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力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国际金属矿产储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力不足,对外依存度提高。由于浅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危机矿山现象突出,接替资源供给不足。我国的矿石冶炼能力〉采选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资源量,从而危机矿山成为限制资源供应力的主要瓶颈。在政府高度重视与相应政策出台情况下,基础理论与找矿实践相结合,在主要矿种的隐伏矿体预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而采选冶新流程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矿石的利用率,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缓解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方向与有效措施。以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创新为核心进行开源节流,是增强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9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会议听取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制定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矿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一批矿山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其中煤矿、有色金属矿产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探寻新的接替资源,延长矿山寿命,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会议指出,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必须制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我国大中型矿山探明储量已面临枯竭,关闭和拟关闭的矿山日益增多,大宗重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持续加大,因此,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矿产资源勘查和利用角度,探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提出了侧重利用地质基础资料,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矿山空间内寻找新矿床和新矿种,以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途径.对于解决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问题,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铁矿山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矿山资源保障能力的大小受生产能力、矿石品位以及保有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矿山的生产能力越大,开采出的矿石越多,其对当前资源供给的保证能力就越强;保有储量越多,剩余可开采年限越长,其对长期的资源保证能力也就越有利;拥有矿产资源的品位越高,矿石质量越好,其保证能力也越高。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露天铁矿山进行综合分析,甄别出对我国铁矿石供应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矿山,并就其在我国铁矿资源供应中所处地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铜资源稀缺且分布相对集中。建国以来,矿山铜产量增长迅速,但远不能满足下游行业需求;同时,我国矿山铜产业布局和精炼铜产业布局并不匹配,一些省区需大量外购铜精矿。本文基于资源、采选技术、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假设条件,考虑近10年实际产量变化趋势、保有资源储量的利用程度、主产区和资源集中区资源储量与产量的匹配度、资源禀赋条件、未来矿产资源需求量等因素对未来我国矿山铜的年供应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矿山铜供应能力增长潜力巨大,是未来我国铜矿资源供应的一个主要增长点;预计到2020年,我国矿山铜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此后,矿山铜产能增长受限,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危机矿山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矿山问题 ,是一个涉及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政策、矿业发展战略、国家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提出“实施资源接替勘查工程 ,加大矿业治理整顿力度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三项建议 ;认为开展资源、矿业、矿山开发程度与发展潜力的调查与评价 ;编制我国资源矿产总体规划 ;通过国家适当政策扶持 ,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是解决危机矿山问题最基本的工作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危机矿山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机矿山问题,是一个涉及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政策、矿业发展战略、国家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提出"实施资源接替勘查工程,加大矿业治理整顿力度,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三项建议;认为开展资源、矿业、矿山开发程度与发展潜力的调查与评价;编制我国资源矿产总体规划;通过国家适当政策扶持,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是解决危机矿山问题最基本的工作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危机”矿山所谓的“资源枯竭”往往是勘查程度不足的假象、大多还有潜力可挖这一基本事实 ,本文总结出由于受资源接替形势紧迫性、矿产勘查开发长周期性、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与西部资源接替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 ,决定了目前开展现有矿山资源挖潜的必要性 ,同时从国内外矿业探采实践及“超设计服务年限”角度 ,认为开展资源挖潜在当前条件下是可行的 ,提出在矿山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类型和新矿种是发现新矿床、扩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 ;进而简述了我国主要金属资源危机矿山挖潜的主要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危机型矿山还有潜力可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危机"矿山所谓的"资源枯竭"往往是勘查程度不足的假象、大多还有潜力可挖这一基本事实,本文总结出由于受资源接替形势紧迫性、矿产勘查开发长周期性、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与西部资源接替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目前开展现有矿山资源挖潜的必要性,同时从国内外矿业探采实践及"超设计服务年限"角度,认为开展资源挖潜在当前条件下是可行的,提出在矿山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类型和新矿种是发现新矿床、扩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进而简述了我国主要金属资源危机矿山挖潜的主要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冶金矿山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运敏 《金属矿山》2001,(6):1-4,19
针对我国冶金矿山开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剖析了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矿山科技攻关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公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强调指出冶金矿山企业在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要跟踪世界金属矿产资源采选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化先进技术的开发,逐步形成具有我国冶金矿山资源特点的采选技术、工艺和壮族轩,基本实现冶金矿产资源的可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矿山危机程度评价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的“矿山服务年限的统计与分析” ,其实质是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技术对矿山进行从投产到闭坑全过程各项主要指标的分类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本文对于“矿山服务年限的统计与分析” ,既是矿山危机程度评价方法的基础和实例 ,也是研究矿山资源危机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途径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危机矿山是指在矿区范围内可供开采的保有储量濒临枯竭、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临闭坑或破产的矿山。危机矿山问题及由其产生的“四矿”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着重从资源综合利用和储量动态管理的角度,探讨解决或缓解危机矿山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我国金属矿产危机矿山的分类 ,重点阐述资源危机型矿山的概念 ,并根据主要指标将资源危机型矿山分为资源潜在危机矿山、资源中度危机矿山和资源严重危机矿山。  相似文献   

14.
全国部分危机矿山调查研究表明:危机矿山解困首先仰赖于原矿山深部和边部找到足够可以缓解困境的接替资源;其次要加大矿石中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要充分利用矿山多年堆积的尾矿资源和新产生的尾矿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全国危机矿山现状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客观评价危机矿山的找矿潜力 ,从而进行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指出由国家财政承担部分风险 ,建立向市场过渡的机制 ,按照矿山危机程度 ,分阶段支持矿山企业开展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效果评估的背景的基础上,构建矿山企业、矿业城镇、社会3个层面,包括资源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理论突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6个方面的评估体系,并进行总体效果评估。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的资源效果突出,新增大批短缺重要矿产的资源量,大幅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经济效果明显,新增静态工业产值超万亿,利税数千亿元;稳定就业成效显著,间接提高受益人群收入,提升社会福利;创建了三位一体深部找矿预测理论体系,关键勘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资源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是国家组织开展的政策性扶持的商业性地质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在有资源潜力和市场需求的老矿山周边或深部,新发现并查明一批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矿业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危机矿山问题是在历史时期因诸多因素复合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矿产勘查中的各种矛盾,即找什么矿、到何处去找矿、用什么方法找矿、如何才能找到矿等.只有正确认识并科学处理好这些矛盾,矿产勘查工作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球稀土矿产资源分布、开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矿产之一,全球市场上新型产品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世界对于稀土资源的需求增长迅速,然而全球稀土资源的赋存和分布又极不均衡。文章概述了全球稀土矿产资源形势、资源分布、资源开发现状,对世界主要稀土矿山产能进行了统计,对全球稀土供求及产业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日本的稀土战略进行了剖析,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稀土开发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