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型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入机操作界面,使用Intranet技术,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控制台操作的网络化,并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可靠,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可扩充性使得本文提出的控制台设计台能设计方案能适用于其它无线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人们提出了建立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的目标,如何解决建筑物内高速宽带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接入覆盖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光无线接入是近来被广泛研究的问题,它可以结合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两者的优势,实现宽带灵活接入.光载无线(Radio over Fiber)接入技术是使用光纤链路来传输微波、毫米波信号,属于混合光无线接入技术,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结合作者的研究,对RoF光载无线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和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展望RoF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自组网中多址接入协议对网络性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层信道接入技术,分析了现有的主要的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基于CSMA/CA信道接入协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小型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改进的无线自组网多址协议采用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分离设计,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全夜灯”和“间歇亮灭灯”照明所带来的能源浪费,设计了以STM32F103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路灯监控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由控制台和路灯节点两大部分构成,包括了无线模块、红外传感器、光敏电阻、继电器及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电路. 控制台通过无线网络主动监控与管理任意节点的路灯及摄像头的工作状态;路灯节点的传感器系统通过检测到人通过或离开,控制路灯及摄像头的开关,并将拍摄结果无线传输给控制台显示及存储. 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室外复杂环境中实时监控灵敏高,且画面清晰、存储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型的新型枪械安全管理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功耗低,控制距离远.通过控制台可以实现点对多点的无线远程控制,对于枪械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IP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全IP化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接入网络.采用IPv6协议,为移动终端提供全球唯一的IP地址、更好的安全性和移动性支持;RNC提供IP接口;用通用接入路由器替代GSN设备;提供有线无线统一的接入认证和计费;用移动IPv6支持IP漫游和移动.这种网络可同时为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避免了为一种通信技术建设一个网.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进行优化,针对5G多接入网络中TCP协议的优化机制展开综述.分析了无线接入网络中TCP协议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将无线TCP优化方案分为单路径TCP优化和多路径TCP优化方案,并对多种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TCP协议优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无线接入控制过程的性能,针对WCDMA系统各种业务的特点,采用了能有效保障QoS的上行接入控制方案,依据具体业务的分类和QoS指标来分配网络资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接入算法-PCD(Priori-ty Code based Diffserv)算法.设计了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呼叫的信令流程,并对提出的算法和现有的接入算法进行了仿真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行接入控制问题,与随机接入算法相比具有良好的业务吞吐量和时延性能,提高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联合会话接纳控制算法,用于可重配置系统中异构无线接入技术之间分布式自治的联合资源优化。通过将Q学习引入接纳控制算法,并根据各无线技术自身的特性,调整不同会话类型的反馈强化信号,能够驱使各无线接入技术吸纳更适合自己的业务,形成合理的业务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具有重叠覆盖的各无线接入技术通过这种“试错”的在线学习方式,能够收敛到较优化的接纳控制策略,在降低系统的总体呼叫阻塞率的同时获得更低的切换掉话率和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IEEE 802.11协议中主要参数对无线接入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设计低成本的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按照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流程,在AP的软/硬件实现之前使用形式化建模语言POOSL建立了无线接入系统的抽象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最小竞争窗口(CWmin)等参数对有效吞吐量和平均延时等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分析CPU利用率,确定了合适的CPU处理速度.结果表明:在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通过系统级建模及性能分析,可以确定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电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求开发具备更完备功能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介绍了电力负荷管理终端产品的无线接入模块、完成控制板和系统之间的GPRS无线通信,以及关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组成部分的各功能;叙述了PPP模块的算法以及GPRS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有多个接入点设备的校园大中型校园无线局域网而言,如何更好地管理用户信息和利用、管理连同监控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状况也成为校园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系统已成为校园无线局域网系统运行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完成对接入点设备的配置、监控连同用户信息的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软件地不断升级,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软件已从简单的设备配置功能到全面的临控功能。校园无线局域网管理软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现代教学环节中数字化、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发展,将虚拟技术和嵌入式无线技术相结合,采用全触控式液晶屏作为终端设备的控制端,完成系统所有的控制命令。通过2.4GHz无线传输,将触摸屏上的指令及数据进行发送与接收,实现教学的互动交流。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编写,将教师模式和互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编写的界面漂亮实用。通过实验表明,6组学生终端与主控端的连接测试高效,触摸屏的书写速度、无线模块的传输速度和上位机的显示速度令人满意,达到了智能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无线安全网关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无线局域网所面临的用户访问控制问题.根据网络端口访问控制标准IEEE802.1x的用户认证协议,提出了无线用户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向认证协议EAP-TLS,设计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最后,本文分析了在有效结合RADIUS认证服务器时,无线安全网关上的用户访问的端口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在无线局域网中支持高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会话型语音业务,提出一种新的系统实现方案,给出了由无线终端、无线接入点、语音网关、因特网等组成的网络结构模型.无线局域网内部的协议栈自应用层到介质接入控制(MAC)层采用RTP/UDP/IP/LLC802.2/802.11e结构.在MAC层接入方面,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1e标准中混合协调方式(HCF)的改进型多点调度(Multipoll)方式.设计了调度帧结构和调度时序,推导了满足时延和带宽要求的准入协商、Multipoll和单点调度(Singlepoll)的调度效率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会话型语音业务,保证其带宽、最大时延等QoS要求;Multipoll是比Singlepoll效率更高的调度方式.多用户条件下仿真所得的吞吐量与所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推导的调度效率公式可用于系统吞吐量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非合作时隙ALOHA无线随机存取网络、未知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协同时隙ALOHA无线随机存取网络和已知CSI的协同时隙ALOHA无线随机存取网络3种情况,分析并比较了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稳定吞吐量(即保证系统稳定时每个用户数据分组的最高到达率)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用户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有利于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如果已知CSI的话更是如此。研究结果对采用时隙ALOHA协议的任何协同无线随机存取网络的实施和部署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ABB i-bus可以实现用一根总线来控制智能别墅的灯光、遮阳系统、地加热采暖、风机盘管、AV设备、居家安全防范系统、室内对讲/背景音乐等,且操作控制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控制面板控制、遥控器控制、液晶触摸屏控制、无线液晶触摸屏控制和远程控制等.因而此系统在别墅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无线网络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作为工业控制系统无线网络通信的底层基础,是保证无线网络高效通信的关键协议.针对搭载多收发器无线终端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能源有效的MAC协议—MH-MAC,该协议可根据不同网络环境和应用的需求,灵活地配置信道分配方案和介质访问策略,采用MH-RS调度算法来协调多个收发器高效工作.最后与B-MAC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表明MH-MAC协议在提高网络带宽、降低传输时延、增加网络吞吐量和减少能量消耗等方面明显优于B-MAC协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富士通WiMAX MB87M3550芯片,研究符合IEEE 802.16-2004协议的高速无线通信。在媒质接入控制层分为媒质接入控制上层和媒质接入控制下层的基础上,该文重点对基站与用户站之间通信实现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性能测试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时延较小,性能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