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从过分强调其消费属性,正向消费属性和产业属性并重转变。收益计算的重心,也正林强调公共和社会效益转向重视经济和个人收益。本文利用凯恩斯乘数原理,集中对高等教育公共经济利益中的因消费力的提高而增长的地方财政收入进行了分析,继而探讨了高等教育对地方财政的实际“负担”。  相似文献   

2.
转移财政责任:高等教育管制模式变迁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新公共管理”模式发生了变迁,由政府主导模式转向由政府监督模式。实质。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改革,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而转移财政责任则成为高等教育管制模式变迁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市场机制和高等教育规律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蔡克勇“市场机制”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调节手段,把它同“高等教育规律”放在一起来讨论,其意思就是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在其固有属性上是怎样发生联系的,联系的范围有多大,这种联系对高等教育将...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是多维度的概念,应当从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整体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属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走向主体多元化、对象多元化和标准多元化;高等教育面临“质量文化”建设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研究当代大学课程设置,从江泽民同志“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这一论断出发,提出中国高等学校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设想。文章建议区别作为信仰的宗教与作为文化的宗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大学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思路、学校课程中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是一种有分配作用的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根据罗尔斯原则,高等教育公平应该遵循"普惠"和"差异"并存,坚守"正义底线"与"差异补偿"并重.本文从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基础、制度博弈和制度建构三个方面,采用案例研究、模型分析和理论推导等思维方法与演绎方式,探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寻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反思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管理模式是公共管理现代化(新公共管理主义)进程中的一部分。欧盟主要国家(英、法、德、意、西班牙等)的大学系统发展模式各异,但是都基于相似的大学系统准市场的理论模型。在国家集权、自由市场和执行大学管理的“学术寡头”三者制衡中,虽然大学教育有许多私人产品的典型特征,自治的大学决策权发生分散化,但是国家在为大学系统提供资金和管理大学(准市场)学习课程质量等活动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依据这种“有管理的竞争”机制,欧盟国家的大学组织系统正在经历一个以不同管理模式实施准市场系统的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术的“自由、自治、中立”是高等教育自主的核心内涵和终极追求。高等教育自主,既非空穴来风,亦非主观臆造,更不是不可实现的空想。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视域看,高等教育系统通过展示自己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文化资源的三重价值属性,为自身的自主构建了本体性基础、制度性基础以及社会心理基础,从而在必要的范围内富有策略地维护和捍卫了虽有限但真实的自主地位和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道德牵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本质是在时空的自由选择中实现自主自取。课余生活在价值上呈现“失落”、“失色”、“失足”与“得兴”、“得益”、“得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控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张扬其正面功能,从道德上牵引大学生按照“尊己重道、安身立命”的原则,以及“维公护他、清风净气”、“正身尽责、砺志成材”的要求去主宰自己的课余生活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疏忽的德育主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目标确立的内在依据湖北医科大学张国忠一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直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间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功能或属性,因而教育是有价的。教育的价值是“作为客体...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教育层次结构上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外大多数大学都通过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来培养高级大学管理人才。我国迫切需要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开展大学校长和高层次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必须对专业学位的性质有正确认识,必须转变质量观,实现专业博士学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准确定位。在目前我国完整的职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可先依托现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进行试点。实行开放办点、开放型师资,吸收社会各方力量来保证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在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原有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理论性课程和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以构建一种新的完善的能够“培养高师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使师范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综合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的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面对当今激烈的世界竞争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在比较中外教育投入与产出水平的基础上,从教育资源(力、物力)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一是缺钱,二是缺乏有效机制的认识,探讨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投入的资源配置模式及高等学校内部资源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基础改为公共管理学已近十年,但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二元范式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学科疆界狭窄、研究视角单一、理论基石薄弱等已经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如火如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不但带动了国外教育制度的变革,也推动了我国近几年对教育管理公共性的探索。理解教育管理的公共性,反思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公共品性缺失的现实,注重教育管理研究的公共意识,提升学科的公共品性,强化研究者的公共责任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标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点,对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决定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的不同性质、模式和结果。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从其表面形态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及其总和,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高等教育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从其动态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循环过程。其功能在于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协调,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行教育彩票融资的运作模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筹措资金 ,缓解我国教育所面临的经费不足问题 ,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行体彩、福彩的经验上 ,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个发行教育彩票融资的运作模式 ,包括教育彩票的发行管理 ,具体的发行、销售 ,资金的使用、监督以及发行教育彩票所需的法律环境等问题 ,以期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展望2020年”将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个远景目标,经济将是发展的基础,包括众多受过教育的国民。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包括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本文分析了目前马来西亚在高等教育政策、发展重点和战略方面的改革动向及关于高等教育学分、文凭和学位认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紧扣成人特色 ,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更新管理观念 ,改善管理方法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作用 ;齐抓共管 ,通力合作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研修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试论规范理论和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规范理论与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实现相联系,指出:高校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对学校各层次人们在实践中认识高教客观规律并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作出评价、权衡利弊,形成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联系高校的特点,前两者强调校级领导者应着眼于宏观调控,后者则强调高校管理的权力重心应下移,使高校内部群体能够变他律为自律,自觉自愿地履行义务,自主行使权利,实现对高校的自主管理,进而有利于实现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诚信机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了人们对于质量问题的普遍担忧,要求加强质量保障的呼声日益高涨。期望用原有的精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解决大众化时代的所有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市场机制已成为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诚信原则是市场竞争中的公共守则,是市场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诚信因素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加强诚信机制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须有赖于诚信原则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