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同灰色基础设施(Grey Infrastructure)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两者是悖道而驰,互不相容的。本文基于分析目前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转型情况以及海绵城市理论对于两种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及存在问题,认为两种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并把这种耦合体系应用于密云生态商务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耦合优化,构建了实现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耦合体系。在这种耦合体系下,商务区最终达到如下效益:每年可收集利用雨水量23.8万m~3,增加了雨洪调蓄能力2.2万m~3,从源头削减了面源污染负荷的75%,节省了工程投资约1040万元。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益增多,平原城市由于地势平坦,城市开发程度较高,对于雨洪处理能力变低,易发生洪涝灾害。为解决内涝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政策,用于推进海绵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鉴于区域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海绵城市与绿地系统并不能够做到有机的统一。为缓解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构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剖析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的问题,介绍了沙洋县绿地系统规划的项目概况,以及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平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下的雨洪管理理念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性的解决城市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发等多种水问题,该体系的建立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主要载体,并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依托海绵城市这一理论,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提出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中国盛世连连之年,五月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11月又将举行令人瞩目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为了将亚运会办好,为了更好地体现"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主题,广州市做了大量的规划工作,制定了"退二进三"和"南拓、中调"战略。在这个战略中,广州市兴建了众多新的体育场馆,比如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等等;另外对原有场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广州体育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等等。不仅如此,广州市对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比如说"九纵九横"路网建设,大型公园、道路绿化等等。另外,广州亚运会还积极学习北京奥运会的经验,致力于让此次规划更科学,更完善。现在人们都觉得广州更美了,天更蓝了,路更畅通了,生活更美好了,人们都在感叹一次盛会改变了一个城市,改变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此次《特别专题》特别开设了亚运会特辑,从场馆建设角度,体会那里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陈媛 《建筑与文化》2020,(4):147-148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面貌虽然得以焕然一新,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城市发展现状,国家相应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指导理念,通过充分利用城市水资源滋养城市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文章首先对海绵城市及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几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策略,旨在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城市滨水区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海绵城市的设想进行了介绍,对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滨水区结构、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功能复合设计原则;对海绵城市的水域空间和陆域空间进行了设计,同时对海绵化的城市设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21)
解决城市内涝重要手段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城市绿地面效应基础上,采用绿地地下调蓄装置,在技术背景、技术内容、运行原理、运行效果等方面值得进行分析。本文针对城市绿地地下调蓄装置设计和应用站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上,对于装置建设的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和技术要点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内涝、水体黑臭、河湖生态退化等水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密切相关。针对众多的"水问题",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一、关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应用这里所说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水问题",主要是指废水利用问题。据悉,当前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的废水量比处理量大得多,产生的废水给全球环境带来的负荷日益剧增,即使是发达  相似文献   

9.
袁媛  王沛永 《风景园林》2016,(4):116-121
近些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其中有城市快速扩张、排水系统老化等表面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在集中收集、快排为主的雨水排放指导思想下,应对超过管道排水能力的雨水问题时捉襟见肘,而"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给解决内涝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内涝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应对手段,结合我国古代城市内涝管理及国外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应把排水与蓄滞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地三个要素的布局,绿地的低影响开发结合管道排水系统应对普通降雨,以提高河网等地表排水通道密度,结合地下大型排放设施、地面安全洪泛区和天然水体等调蓄设施应对超量雨水,是防止城市内涝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城市绿地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通过对照《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的指标类型,有针对性地梳理了城市绿地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城市绿地对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着直接与间接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以马鞍山二中校区水系统规划为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构建了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阐述了该项目水系统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指出该项目采用雨水渗透、雨水回收等技术手段,将雨水蓄水池收集的雨水进行绿化喷灌和道路冲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市政供水量和小区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生态园林城市是中国城市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所提出的,是在园林城市基础上新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引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其规划如何进行调整与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在基于生态园林城市新的要求分析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约束剖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与功能响应内容,并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评价展开讨论。对于规划编制,从规划空间、关注范畴、编制策略、编制程序和辅助决策五方面提出了响应的可能。而在实施评价方面,从实施评价过程、内容和力度方面提出了响应。研究对当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申报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越来越注重整体形象的打造,而门户景观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的第一窗口,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今城市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城市门户新的内涵与特征,对其做出创新性的解析与认识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土壤土水特征曲线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源头控制阶段的重要参数,是降雨入渗及产流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海绵城市试点庄河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当地3类土壤进行土水特征曲线测定,拟合计算得到土壤基质吸力、非饱和导水系数方程,结合Green-Ampt改进模型计算各类土壤所处区域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雨水入渗及产流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入渗能力总体呈现为人工回填土>裸露坡地土>耕种土,人工回填土的入渗率是其他土壤的1. 1~4. 4倍。在降雨强度为大暴雨等级时,人工回填土的延迟产流时间是其他土壤的1. 9~5. 8倍;在特大暴雨时,3类土壤短时间内均会产生超渗产流,此时在延缓洪峰时间、控制洪峰流量上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水系统治理力度加大,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恢复,但社会水循环对于城市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冲击依然严峻。城市水系统修复需要将自然水环境与人工水系统结合进行修复,减少社会水循环对于自然水系统正向循环的影响。在城市双修的契机下,从社会水循环对于自然水循环的影响入手,依据城市水系统功能与现状问题构建城市水系统的综合修复体系。文章以六盘水为例,梳理山地城市水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水安全保障、水生态恢复、水环境提升"等措施,构建正向循环的城市水系统。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城市的绿色网络——安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魏民 《中国园林》2002,18(1):27-29
在简要介绍安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如何构建科学、稳定的系统结构以满足城市的生态建设、居民高质量的生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并阐明城市绿地的网络化是今后城市绿地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引导城市向低冲击开发转型,构建海绵城市体系,有助于缓解当前城市雨洪风险并降低灾害影响水平,通过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来改善城市水生态安全。2010年以来,国家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关于解决城市内涝和构建海绵城市的政策要求,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超过半数曾受内涝影响的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为了有效引导地方实践和激发市场参与建设的活力、力度,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SITES V 2评估体系是目前专门针对营造室外可持续场地的认证体系。随着对SITES V 2评估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该体系的部分内容与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过介绍SITES V 2评估体系的建立原则、目标及评价内容基础,对SITES V 2评估体系中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及实施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海绵城市"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热点,但"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支持与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从"海绵城市"的视域下出发,对相关循环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海绵城市"与循环体系的关系,解决了"海绵城市"缺少技术支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背景下,以经济性、地域性、复合性、多样性、适应性、整体性为设计原则,充分吸纳当地建筑文化,运用现代空间理论对建筑进行创新,以期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