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火温度对高硅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回火使两种实验钢的韧度达到最大值,。450 ̄500℃回火出现韧度的最低值,即出现贝氏体冲击回火脆性。分析认为贝氏体回火脆性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2.
回火温度对高硅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回火使两种实验钢的韧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6J/cm2和96J/cm2。450~500℃回火出现韧度的最低值,即出现贝氏体冲击回火脆性。分析认为贝氏体回火脆性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断裂韧度J0.2BL以及冲击韧性测试研究了δ相百分含量对GH4169合金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增加,δ相含量从1.54%降低到0.045%,晶粒尺寸从12.59 μm长大到35.21 μm,δ相含量对拉伸强度无显著影响,但断裂韧度J0.2BL从112 KJ/m增加到355 KJ/m, 冲击韧性从35 J增加到75 J。δ相的析出会导致其周边出现无γ″相析出区,当大量δ相沿晶界分布时,则沿晶界形成无强化相析出带,在应力作用下,δ相与无强化相析出区基体的应变差会导致界面开裂、形成孔洞。在无强化相析出区孔洞快速连接形成裂纹,裂纹沿晶扩展与空洞汇合,降低了裂纹扩展阻力,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因此δ相的存在为裂纹提供了扩展通道,降低了材料的塑韧性。  相似文献   

4.
对中碳微合金钒钢进行了正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正火后具有较好的强韧性,且低温韧性良好,可代替低合金调质钢使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低温回火温度对20CrMnMo钢和17Cr2Ni2Mo钢渗碳层强韧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260℃之间,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两种钢的硬度逐渐下降,17Cr2Ni2Mo钢的冲击韧性于220℃时出现峰值,240-260℃时明显下降,20CrMnMo钢的冲击韧性变化不明显,似乎220℃时出现不明显的峰值,显微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及耐磨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强韧性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观分析方法探讨了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CHD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表明,CHD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高温稳定性,其组织为具有高密度位错的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复合组织,板条界连续分布着许多薄膜状残留氏体,CHD钢在回火过程中弥散析出细小的碳化物V3C4,Mo2C,这些亚结构的配合是CHD钢具有高强韧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新型Al-Si系多元合金最佳成分及强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制一种Al-Si系多元铸造铝合金,不用热处理(固溶处理 时效)强化,而用最佳成分(六个组元)配合.充分发挥合金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相互加强,取长补短作用.再用细化晶粒、变质处理等方法,使其抗拉强度≥300MPa,延伸率δ≥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热加工条件等因素对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非调质钢韧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热加工条件等因素对非调质钢韧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非质钢韧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回火温度、时间和次数对Fe-5%V-5%W-5%Mo-5%Cr-3%Nb-2%Co-2%C(Fe-V-W-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低于350℃,Fe-V-W-Mo合金硬度变化不明显,超过350℃,随着回火温度升高,硬度先逐渐降低,在475℃左右开始回升,在525℃时,达到最高值.Fe-V-W-Mo合金经一次回火后,硬度基本达到最高值,三次回火后,硬度反而降低.回火温度低于475℃,Fe-V-W-Mo合金韧性随回火温度升高而提高.超过475℃,韧性下降.回火温度超过525℃后,韧性又出现提高.在500-550℃回火,Fe-V-W-Mo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EBSD)、拉伸试验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珠光体等温转变组织特征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先大幅提高,在930℃时达到最大后略降。890℃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AGS)细小且均匀,当加热温度为930℃及以上时,AGS显著增大且不均匀,珠光体团尺寸(PCS)的变化趋势与AGS一致。PCS对断裂韧性K_Q值的影响可用式K_Q=196.578-16.876PCS来表达。断口分析表明,珠光体团界对解理滑移带起约束作用,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对韧性优化有利。合理选取加热温度,控制含钒沉淀相的溶解比例,是获取较理想的组织参量及强韧性匹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残余奥氏体对GCr15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轴承钢经不同温度奥氏体以后,在Ms点下等温,可得到不同数量和形状的残余奥氏体(AR);增加,钢的强韧性提高;块状AR在高应力作用下将大部分转变成马氏体,因而对改善钢的强韧性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何石磊  蔡和平  韩礼红 《钢管》2011,40(Z1):7-12
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和回火工艺对S135钻杆管体进行热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和回火温度对其强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延长和回火温度的提高,钻杆管体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指标上升;等温淬火时间和中低温回火对其韧性影响较小.介绍了显著提高钻杆管体材料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经该工艺处理后...  相似文献   

14.
符蓉 《铸造》2004,53(5):383-384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测量仪测定了ZG45SiMnCrMo钢的临界点,研究了该钢的余热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强韧性的影响和淬硬层分布.结果表明,45SiMnCrMo铸钢采用900℃淬火,300℃回火,强韧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杨明波  代兵  钱翰城 《铸造》2002,51(8):470-473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项试验相结合的办法 ,对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 (Al 7%Si 1 5 %Cu Mg Ti Mn)的最佳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该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为获得抗拉强度≥ 40 0MPa、伸长率≥ 5 %的综合力学性能 ,该合金应采用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 :5 2 0℃× 15h 160℃× 7h。  相似文献   

16.
在热处理工艺和合金元素基本确定的条件下,研究了含碳量对低合金耐磨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M-A岛+铁素体,逐渐向上贝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转变,同时出现少量残余奥氏体.当碳含量质量分数为0.40%时,钢的硬度≥44 HRC,冲击韧度≤120 J/cm2,钢的强韧匹配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SEM、TEM、-20 ℃夏比V型冲击试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微观组织及回火脆性的影响,并结合断口特征及微观组织分析裂纹扩展路径。结果表明,试验钢在200~500 ℃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分解后形成的碳化物的析出位置从马氏体板条内逐步过渡到原始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其形状由针状变为粒状,并不断粗化。回火温度为200 ℃和500 ℃时,冲击试样断口的不稳定断裂区为韧性断裂。300 ℃回火时,出现了回火脆性,其冲击试样断口的不稳定断裂区为准解理断裂,裂纹扩展路径相对平直。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在原始奥氏体晶界及马氏体板条界析出大量的针状碳化物,这些碳化物提供了裂纹形核位置,促进了裂纹扩展,导致了回火脆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研制的模拟热处理炉研究了淬火冷却速度和回火参数对核压力容器用SA508-3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508-3钢对淬火冷速敏感,随着冷速增加,强韧性显著提高。回火参数对SA508-3钢的强韧性也有明显影响,随着回火参数的增加,强度下降,冲击性能呈峰值曲线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采取加速冷却,回火参数控制在19.08~19.50范围内,SA508-3钢可获得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9.
未溶铁素体组织形态对30CrMnSiA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固溶处理对Ni-Cr-W合金碳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TEM和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一种Ni-Cr-W合金经不同温度(1230~1300 ℃)和不同时间(10~120 min)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析出相为富W的面心立方M6C和富Cr面心立方的M23C6。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碳化物体积分数降低。在1270 ℃, 120 min时,大部分的碳化物溶解进入基体,孪晶处的碳化物首先发生溶解。M6C与基体不存在任何位向关系,晶界上析出的M23C6(220)晶面与基体(11)晶面的夹角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