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据安全法》的发布和实施,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数据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容灾备份机制技术门槛成本较高,不适合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而随着云的广泛应用,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数据容灾成为现实.本文主要是在利用政务云和本地机房双重的服务资源基础上,复用云上云下数据容灾备份手段,建设基于混合云的数据容灾备份机制,以提供更...  相似文献   

2.
王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8):282-285,288
云计算能够提升IT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的开通时间、可用性以及灾难恢复能力,是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支撑。建立政务云,可以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应用迅速扩充、数据共享、建设和运维成本的上升等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威胁。在分析电子政务云可能风险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可信计算技术在政务云数据中心虚拟层建立可信虚拟域,通过安全隔离策略满足政务云的安全需求,并提出采用同态加密的方法实现政务云的加密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3.
张晓晟 《福建电脑》2010,26(1):60-61
政务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通过2009年福建省政务外网建设项目中省级政务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实例,结合作者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到实施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探讨并总结出省级政务数据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福建省政务外网数据中心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存储和服务中心.本文介绍了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的规划构思,通过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为福建省直政务部门提供统一的应用支撑、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4.
云数据中心包含大量计算机,运作成本很高。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是云数据中心关注的热点。云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构建成动态的虚拟资源池;使用虚拟资源管理技术实现云计算资源自动部署、动态扩展、按需分配;用户采用按需和即付即用的方式获取资源。因此,数据中心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求,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方式以建设下一代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而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了云计算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其融合了安全策略、并行计算、能源管理、自动化及虚拟化等技术,目前在电信、电力、广电、金融及互联网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据此,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云平台的关键技术,然后再进一步探讨云数据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数据中心网络存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的云数据中心弹性网络架构,解决目前云平台存在的网络无法弹性调度和灵活分配的问题。基于OpenDayLight设计高性能控制器集群架构和多控制器负载均衡算法,解决传统SDN架构中存在的控制器单点失效的问题,保障云数据中心中多租户的高效网络按需调度和SDN网络的可靠性。利用Mininet模拟环境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析政务云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与利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包括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多数采用局域网的方式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这些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孤立、业务层面隔离,信息孤岛特征明显,难以有效利用局域网外的档案信息资源。提出构建基于政务云的档案管理与利用服务云平台,广泛为社会各界的利用者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政务应用,存在着数据安全的风险以及资源扩展的不便性.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响应数字中国建设的号召,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降低电子政务的成本,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政务应用迁移至政务云是当前的趋势.在政务系统迁移上云的过程中,会遇到资源如何申请、迁移顺序及时间安排、如何快速传输海量文件、测试范围如何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9.
依托全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通过对水慧通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了对内应用支撑能力以及对外应用服务能力.实现了全区水利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单点登录、统一即时通讯、统一门户、统一应用接入管理、统一监控,为宁夏水利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底层支撑及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智慧水利关键基础设施的角度,描述江苏省水利数据中心总体架构,探讨构建水利云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云架构、数据共享访问、业务支撑平台、应用集成和云安全等,总结基于云平台搭建的水利典型应用。为省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和水利、水务信息化基础架构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实现基础水信息平台目标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校园网安全策略中,传统的高校数据中心仅把流量安全当作考虑因素,而云计算环境下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安全模型则由二维变为三维,本文提出了四种安全策略,并设计了云环境下的校园网数据中心安全与设备部署,从而提高云环境下的校园网数据中心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地铁业务系统中,云已成为各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数据中心作为云平台业务应用的核心资源,关系着地铁业务能否正常运行。基于此,简要分析了数据中心的故障类型,根据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保障数据中心健康运行的可靠性运行方案。对于无法避免的数据中心故障场景,根据各地建设经验提出针对地铁综合监控、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车站降级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IT基础设施,存储管理大量关键数据.当前,数据中心的管理大多是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运维人员使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机房设备各项指标,并对设备做出多次检查,耗时且繁琐.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当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并在互联网和工业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深度学习框架对云数据中心机房设备故障进行自动化的诊断,并联合时序信息基于过去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其中,序列数据以固定时间窗分割后输入双向GRU单元层,使网络学习到数据点的前后时间依赖关系.在GRU层输出基础上,我们添加了自注意力层和embedding层,让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到对故障预测更有效的特征并进一步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多层感知机被用于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GRU的深度学习框架相比LSTM, SVM和KNN等常用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云数据中心故障.  相似文献   

14.
在云数据中心网络内,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被动态创建和下线,这就导致资源碎片不被后续VM请求所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最小化使用服务器数 量为目标的服务器整合技术被提出。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在某一时间段内减少资源碎片,但却付出了较大的VM迁移代价。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先应式碎片 整理算法,在减少无效VM迁移的同时,将资源碎片重新整合为可用的连续资源,从而最大化VM收益。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数学定义,随后设计了启发式方法获取近似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获取最大收益,并能够大幅度降低VM迁移成本。  相似文献   

15.
政务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各级政府的数字化项目和核心数据。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为实现公共数据的完整归集,积极推动数字化项目上云“应迁尽迁”,均基本完成数字化项目全量上云的阶段性目标。基于此,以政务云主管部门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政务云安全运营体系建设的现状,从政务云安全运营技术支撑、管理体系、运维体系及运营服务等角度提出政务云安全运营体系建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面向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轻量级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数据中心中,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虚拟机和物理机的同时监控使得监控系统面临着负载大、开销大等问题,传统的监控系统很难满足需要。设计出一种轻量级状态监控方案,该方案结合实时监控与状态监控,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监控对象使用状态监控。经实验证明该监控方案能够适用于云数据中心,并能较好地降低监控系统带来的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本文提出基于等级保护的政府网站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建设政府网站系统合规、有效、全面的信息安全体系,有效解决政府网站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关锁玲 《电脑迷》2018,(7):34-35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而网络虚拟化技术是IT行的研究重点.在云数据中心网络的基础上,有效的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对数据中心网络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更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则需要引进网络虚拟化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云数据中心大规模资源监控的架构进行研究,并在监控平台中实现了研究的成果。提出一种多线程、分布式监控架构,支持云数据中心在规模增加时,监控平台的水平扩展。设计一种可扩展的适配器框架,实现监控协议或自定义监控接口的动态扩展。设计一种主/被动轮询检测模型,在监控主机工作负载和监控数据准确可靠之间形成平衡。在系统实现中设计了平台总体架构,并重点对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层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实际应用表明分布式监控架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能满足大规模云数据中心资源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