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水库泄洪洞弯道水流流态极差。针对此问题,在弯道段加设5道斜导流坎,很好地解决了水流流态差的问题,但在斜导流坎的右边侧壁、导流坎后面的底板及导流坎的顶部出现负压,且负压值很大。工程最终采用限制泄洪洞下泄最大流量,由原来的346.74 m3/s减小到266.68 m3/s,即闸门由原来的3.2 m全开下压至2.8 m局开,水流流态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单个透水丁坝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流态的影响,采用PVC板制作试验模型,进行了溢洪道泄槽弯道凹岸3个位置(1/4、1/2、3/4弯道处)、3个角度(45°、60°、75°)布置单个透水丁坝的水力学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溢洪道泄槽弯道水面均匀度、弯道横断面最大水面横比降、壅水曲线等弯道水流特征。结果表明,与无透水丁坝相比,弯道内布置单个透水丁坝后的弯道水面均匀度均有增加;单个透水丁坝布置角度为60°或75°时,弯道横断面最大水面横比降减小。在布置角度相同、布置位置不同的条件下,单个透水丁坝在弯道1/4处引起的壅水曲线的长度最短;在弯道1/4处,当单个透水丁坝布置角度为60°或75°时,弯道内的壅水曲线长度最短;在弯道1/2或3/4处,当单个透水丁坝布置角度为75°时,弯道内的壅水曲线长度最短。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型试验 ,进一步揭示了急流弯道中 Fr1和 r0 / B对θ及 h2 / h1的影响 ,提出了防止弯道出现干底现象的界限 ,并给出了波角β1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周珊珊  金燕  王彬宇  张松  罗灿 《水电能源科学》2021,39(5):135-138,142
针对某弯道入流泵站进水池内不良流态的成因特点,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整流方案.运用CFD技术,数值模拟不同整流方案下的进水池流态,并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受弯道引水渠影响,流道内存在弯道环流,进水池内出现主流偏斜且存在低压漩涡区等不良流态,流道内压力与流速分布不均匀;方案3中布置了三个导流墩,可以...  相似文献   

5.
乐山港一期工程位于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库区右岸,地处老江坝江心洲右汊出口附近。受分汊出口水流的影响,拟建港区存在斜流与回流,对船舶进港、出港、停泊、装卸作业及港池水深维护等有一定的影响。为弄清洲尾的通航水流条件,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天然实测资料,研究了老江坝分汊汇流区附近的水流条件,进而提出了改善其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化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调顺陆域岸线结合挖除洲尾的方法对改善分汊出口水流条件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证实李家峡水电站左底孔不存在阵发性不稳定流态问题,模型上的这种不良流态是模拟条件引起的。文章分析了与折冲流有关的因素,如压差、压力和流速梯度以及渥奇面参数,进而提出了修改方案,基本解决了该孔存在的折冲流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通风机前接辅助通流元件“S”形弯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指出了现用的 60°圆弧对称型“S”弯道阻力较大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边壁形式不能较好地满足气流在其中的无分离流动 ,并应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气流在其中的流场分布状况 ,得出了一种具有较为合理边壁流型形式的“S”弯道 ,经过模型对比吹风试验 ,证实了所设计的“S”弯道的性能优于目前通风中所用的 60°对称型“S”弯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流速、高弗劳德数条件下弯道水流的水力特性,以某水利工程为例,提出采用"前置掺气坎+渠底局部超高+阶梯"相结合的弯道水流控制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弯道段水流流态良好、横向水深和流速分布较均匀、弯道段沿程流速增加较小、弯道后水流衔接平顺,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弯道干流与支流交汇口垂线流速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  黄社华  李琼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7):90-93,220
为了深入了解干支流汇合口水流的运动特性,通过概化模型试验,利用ADV流速仪对顺直型支流与弯曲型干流60°交汇角的汇合口区域进行了垂线流速测量,验证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了弯道干支流汇合口区域垂线流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随汇流比增大,交汇断面上游纵向流速减小,交汇口各断面径向流速绝对值增大,断面环流方向发生改变;汇流比较大时,交汇断面最大纵向、径向流速点出现于凹岸侧;交汇断面下游附近最大纵向、径向流速偏向弯道中心线;在交汇断面下游附近的凹岸出现水流分离区。  相似文献   

