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五大层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及建筑人居环境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昆明市斗南城中村为例,运用人居环境学科系统,分析其发展起源、背景及特殊性,探讨如何建设宜居的四生空间,如何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居住状态。为建设“新生活+乡音”“新产业发展+乡貌”的花卉小镇奠定基础,实现城中村的多元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云路  李雄 《风景园林》2021,28(9):42-46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国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决策部署。如何保证城市发展的高质量和人居环境的高品质,是新时代城市更新的核心任务。风景园林学科作为人居环境学科群的三大支柱之一,应积极服务于城市更新工作,以“生态优先、绿色引领”为学科优势引领城市更新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在分析了中国城市更新的产生背景和战略需求后,通过阐述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大学科在城市更新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展现了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中的特色和潜力。在明确了融入风景园林学科的城市更新以“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文化兼修”为三大目标,在城市单元和人居系统、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景观形象和生态韧性、空间物质和文化活力、管理手段和治理水平5个方面提出了融入风景园林学科的城市更新路径与策略,为风景园林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构建城镇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目标以及学院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从优化生源结构、创新课程体系、构筑研究生创新研究平台、:培养结合实际的创新能力、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城镇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重点讨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4.
试图通过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厦门水景园--"筼筜渔歌"的创作过程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立意构思,阐述新世纪城市生态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态人居环境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5.
试图通过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厦门水景园——“篑筜渔歌”的创作过程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立意构思,阐述新世纪城市生态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态人居环境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6.
邹永华 《规划师》2002,18(10):50-52
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大系统,“建筑设计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都是“人居环境学科”下一个层级的子系统,所以人居环境科学不仅仅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学科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范式Paradigm)。建筑设计是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作为人居环境的下…  相似文献   

7.
潘会堂 《风景园林》2012,(4):113-115
1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我国的花卉产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花卉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花卉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2003年之前我国的花卉生产面积年平均增长24%,花卉总产值年平均增长38%,在上世纪末已发展成为一个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26日上午,《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启刊会暨《室内设计》创刊100期纪念会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召开。《室内设计》创办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的建筑学杂志之一。为了适应学科发展,期刊重新定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教育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的批准,《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于2013年3月正式更名。根据教技司[2012]425号文件批示,更名后的《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将“立足西部,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为基础,深入探讨人居环境科学。”更名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作为国内第一家以“人居环境”为名的学术期刊,将与其他期刊一起推进人居环境学科的研究,为西部及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流域人居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要素。独特的地理环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嘉陵江流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区域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加速、系统结构失衡、功能易位,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色渐失。从流域文化本源、文化廊道及文化极3个不同层次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以阆中和武胜为典型例证,建构嘉陵江流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复合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吴良镛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采用发展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的方法,为实现人居环境有序空间和城乡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从联合国的"人居一"到"人居三"大会,从《人居议程》到《新城市议程》,国内外人居运动密切交流,互动促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吴良镛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总结酉阳龙潭古镇人居环境的构成特点入手,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等方面,结合山地地域特色与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特色,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利用文献查阅与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造型、特色虽各不相同,但均是对当地气候、文化、风俗等因素的适应。这些地区的乡土建筑通过建筑空间、建构等营造的良好人居环境对健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居环境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而日益复杂严峻,同时其内涵和外延也在逐渐丰富。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一个包含已成熟或逐渐成熟的相关学科的复杂学科巨系统,用来解决现代社会的人居问题。在快速城市化提升的进程中,人类生活、生产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受到冲击,"城中村"便是基于此背景下的产物。复杂的人口结构、危险的建筑群落、缺乏安全感的居住环境等因素使城中村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的视角下,提出"城中村"的改造设计,以期实现城乡融合、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清华建筑教育在1946年创建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在此后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专业帅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面向世界的建筑学术思想、面向世界的建筑学科发展、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平台和面向世界的英文建筑教育等方面不断拓展,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明确"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通过完善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建设、科技应用与节能减排、安全系统建设等,将城镇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具有很高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利益驱动及人为的破坏等,其文化价值正慢慢减弱。本文从人居环境学角度出发,以古丈县李家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方面挖掘与分析李家村的人居环境,总结和探讨古丈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地域特色、现存问题及保护措施。得到如下结论:1)自然环境保护是其它文化特征传承的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传统村落生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工环境保护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最重要的保护内容,对老化、破败等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保护其可持续发展;3)人文环境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保护价值观、数字化录入保护和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村落人文环境得到良性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转型重构语境下的城郊乡村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镇化进程驱动城郊地域发生巨大变化,城郊乡村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发展乏力、乡愁记忆淡漠、人居环境堪忧等共性特质。文章基于人本视角建构了"产业、空间、文化和人居环境"四位一体的城郊乡村转型重构模型,倡导"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集约布局的村域空间、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和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汉中市青龙寺村为例,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城郊乡村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田莉  于江浩  杨滔 《城市规划》2023,(12):78-88
人居环境是典型的复杂性系统,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是其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领域的智慧工具应用为其系统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信息技术替代专业”的“科学主义”与“信息技术无用论”的“经验主义”倾向,本文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哲学相结合的视角,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人居环境的“冰山模型”。首先,回顾复杂性的起源、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对智慧人居环境复杂性系统进行解构与剖析。在此基础上,就智慧人居环境冰山模型中的智慧化1.0、2.0和3.0版本逻辑进行剖析,探讨了其在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了智慧技术在人居环境规划治理中的应用特征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世界建筑》2010,(10):120-123
建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在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指引下,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也拉开了新的篇章。本文在人居环境理念下开展建筑美学研究,从建筑美与"学"(学科形态)、辩证学与思(切入视角)、空间形与意(二元范畴)、特色古与新(研究意义)这4个方面展开论述,尝试提炼出以新视角切入的建筑美学辩证法,希望能对新形势下建筑美学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州素有"花城"美誉,"花城"人爱花、赏花、颂花、种花、贩花、用花的花文化一直伴随着花城的发展与变迁,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城市品牌特征。然而花卉育种工作的滞后,花卉育种人才队伍的缺乏,成为了广州花卉业发展的瓶颈。启动花卉育种工程,组建花卉人才队伍,促进花卉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花卉业在广州"花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从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研发经费3个方面论述了广州在花卉育种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开展花卉育种工程的内容和措施及启动花卉育种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