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苕溪流域控制断面河网概化水质订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复杂河网河道众多,水系复杂,加上模拟方法存在理论缺陷及概化河道产生误差,在模型运算中对规模较小的河道进行概化处理会导致水质模拟精度降低。为提高水质模拟精度,以杭嘉湖平原苕溪流域控制断面为例,通过引入陆域宽度概念,对河道概化前后流量及水质浓度进行修订。结果表明,苕溪流域控制断面COD、氨氮订正系数为0.96~1.11,订正后COD、氨氮浓度平均误差分别减小了3.58%、5.36%,水质精度有所提高,可见该方法在模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3.
怠速排放量控制及怠速调整对行驶工况排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怠速转速,空燃比,火花塞间隙等六个影响怠速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及每个因素对排放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怠速排放调整对行驶工况排放量的影响,确定了EQ-140载重车的最佳怠速排放调整值及最佳怠速排放空燃比调整值。 相似文献
4.
丰水期武汉市江岸区跨区监测断面水质与对照断面差异不大,而枯水期水质指标劣于同江段的对照断面.为调查超标原因,开展该区域长江干流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和污染源调查,监测分析沿江排污口、趸船码头及主要水质断面,施测干流及支流的水位、流量、流速和流向等水文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考核断面枯水期水质超标原因主要为水质监测断面不具代表...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基于河道断面自净需水要求的自净补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明,选取COD和NH3-N作为控制因子,计算的二坝和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分别为2.97×10~8、5.53×10~8m~3,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较大;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平水年和枯水年,丰水年的自净需水量基本满足要求,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一年的非汛期中;所得结果为汾河干流生态恢复和汾河水库的生态调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总结锅炉水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单纯控制水质硬度,忽略对水质pH值、除氧等其它指标的控制;过分相信表面连续排污,而忽视锅炉底部排污等。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环境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赣江水系是南昌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的地表水源,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给水体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对赣江流域滁槎断面近十年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主要污染物以及其变化情况,进而阐述原因并给予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全国建立的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全国主要河流重点断面水质进行了实时连续自动监控,总结了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运行的经验,介绍了有关仪器运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河道上游水库闸坝在设计运行过程中,大部分未考虑河道下游的最小生态流量和环境流量需求,会影响河道的环境功能稳定.为此,以灌河鲇鱼山水库为例,利用MIKE21模型对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模拟,模拟出能满足控制断面水质目标所需的环境流量,并结合基于Tennant法确定的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确定鲇鱼山水库的生态流量泄放方案.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16.
叙述了现阶段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项技术的提升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废水废气有组织排放流量自动监测技术和现状,并提出了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执法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长治市主城区唯一出境的暴马断面水质呈现重度污染的现状,指出,主城区居民生活废水是影响暴马水质断面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加快三河一渠改造、污水处理厂脱氮工程和城市管网建设,加大餐饮等居民服务业污水前端治理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马断面水质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进行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的过程中,没有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因素,导致预测结果精度较低,提出基于非线性回归的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方法。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因素,将城市居民人均生产总值(GDP)和工业生产总值作为预测变量,从区域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数据样本,并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根据选取的预测变量建立非线性指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业废水排放量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确定和精度检验,将数据代入到模型中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输出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值。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9%,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结合无线通讯技术、高精度GPS定位技术以及电子地图技术等.研究开发适合于黄河河道断面测量需要的基于PDA的电子地图导航测量系统,把电子地图导航技术和GPS精密定位技术集成为一体,便于依据电子地图快速找到断面位置和断面桩点,并实现了断面测量数据的实时存储、计算、入库等.有利于数据的现场检核与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