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安全》2015,(6):115-117
为满足《煤矿安全规程》中直流供电不低于2 h规定,延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分站备用电池的使用寿命,解决人工井下现场操作,影响安全和生产,提高效率;常村煤矿研制出了矿井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系统后备电源的嵌入交换机内的嵌入式冷态处理放电装置,只需通过监控机房的监控主机向井下分站发出遥控指令,井下分站备用电池便会自动放电或结束放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从总体上对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采用RS-485通讯主从通讯协议实现了地面监控主机与硐室内监控分站的远程通讯功能。分站设计选择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利用经典Keil C编程语言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上位机软件采用VB6.0进行设计,结合Access数据库形象直观的显示出各监控点的数据变化,并生成报警信息报表,实现了硐室内、外及过渡室18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及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3.
杨家文 《煤矿安全》1999,30(10):29-30
鲍店煤矿属低瓦斯矿井,但个别采区有瓦斯局部异常现象,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其发火期3~6个月。该矿自投产以来已发生多次自然发火事故,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才使各种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系统的工作原理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监测主机及其外设。传输接口、传输电缆、分站和各种传感器组成,主机连续不断地轮流与各个分站进行通信,每个分站接到主机的询问后,立即将该分站接收的各种信号传给主机,各分站又不停地对接到它上面的各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交换和处理,时刻等待主机的询问,以便把检测的参数送到地面,需要对井下设备控制时,…  相似文献   

4.
井下监控站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井下数据,并向上位机和报警装置发出状态信号。以CF8051单片机为核心芯片,设计了井下智能监控分站。详细介绍了智能监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流程。该智能监控分站可实现智能监测、远程通信、声光报警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干扰严重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西门子PLC的煤矿井下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监控分站、通信网络、井上主机等组成。监控分站采用西门子S7-300 PLC,主机与监控分站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通信。主机监控软件采用WinCC7.0开发。基于该方案所开发的多个系统已在煤矿应用,具有功能强大、可靠性高、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传统监控分站的基础上,提出监控分站的无线接入方案,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实现时时监控,解决了现有的的监控系统的问题。针对国内煤矿监控系统存在监测盲点,研究便携式仪表无线接入技术,把便携式仪表作为固定式传感器的有效补充,解决便携式仪表的监测数据不能及时上传的难题,为实现矿井全面实时监控和有效预警提供技术保障,监控分站既有传统分站功能又能采集无线便携式仪表信号,监控分站到中心站采用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  相似文献   

7.
阮俊 《煤矿机械》2014,35(12):259-262
针对我国煤矿用监控系统相对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开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煤矿监控系统分站,该分站基于CAN总线实现,并且给出了硬件与软件设计。本设计可以支持采集终端信号,在出现异常时报警,并且可以和主机进行通信。本设计对提高煤矿监控系统可靠性、实时性以及通用性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科技大学和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南屯煤矿共同研制的采煤机工况监测系统 ,可以动态监测AM50 0采煤机的运行工况 ,并通过专家系统对采煤机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 ,提高了采煤机的开机率和可靠性 ,确保其在最佳状态运行。使用实践表明 ,其故障诊断成功率在 90 %以上 ,能够满足采煤机工况监测的要求。该监测系统是由地面主机、传输接口、传感器和分站 3个部分组成的。采煤机工作时 ,液压多功能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将检测的各物理量转换成信号送给分站 ,分站将信号简单处理后分时发送给传输接口 ,再由传输接口传递给主计算机 ,由计算机对信号…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矿微震监测系统的震源定位精度,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研制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煤矿微震监测系统。该系统井下布置多台分站,通过分站采集拾震传感器信号,然后分站通过以太环网将数据上传到地面主机。系统采用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网络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给分站授时作为时间基准,同时采用RTC(Real Time Clock)作为PTP时钟的补充时钟,主机通过对拾取震动波的阈值、时窗和相关有效触发道数判断,对微震事件进行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情况表明,监测结果与实际现场情况较吻合,定位结果具有小于10m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会宝岭铁矿井下斜坡道作业环境和车辆运行特点,在斜坡道路口及躲避硐设置监测监控分站,采集通过车辆行驶信息,利用工业总线将监测监控分站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计算机,经处理后控制上下斜坡道口信号指示灯和报警装置,实现了对进出斜坡道车辆的控制以及车辆行驶信息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5,(12):107-109
为了准确预测冲击地压灾害的危险性,介绍了采场集中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组、监测分站、地面交换机、监测主机、远程监测主机5部分,同时阐述了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中应用。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区域实施了卸压工程和加强支护措施,很好地预防了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金树军  李会 《煤矿安全》2013,(2):108-110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中矿用分站控制输出经常出现误动作的问题,分析了矿用分站控制输出出现误动作的原因,并从矿用分站采集数据突变、控制输出异常2个关键部分及硬件、软件2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介绍了煤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并针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类型和井下分站信息传输方式从经济、技术、安全和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比较,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结构,为监测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邓明胜  王凯 《煤矿现代化》2010,(1):51-51,54
KJ2000N监测监控技术将井下分站和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具有煤尘、瓦斯、一氧化碳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对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并将安全生产参数及时传输到地面中心站。各种数据由分站和中心站处理,并能按要求直接发出声、光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曹利波 《煤矿安全》2019,(6):128-130
煤矿各类监控系统需要不同的功能的分站,各种分站的硬件组成、数据结构及其通信协议的不一致,导致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有很大的困难。设计了具有分布式PLC通用功能的监控分站,它既能够采集开关和脉冲数据,也能够通过RS485接口采集智能传感器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组合,用于通过监控分站控制开关量;这种设计对于减少各类监控系统中分站的种类,实现数据融合与共享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减少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研究传统监控分站的基础上,提出远程监控分站的无线接入方案,将GPRS数据终端与传统监控分站相结合,组成远程监控分站,通过GPRS无线传输网络实现远程监控,解决了偏远无通信线路监测对象的远程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郑州矿区电网集中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应用特点。该系统主站部分采用WDZ-7AG×2型设备,双80286主机可自动切换,信号通过微波无线传输。系统能实现32个分站的遥信、遥测的数据传输,并设有与模拟屏、微机管理网及地调远动接口。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邢东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稳定运行,需对监测系统中的监测分站进行优化改造。经过分析研究,在不降低监测分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为分站增加断电续传功能、分站电源箱储备能量优化、分站电源箱电源模块优化以及监测分站外观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后,实现了邢东矿监测分站快速进行高压缩比的数据压缩、存储、传输等功能,增强了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稳定性,完善了监测系统“监”和“控”两大功能,保证员工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井下部分监测系统应用的RS-485总线传输技术存在通信效率低、通信易瘫痪等问题,自主设计了符合M-BUS总线标准的主机M-BUS收发电路和基于TSS721芯片的从机MBUS收发电路,并对收发信号进行了波形分析试验,证明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数据传输可靠性。主机、从机M-BUS收发电路在煤矿井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可完成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该收发电路也可适应于其他相关的监测系统,为研究监测系统的主从上下级之间通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鉴定会于3月末在在研制单位常州自动化研究所举行,到会47单位80余人.煤炭部技术司主持会议.一、KJ2系统由地面主机、传输接口、分站、电缆和各种传感器组成.系统主机采用长城0520-CH微机,高分辨彩色CRT、3070汉字打印机.主机经传输接口可带模拟盘(为用户选择件,也可不要).分站容量为开关量输入6个,输出4个(用户可用2个),模拟量输入8个,并可部分或全部改成开关量.根据现场情况,测点密集处可更换容量大的分站.主站与分站的最大距离15公里,分站与传感器为2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