;在胴体的剥皮、劈半和分割三个时期中,分割后的菌落总数(3.49logCFU/cm2)和大肠菌群(1.61 logMPN/100cm2)污染最严重,剥皮后的菌落总数(2.47logCFU/cm2)和大肠菌群(1.53logMPN/100cm2)污染最小。结果表明,屠宰前环境污染最严重,胴体随着剥皮、劈半和分割的进行,菌落总数显著增加,分割后胴体的大肠菌群显著高于剥皮和劈半。   相似文献   

12.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肠道疾病致病菌,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一类最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本研究对我国津晋地区原料奶中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与鉴定,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显示:津晋地区原料奶来源不同,奶源质量有较大差别。菌落总数平均在104~107CFU/mL之间,存在许多超标奶;大肠菌群数差别较大,晋奶源质量很好,大肠菌群数均低于110MPN/mL,天津地区乳品厂A大肠菌群数最高为1100MPN/mL,乳品厂B受到大肠菌群的严重污染,几乎均大于或等于11000MPN/mL;沙门氏菌未检出。研究证实了津晋地区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婴幼儿经常食用的奶粉伴侣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2016年在我国8个省(直辖市)采集奶粉伴侣86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结果:1.04%(9/864)的奶粉伴侣菌落总数10~4cfu/g,0.12%(1/864)大肠菌群10~2cfu/g,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但1份样品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奶粉伴侣微生物污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杀菌技术在即食酱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紫外线对酱油的杀菌处理研究表明,照射剂量48000μw.s/cm2、酱油厚度0.5mm、照射距离30cm、杀菌温度20℃时,可使菌落总数降低85%,大肠菌群数降低98%;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态氮以及谷氨酸等理化、营养指标无任何破坏作用,经紫外线照射后的酱油在20℃条件下保存6个月,菌落总数为2.8×104cfu/mL,大肠菌群小于30cfu/100mL,符合我国即食酱油的卫生要求,感官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的影响.室温25℃下,将干红枣酒分别在100 MPa、300 MPa、500 MPa和700 MPa压力下,超高压处理10 min后,进行微生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压力为100 MPa,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均为10 cfu/mL;当处理压力达到300 MPa时,菌落总数为45 cfu/mL.干红枣酒经300 MPa超高压处理10min,可以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现制饮料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原则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饭店、饮品店、快餐店、集体学校食堂等采集现制饮料和食用冰,共计3 583份,采用国标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结果 菌落总数>105 CFU/mL所占比例为8.42%,大肠菌群>102 MPN/mL所占比例为19.3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56%,沙门菌检出率为0.09%,计数结果均<102 MPN/mL。蛋白类饮品污染状况最严重,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出比例最高,菌落总数>105 CFU/mL和大肠菌群>102 MPN/mL所占比例分别为21.35%和32.97%。3—5月现制饮料的卫生状况最差,菌落总数>105 CFU/mL所占比例最高,为14.80%。不同采样地点中饭店、酒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5.24%。结论 我国现制饮料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加工场所卫生状况的监督抽查。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拉萨地区牦牛胴体屠宰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明确微生物关键控制点,对拉萨地区某具有代表 性的规范屠宰企业屠宰前车间空气中的微生物、各屠宰工艺环节牦牛胴体表面以及人员用具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屠宰前车间微生物污染严重;随着剥皮和去内脏工艺的进行,牦牛胴体的菌落总数和大 肠菌群数量显著增加;斧劈四分体后胴体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剥皮和去内脏后;牦牛屠宰过程中 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垫板和斧头。  相似文献   

18.
以糯米粉、粳米粉、黄糖等为主要原料,经模具成型、蒸煮、冷却、真空包装、杀菌等工序生产甜味糯米籺,分析蒸煮时间、冷却时间、杀菌温度与杀菌时间对甜味糯米籺保鲜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蒸煮时间为1.5 h,冷却时间为20 min,杀菌温度为121℃,杀菌时间为15min。检测得甜味糯米籺真空包装冷藏(5~8℃)120 d,菌落总数为1 300 cfu/g,大肠菌群数为3MPN/g;真空包装冻藏(低于-12℃)180 d,菌落总数1 200 cfu/g,大肠菌群3 MPN/g;致病菌均未检出。糯米籺外观色泽较好,试吃后口感、风味仍优。甜味糯米籺在真空包装下冷藏(5~8℃)可储藏120 d,冻藏(低于-12℃)可储藏180 d。  相似文献   

19.
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本文研究热敏性果汁——纯草莓汁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下,草莓汁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压力为350MPa,保压3min即可全部杀灭;霉菌和酵母菌较大肠菌群耐压,压力为350MPa,保压10min可全部杀灭;果汁中虽含多种耐压菌,但经500MPa,保压15min处理,菌落总数还可降至30cfu/ml,达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型红枣干制企业生产与管理现状,对红枣干制的各工序进行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为原料验收及精选工序,并设置相应关键限值,原料验收环节的关键限值为农户是否有红枣收购合同;精选工序的关键限值为挑选工人手菌落总数≤300 cfu/只手,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挑选台面菌落总数≤20 cfu/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本研究建立了适合我国红枣干制企业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可有助于企业进行HACCP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