10.
弯道水流受床面地形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不同的地形边界使水流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通过U形弯道水槽清水及冲刷试验,分析了弯道水面横比降、断面v-w流速场分布、断面涡量分布及涡通量沿程变化,发现断面环流分布特性、沿程变化趋势以及断面环流演化过程与床面地形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深入探讨弯道二次流的发展演化及其与床面地形的相互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弯道水流特性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弯道水流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弯道水流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数值模拟的关键因素自由水面的模拟方法,并对复式断面弯道水流等复杂弯道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对未来研究方法和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丁坝对弯道水流水力特性影响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概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角度下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弯道水流横向水面超高和流速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坝影响下,弯道水流横向水面横比降计算公式应考虑丁坝对河道的束窄、丁坝尺寸和弯道角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行修正,为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区弯道水流特性复杂,消能工布置困难,为确定其适宜的消能工型式,分析了山区河流水流特性及工程中常用消能型式,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消能工布置下弯道水流流态及消力池出口流速分布,提出在弯道出口处设置消力池加辅助消能工(消力墩+异形坝)的工程措施。结果表明,在消力池内设置消力墩和异形坝后,水流流态得到很好的改善,出池水流流速分布均匀,消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将三角形涡发生器及导叶结构应用于U型通道中,以提高燃气轮机高温叶片内部换热性能.在验证分析方法正确性的基础上,数值研究了采用不同结构时U型通道内的流动及换热特性.与典型的布置斜肋的U型通道不同,三角形涡发生器通过诱导产生下洗涡对,从而有效地强化U型通道的换热能力.而将导叶布置于U型通道转折处,可进一步提高三角形涡发生器在U型通道流出段的换热性能,并降低通道的阻力损失.和典型的布置斜肋的U型通道相比,在不同雷诺数下带导叶且布置三角形涡发生器的U型通道内换热的均匀性显著提高,在通道换热能力相当的情况下,阻力损失显著降低,综合换热性能提高20.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丁坝对弯道水流紊动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对弯道内丁坝附近水流的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较为精确地测量了弯道内丁坝附近水流的三维时均流速和脉动强度等.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弯道水流及丁坝附近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其紊动特性,同时还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涡轮叶片在以U型通道冷却时,会因回流区而产生局部高温的现象,分别在U型通道上增加渐斜隔板并倒角、通道头尾加渐斜隔板与倒角来改善其局部高温.以定表面温度的方式建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其传热效率的改善及冷却程度,计算结果表明以渐斜隔板并倒角的方式对局部高温改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输水明渠弯道段因壁面条件改变,水流运动紊乱,严重威胁输水安全.为研究输水明渠弯道内水流特性,基于RNG к-ε湍流模型建立弯曲度为15°、45°、60°、90°的梯形断面弯道模型,利用PISO算法求解方程组,进行弯道水流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弯道对渠道内流场影响范围包括弯道及下游较长区间;随弯曲度增加,凹岸最大水面...  相似文献   

18.
对气固多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描述气固多相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对煤粉气流流过弯管时的流动情况进行数值计算发现: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描述气相湍流模型,应用SIM-PLE算法计算气相速度场,然后采用FSRTSagrange法计算颗粒场特性,这是比较行之有铲的数值模拟管内气固多相流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力工程学报》2013,(5):351-357
在输送压力可达到4MPa、管路固气比可达到700kg/m3的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试验台上进行输送物料为300μm煤粉和石英砂的流型可视化试验,获得了不同表观气速下物料的流型,研究了补充风风量对300μm煤粉输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台范围内,随着表观气速的减小,输送煤粉时获得了悬浮流、分层流和沙丘流流型,输送石英砂时获得了分层流、沙丘流和柱塞流流型,且不同流型间的区分度优于输送煤粉时流型间的区分度;随着表观气速的减小,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管路的振动和各管段压降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这一事实;在输送300μm煤粉时,过小的补充风风量易发生堵管现象;沙丘流或柱塞流状态均属于间歇流动状态,且柱塞流状态是一种比沙丘流状态更不稳定的低速复杂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