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22,(2):182-186
对四川青川县鹰咀山花岗岩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体的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该岩体SiO2含量变化范围67.50%70.21%,A/CNK值在0.7770.21%,A/CNK值在0.771.05。为硅饱和类型,部分铝过饱和类型,属准铝质至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06.441.05。为硅饱和类型,部分铝过饱和类型,属准铝质至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06.44412.63×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差别较大(La/Yb=36.59412.63×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差别较大(La/Yb=36.5953.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弱负Eu异常(δEu=0.6753.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弱负Eu异常(δEu=0.670.8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与正常壳源钙碱性花岗岩相比,显示出更高的Mg#(多数>45)和Sr/Y比值(30.250.8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与正常壳源钙碱性花岗岩相比,显示出更高的Mg#(多数>45)和Sr/Y比值(30.2564.85),表明鹰咀山岩体为较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可能是底侵的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熔融产物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个旧矿区是中外驰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集区,前人研究多集中于成矿温度对矿床成因的约束,对成矿温度控制矿床产出部位的研究较少。本文收集了个旧矿区东区457件矿物测温数据,梳理了不同类型矿物的形成温度和产出位置,以及网脉状锡矿床、层间锡矿床、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锡矿床、花岗岩内蚀变带锡矿床和花岗岩的对应关系。将成矿过程系统划分为早期矽卡岩-网脉状锡矿阶段、晚期矽卡岩-层间锡矿阶段、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锡矿阶段和花岗岩内蚀变带阶段锡矿4个成矿阶段,它们具有燕山同期异位的空间结构。恢复岩浆热液成矿空间以花岗岩顶面为基准,并参考了古地温梯度变化特征,推测在花岗岩顶面外侧存在一个有利的锡石结晶的温度带(成矿空间)。该成矿空间从花岗岩顶面向外侧可能始于垂向450 m,止于垂向高度1100 m,认为该成矿空间范围(450~1100 m垂向高度)为层间锡矿(氧化矿)最有利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昆都一带侏罗世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为钙碱性系列。其微量元素集中表现出富集Th、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高场强元素(HFSE)Nb、Ti等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流明显, Eu/Sm在0.04~0.29之间,大部分样品具有轻度的铕负异常。该地区花岗岩多为A型花岗岩,形成于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主要的物质来源为陆壳重熔。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霍各乞大型铜多金属矿田的Cu、Zn、Pb、Fe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溢,部分来自海水对基底岩系的淋滤;S主要来自海水SO2-4的还原,少部分来自地幔;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等方面论证了霍各乞矿田中元古宙为大陆边缘弧后裂谷盆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打加错东岩体位于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弧南亚带,侵入岩广泛分布,年龄介于56-65Ma,属于始新世。打加错东岩体具有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iO_2含量为65. 49%~70. 32%,K_2O/Na_2O1,碱度率AR数值为2. 02~2. 73,铝饱和指数A/CNK值介于0. 80~1. 08之间,A/NK值介于1. 34~1. 72之间。微量元素整体较为亏损,稀土元素总量总体偏低,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弱亏损的特征。本文研究认为打加错东始新世侵入岩来源于基性岩部分熔融,同时有部分壳源成份夹物,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环境,同时向碰撞环境过渡,具有双重性特点。它们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时期,雅鲁藏布江洋块继续向北俯冲有关,形成打加错东地区规模最为强烈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6.
豫西五丈山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南缘,西邻秦岭造山带,属华熊台隆,熊耳山断隆。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确定岩体具有4个主要的成岩期次:第1期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2期为中粗粒斑状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第3期为中细粒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第4期为中细粒斑状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这4期花岗岩具有不规则套环式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研究表明:4期花岗岩岩性一致,仅在岩石颜色、结构和矿物含量、粒度存在差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富铝; Eu略显正异常,Ce异常不明显,富集La、Sr、Zr、Sm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d、Nb、Ce等高场强元素,为过铝质高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属于I型到S型过渡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带中。 相似文献
7.
8.
9.
10.
《Planning》2019,(2):187-192
鄂拉山香加吾岗地区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可划分为喷发相、喷溢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相及火山颈相,以富Si、Na,高K,贫Ti为特征。在SiO2~Na2O+K2O图解中全部样品均落在亚碱性系列区,在AFM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在钙碱性系列区,为中-高钾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以高Be、W、Au、Zr、Hf、Te、Cs、Th,低Sr、Cr、Mn、Nb、Rb、Ta、Co、Ni、Cu为特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铕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呈富集型。经Logσ-Logτ图解分析后,结合地质背景认为区内晚三叠世火山岩形成于左行斜冲的陆—陆后碰撞环境,为后碰撞加厚陆壳下部物质发生重熔后的产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1.
