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作出处理,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以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共计60.88亿元人民币。此次处罚刷新了国内反垄断最大罚款额。高通在相关专利的授权方面,将降低专利费用,同时取消反向授权协议等,这一系列举措将打破国内终端市场既有的竞争规则。而该官司的终结,对于高通的利好也非常显著:消息宣布后,高通股价上涨了2.98%。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2015,(Z1):96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宣布对高通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并为智能手机厂商授权使用其技术设定了费率,从而终结了令高通在中国市场上的增长受到威胁的调查。此次处罚也成为迄今中国反垄断最大一笔罚款。这项交易令持续了一年多的相关调查得以尘埃落地,这项调查已令高通在中国市场上收取版权收入的能力受损,有些手机厂商推迟了支付版税的时间或少交版税。高通拥有对手机系统来说至关重要的基本技术,并通过将  相似文献   

3.
孙永杰 《通信世界》2017,(28):12-13
继被认定不公平竞争,高通遭中国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公平会)罚款23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0.96亿元),创下公平会有史以来最高裁罚纪录之后,近日,高通确认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三项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在中国侵犯了高通三项中国非标准必要专利,并寻求禁止苹果公司在中国制造和销售iPhone智能手机,这是到目前为止高通针对苹果采取的最大行动.  相似文献   

4.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13,(32):16-17
近日关于“专利授权费反垄断调查”成为整个通信行业十分火热的话题,一是中国发改委启动对美国移动芯片公司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反垄断调查,二是印度政府部门已启动对瑞典爱立信的关于手机专利授权费反垄断调查。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传闻称,在魅族2017年的手机产品规划中出现了搭载高通芯片的魅族手机,并借此推断,魅族将很快或者已经与高通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果不其然,就在传闻的次日,推断就变成了现实,即魅族与高通正式签订专利授权协议.鉴于此前中国多数主流手机企业均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魅族以种种理由不与高通签约,甚至由此引发高通在中国、德国、法国和美国对魅族发起专利诉讼,此次双方的签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高通终于认罚了。9.75亿美元的罚单对于上一财年营收近265亿美元、净利润高达79.7亿美元的高通公司而言似乎并无太大压力,而随即面临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和整改计划,或将使原本在中国市场高悬夺目的高通之剑失去锋芒。高通之剑缘何过于锋利?自移动互联网兴起,高通凭借庞大的专利数量和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迅速崛起,并令曾经的巨头瞠目结舌。业内将高通比作通信界的英特尔一说不无道理,事实上,高通比英特尔生在了更好的时代,IBM PC兼容时代尚有微软和英特尔平分天下,而如今的移动市场却因为谷歌对  相似文献   

7.
一边是国家发改委领导称“已掌握大量证据”;另一边是高通CEO雅各布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再次重申对反垄断调查一事不知所以然。一个多月前开始的这起反垄断调查由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毫无疑问,今天的高通是全球移动芯片产业的最大赢家,在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实际上,高通的声名鹃起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在它2013年248.7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有49%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是高通绝对无法轻视的一片领地。另一方面,中国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也离不开高通的芯片和技术支持。本土芯片技术与高通仍然差距巨大,遏制高通几乎无可能。如果说,通过反垄断调查能为自主研发争取时间和空间,那么,在拖住高通的同时何尝又不是拖慢自身4G的发展步伐呢?高通与中国市场的这种特定制衡关系,注定这一次的反垄断调查与其前几次同类经历都有所不同。这次调查,对高通和中国的芯片厂商、手机厂商而言,都是一场足以影响命运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IT时代周刊》2006,(10):15-16
2006年5月12日消息,在诺基亚炮轰高通联合5家手机制造公司向欧盟进行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起诉之后,高通随即状告诺基亚侵犯了其12项专利,要求诺基亚停止在美国销售应用于GSM网络的手机,并赔偿高通财务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际芯片巨头高通因收取不公平的专利许可费,遭受中国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国内手机生产商一片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这个《反垄断法》构建历史还不长的国家,只有执法,才是最好的法制宣传教育。也只有严格执法,才能最圆满地体现《反垄断法》的存在价值。2013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信息,宣称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的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因垄断液晶面板价格,遭到国家发改委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这是我国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的首张罚单,也是迄今为止开出的金额最高的一张反垄断罚单。  相似文献   

