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提出建设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在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弱、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统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配合、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大等。本文主要从科学编制规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合作共赢、环境共同保护、资源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两大都市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特征,在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体系与技术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大都市区的用地布局、客流分布以及走廊特征,以扬州市为案例,提出带状用地布局的大都市区市郊轨道不适合直接穿越中心城区,而应该在中心城外围设置终点站与城区轨道衔接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实践表明绿道能有效营造绿色开放、活力宜人的生态空间,对推动大都市区高品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绿道选线布局和建设策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引力模型和成本距离模型建立多元要素综合叠加分析的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估方法,并从公众需求和政策导向两方面对绿道选线适宜性进行校核,以期实现多目标相协调的大都市区绿道规划布局,同时从分级、分类和分期三方面引导绿道建设,探索大都市区绿道规划建设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推动大都市区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佳燕 《规划师》2003,19(10):16-19
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的城市化进程具有特定的特征,因此大都市区新城建设应依托经济发展趋势、社会集聚效应、基础设施建设等动力机制,从区域整体协调的高度,适时推进其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成长区城镇的发展具有复杂与动态的双重特征。在总结国内外对于都市区空间演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理论层面对大都市成长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划分,并以杭州余杭区为例对其所处的大都市化背景和自身发展特征进行解析,对成长区城镇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研究,并对成长区内的城镇发展提出多样化的组群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郊小城镇是大都市区的基本腹地,对大都市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区域整体发展走向和政策变化等外部条件影响,近郊小城镇既拥有许多发展机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在北京市西集镇的规划项目实践1,探讨了城镇化过程中,大都市近郊小城镇在多变条件下,如何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对发展的刚性和弹性提出应对。  相似文献   

7.
在轨道交通线网支撑下,大都市区机动化组织方式由汽车主导向轨道交通转变,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重塑机理尚缺少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着重分析了传统道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能差异和可达性特征,认为大都市区中心体系布局应与网络可达性相匹配。以典型的团状大都市区——成都和西安为例,建构了两种运输方式对应的网络可达性分布模型,发现受轨道快线影响,轨道交通线网可达性分布并非呈现圈层特征,这与路网可达性有极大区别,在3 000 km2以下的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可达性优于路网;从空间组织效率视角,对我国大都市区规划的分离式极核中心体系提出了疑问,认为在中心城区可提供的轨道运能仍有大幅提升空间的条件下,外围地区中心开发强度不宜太高。  相似文献   

8.
与一般城市市区相比 ,大都市区的地域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特殊性 ,原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与大都市区已经不相适应。本文以杭州市为例 ,探讨了建立与大都市区规划建设管理相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面临着更加多元的机遇与挑战,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在这里孕育成长,最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成为城市人下乡和乡村就地城镇化相碰撞的地区,最终实现从目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转向理想田园人居地。文章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为例,分析总结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土地、人口、产业、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并从全域融合、要素聚集、产业创新、生态赋值和收入均衡5个方面提出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认为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要重点转向关注全域城乡国土空间、吸引人才就业定居、全域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农民各类资产增值增信等方面,以期为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发挥小城镇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2000年以来,广州市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伴随关于珠三角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新反思,面对老城区高度密集的人口和交通拥挤问题、日渐突出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等问题,以及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的新要求,200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调"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为例,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环境评价的原则、范围和标准。围绕噪声、振动、水污染、环境空气污染、电磁环境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阐述了采取的防治、保护措施以及落实情况。介绍了环境验收的实测效果,分析了该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应用的效果,提出注重环境工程主动控制、工程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相结合的建设理念,为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都市区最新综合交通规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和借鉴美国大都市区新一轮的交通规划经验十分必要.本文对美国25个大都市区最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报告进行系统整理,总结了25个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的远景、总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对策.针对当前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对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空间增长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美国遏制城市蔓延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西雅图大都市区在华盛顿州《增长管理法案》颁布的三十年间,总结了一套基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且运行良好的土地综合管理工具.然而由于西雅图大都市区经济的强劲增长继而引发的土地快速增值,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管控效力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试图认识西...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会引起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变化,产生溢价效应,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呈现差异性。基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589个二手住房信息数据,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规律和分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决策者们有时会过分乐观地相信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可以为一系列城市和区域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之道。本文通过介绍荷兰规划人员在应付兰斯塔德地区出现的一些与多中心形态相关的问题时采取的一些做法,试图提出另一种观点。此外,文章还提醒读者注意,为了更好地理解多中心概念的潜在价值,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在实际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必须考虑多中心城市结构产生来源(在形态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优质建设项目能够产生示范效应,有助于推动海绵设施质量不断提升。基于管控制度、设施功能、设施外观、示范效应四项因素,以建设成效为导向,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建设项目尺度的海绵城市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现阶段建设项目尺度上的海绵城市建设,在设计变更管控、运维制度建立方面存在欠缺,普遍存在竖向控制不够精细以及设计、施工中各专业衔接配合不足、景观营造与海绵设施功能不够融合等问题,除公园类项目外,其他各类项目在理念宣传、共同缔造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发展的机理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针对广州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轨道交通互动发展进行纵向分析,以期对广州及国内其他大城市未来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是城市空间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促动因素,是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轨道交通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营及建设的重要保障。研究结合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实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归纳、总结出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并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多种模式,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策略进行探讨,为下层次及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2020,(5):111-117
中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期,从城市空间发展视角需要关注平衡问题。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失衡,主要反映在空间错位、时间异速和功能失配上,亟需揭示二者协同规律。本文通过影响模型、模拟模型与反馈模型构建协同分析框架,以北京为例,探究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在不同尺度上的时空响应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都市圈尺度,城市形态中的职住空间关系会影响到轨道交通客流量,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都可能对轨道站点产生强客流压力。在城市尺度,轨道交通可达性较高的站点,会产生集聚效应而吸引更多的就业,增加周边就业岗位的密度。在站点尺度,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会带动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转变。研究表明,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核心是空间上匹配、时间上同步和功能上整合,研究旨在对中国城市应对轨道交通快速集中建设时期的挑战起到理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林雄斌  卢源 《城市规划》2021,45(12):104-113
伴随着交通强国和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城际高速铁路服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对都市区核心城市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郊区化和跨区域通勤趋势日益明显。理解都市区跨区域通勤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高速交通导向的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意义。基于此,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京津城际通勤行为数据,理解都市区城际通勤规模和一般特征,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甄别城际通勤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京津跨城高铁通勤(含每日通勤、每周通勤和每月固定次数通勤的乘客)的比例约为7%。(2)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城际交通接驳便捷性和出行时长、城市-城际出行经济成本、交通换乘便捷性和换乘成本、出行偏好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因素均会影响居民跨城通勤选择。(3)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下,模型结果表明,出行时间、换乘便捷度、出行成本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对跨城通勤选择有显著作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本研究能为都市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优化、跨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