景峡铜矿区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南缘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内,矿区主要发育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火山岩。火山岩以基性、中—基性的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安山岩为主,夹少量英安斑岩和火山凝灰岩;岩石以高铝(A/CNK=1.09~2.09,平均1.60)、富钠(Na2O/K2O=0.43~53.63,平均10.49)为特征;包含了CAB和IAT两种类型岩石系列;稀土元素整体上呈现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富集Th、U、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亏损Nb、Ta、Ti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点,表明火山岩原始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俯冲带中的流体的交代作用,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安达什(Andash)金铜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的塔尔迪布拉克—安达什—阿克塔什金铜矿集区,是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造山带重要的斑岩型金铜矿床之一。矿床金铜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发育于花岗闪长岩中,矿体受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发育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围岩蚀变,其中金铜矿化与绢英岩化关系最为密切。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69.6±3.0)Ma,形成于中奥陶世。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花岗闪长岩为岛弧岩浆活动的产物,安达什金铜矿床形成于Terskey洋演化末期成熟岛弧环境中。大型构造带的可对接性及相似的构造背景表明中国新疆那拉提山北缘缝合带两侧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北秦岭西段普洛河地区煌斑岩脉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成岩构造环境。该区煌斑岩脉Si _含量为50. 74%~56. 12%;具有高Al、低Na、K的特征;稀土总量为较低(152. 02~285. 2)×10~(-6);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La/Yb)_N=10. 69~18. 50,(La/Sm)_N=3. 03~4. 51,(Gd/Yb)N=2. 67~3. 73,显示煌斑岩脉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且分馏程度基本一致;富集元素Rb、Ba、U、Pb,亏损元素Nb、Ta、Sr;属板内碱性玄武岩系列,且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6.
鲁甸县乐红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矿集区,是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矿体特征及坑道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系统详细地研究了乐红铅锌矿床深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矿体前缘元素和近矿元素为Ag、As、Sb、W、Hg、Zn、Mo,中程指示元素为Co、Ni,尾晕元素为Ba、Cu;(2)根据Grigorian原生晕分带原理,得出其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各中段)为Ag-Zn-Mo-As-Hg-W-Co-Ni-Sb-Pb-Cu-Ba-Au-Sn,表明成矿过程存在多期矿化叠加;(3)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亲和性,并构建原生晕叠加模式、Ag/Cu、F1因子等深部找矿预测模型评价指标。综合原生晕各项特征,认为在1350中段以下应有隐伏矿体发育。此外,乐红矿床赋存状态为沿F2断裂近直立分布,垂向坑道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预测,深部具有成矿潜力,存在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喀炼铁厂铜铅锌矿床位于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区与乌拉根铅锌矿区的过渡带,主要赋矿层位为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由岩屑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等组成。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弱负异常为特征。砂岩中Sr、Pb、U、Cu、Zn、Co、Y元素相对于上地壳富集,Sc、V、Cr、Ni元素相对于上地壳亏损。砂岩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为50. 84~55. 37,平均值为52. 90,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下低等的化学风化程度。砂岩的成分变异指数ICV值为0. 98~7. 40,平均值为2. 73,表明该区克孜勒苏群砂岩为初次旋回的沉积物。其物源区主要为北侧的吉根-萨瓦亚尔酸性火山岩区和东侧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基底地层,具有多源区物源沉积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喀炼铁厂铜铅锌矿区位于盆-山-原构造耦合部位,受吉根-萨瓦亚尔顿大陆岛弧造山带、苏鲁铁列克垂向基底隆起构造带、帕米尔高原北缘弧形前陆冲断褶皱带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勐兴铅锌矿床是保山-镇康Pb、Zn、Hg、稀有金属矿成矿带内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由一套层纹状灰岩、泥灰岩所包裹,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形态受层间滑动-破劈理带控制,具有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分支复合现象。通过大比例尺钻孔编录、平-剖面蚀变组合划分以及镜下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①矿区方解石化发育最广泛。②矿区蚀变组合可以划分为方解石-硅化带、黄铁矿化带、肉红色-灰绿色硅化灰岩带。③矿区近矿蚀变岩可划分为肉红色夹绿色纹层状微晶含白-绢云母灰岩、浅肉红色夹浅黄绿色薄层状微晶含泥质-绢云母灰岩、灰白色夹黑色纹层状微晶含泥质-绢云母灰岩。结合前人认识以及近期勘查成果,认为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其深部可能受到与岩体(隐伏)、岩脉的叠加成矿作用,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汝城县秀才洞地区在近几年的铀矿勘查工作中已发展为近中型规模铀矿床。为寻找隐伏矿体,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作者在矿床范围内开展了构造原生晕垂向分带研究工作。研究认为,秀才洞地区成矿构造内成矿及指示元素的迁移富集趋势明显;铀成矿热液流体活动可划分为铀—红色玉髓—赤铁矿化、铀—灰色微晶石英—黄铁矿化、铀—萤石三个成矿阶段,不同期次、不同阶段的成矿流体带来的物质组成基本一致,后期成矿作用叠加在前期成矿作用之上,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确定秀才洞地区成矿构造带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Ga—V—Ni—Zn—Mo—As—Bi—W—Sb—U—Pb—Sr;确定V、Zn、Ga、Ni为铀矿体前缘指示元素,Mo、Bi、As、U、Sb、W、Pb为矿中指示元素,Sr为尾部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