11.
一边是国家发改委领导称"已掌握大量证据";另一边是高通CEO雅各布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再次重申对反垄断调查一事不知所以然。一个多月前开始的这起反垄断调查由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毫无疑问,今天的高通是全球移动芯片产业的最大赢家,在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实际上,高通的声名鹊起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在它2013年248.7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有49%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是高通绝对无法轻视的一片领地。另一方面,中国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也离不开高通的芯片和技术支持。本土芯片技术与高通仍然差距巨大,遏制高通几乎无可能。如果说,通过反垄断调查能为自主研发争取时间和空间,那么,在拖住高通的同时何尝又不是拖慢自身4G的发展步伐呢?高通与中国市场的这种特定制衡关系,注定这一次的反垄断调查与其前几次同类经历都有所不同。这次调查,对高通和中国的芯片厂商、手机厂商而言,都是一场足以影响命运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右舍 《通信世界》2014,(21):27-27
近日,在美国高通公司正接受中国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之际,其全球CEO史蒂夫·莫伦科夫近半年内第3次到访中国,并在高通公司中国战略投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高通将在中国投资1.5亿美元支持创业公司。此外,高通还对其创新和知识产权如何助力中国产业发展阐述了观点。  相似文献   

13.
《广东电子》2014,(17):19-20
张昕竹:国家反垄断专家 关注理由:日前,社科院研究员张听竹被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解聘,原因是他在替高通辩解期间,收受了对方600万元资金。2013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发起了反垄断调查,今年8月初,国家发改委表示已确定了高通垄断事实。但高通总部回应称,高通与张听竹并无直接财务往来。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月17日,贵州省政府与高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揭牌.合资企业将专注于设计、开发并销售供中用境内使用的先进服务器芯片. "华芯通"首期注册资本18.5亿元人民币 高通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谈及为何进军数据中心芯片领域,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表示,数据中心市场庞大,预计到2020年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数据中心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通信》2009,(22):29-29
近日据媒体报道,由于联发科与高通的专利协议中,联发科并不需要向高通支付专利费,因此这笔费用将转嫁到手机厂商身上,有分析认为,在联发科省去高达2—3亿美元专利费的同时,也斩断了山寨机厂商的3G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与分析中低端用户是3G和4G市场发展主力军的基础上,阐述了4G产业链已能实现对4G千元智能手机战略的全面支撑。同时指出,国家发改委对美国IDC手机专利和高通芯片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可为4G千元智能手机战略带来利好。  相似文献   

17.
日前,高通公司CEO保罗·雅各布到中国访问,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希望了解高通对未来无线通信的看法。移动WiMAX要给高通交专利费今年4月,高通和从事WiMAX的SOMA网络公司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这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在被问到WiMAX厂商是否在销售设备前要获得高通的授权时,保罗·雅各布指出,“WiMAX从固定标准发展到移动标准,使用了很多高通掌握的知识产权。我们以前在OFDM领域做了大量研发工作,我们拥有很多专利,将来大家也会看到如果生产单独的WiMAX或者OFDM产品的话我们都会向他们收专利费。”保罗·雅各布介绍,高通对OFDM…  相似文献   

18.
本期新闻     
25日 高通表示中国发改委已启动对该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截至今年9月,高通总营收249亿美元,49%来自中国市场.其中部分营收来自在中国组装并在其他国家销售的设备。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态     
高通与中兴、巨龙签订CDMA商用授权协议 高通(Qualcom)公司日前宣布与中兴通讯和巨龙电信分别签订了CDMA技术的商用授权协议。高通授权中兴利用其CDMA专利开发、生产、销售cdmaOne以及第三代CDMA2000 1x/1xEV网络设备和手机设备。高通还授权巨龙利用其CDMA专利开发、生产、销售cdmaOne以及第三代CDMA20001x/1xEV基站设备。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旗下的“手机中国联盟”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关于《美国高通商业模式损害中国手机产业》报告,该新闻被央视播出之后,再次引起业内热议。而一些焦点话题比如中国芯片业是否迎来发展良机、专利授权模式是否扼杀中国手机厂商、到底该如何对待知识产权保护等话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