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亮 《机电信息》2013,(15):61-62
从基础知识入手,描述了各种常见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来源、结构特点和应用频段,着重阐述了如何在使用同轴连接器时获得最佳性能、如何改进测量精度与重复性以及如何检查和维护,以期降低同轴连接器在应用中的损坏几率,保持其精密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电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的基础元件,在电子设备三维结构设计中,电连接器三维装配设计频率很高。文中通过分析电连接器三维装配设计的流程及特点,提出了基于Pro/E软件对电连接器三维装配设计过程进行定制开发、实现快速设计的开发思路,介绍了电连接器三维快速装配工具的系统架构及设计流程,并以电子产品设计中常用的转接板为例,描述了电连接器三维快速装配工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宾洋  陈恳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5):856-869
摘要:研究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复杂非线性滞回动力学系统建模及其位移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建立了一种新型压电驱动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集总参数(Piezo-actuated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Lumped Parameter-PECLP)模型。该模型首次将动态本征非线性集成到压电叠堆的滞回特性中,并兼顾考虑了驱动器中弹性和运动部件的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分几何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导出了一个简化的线性规范型子系统。根据该子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LQ方法的非线性位移跟踪控制系统。与现有控制系统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系统不仅消除了驱动器的稳态定位误差,有效的实现整体动态性能的最优化, 而且将其在-3dB的截止频率从638Hz扩展到5217Hz,频带宽度提高了将近一个数量级。较好的改善了驱动器的高速频响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电子设备中电连接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文中针对一种高精度电连接器进行了自动化装配工艺研究.通过搭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自动化装配试验平台,开展了电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试验,获得电连接器自动化装配的位移-压装力曲线、最大压装力分布等关键工艺数据.针对压装力在装配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较详细的原因分析.基于大量的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招投标使同轴连接器的价格竞争白热化,产品成本成为能否成功被客户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一种弯式接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通过缩短侧向接线孔将弯式壳体变为直式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李慧  沈湘衡 《光学精密工程》2007,15(10):1577-1582
以光电经纬仪伺服跟踪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动量矩定理和欧拉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系统中跟踪架非线性的双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跟踪架各轴间的转动惯量耦合、速度耦合及动力学耦合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给出了它们之间的解析关系式。根据系统中执行元件力矩电机的方程,最终建立了描述跟踪伺服系统中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机电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比较测试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研究、设计高精度的跟踪控制器和控制参数的选取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连接器的柔性化、自动化、数字化装配等角度,分析了电连接器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主要功能,研究了自动化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及生产线的布局,从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角度设计了电连接器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复杂机电系统的全局耦合建模方法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运用键合图和功率拓扑键合图,建立了一个典型复杂机电系统——高速轧机的全局耦合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了由于耦合导致的影响,借助拓扑约束键及因果线,系统数学模型可由子系统数学模型分立——联合运行求解,大大降低了模型的病态程度和仿真时间;数学模型高度模块化,因而可方便地拆卸、拼装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轧机。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全局耦合动力学模型比一般孤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更接近实测数据。方法具有一般意义,可用于其他复杂机电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双阴电连接器为雷达产品的关键器件,采用传统人工装配方式效率低,一致性较差,采用自动装配机器人系统进行装配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文中从电连接器装配的工艺需求出发,结合电连接器的结构特征,梳理了自动装配方式下详细的控制流程架构。通过对装配对象特征提取逻辑和定位算法的设计,有效实现了装配位置的精确引导,并通过对机器人装配关键运动点的拆解分析,得出了一套完整的自动装配控制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可靠,满足军工产品生产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能够将集成微带天线阵列的射频功能件嵌入到武器平台结构中,它既可作为力学承载的蒙皮结构,又可作为收发电磁波的微波天线,在未来武器装备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这种天线具有结构和电路的高度集成以及服役环境苛刻等特点,现有方法难以满足其设计制造。文中针对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的机电耦合机理问题,提出了一类阵列天线结构因素对电性能影响的混合建模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建立了该类天线的机电耦合模型,发掘了典型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天线样件的力电性能实验,验证了机电耦合机理的有效性。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到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的设计制造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张强  王海舰  毛君  刘占胜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23):3134-3139
根据刮板输送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推导出刮板输送机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机电耦合方程,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刮板输送机的仿真模型,对刮板输送机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仿真和研究;采用等效变化载荷质量分析刮板输送机在空载启动、平稳运行、载荷突增以及卡链工况下的刮板链速度、电磁转矩的特性曲线,得到了启动时两链轮的转角曲线。结果表明,驱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启动时转角差约为85°,从动链轮启动旋转较驱动链轮滞后约0.8s。研究结果为研究刮板输送机不同工况、载荷下的转矩、速度变化以及计算链轮张紧度提供了理论和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风电传动系统在变速变载运行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态特性,构建的包括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永磁同步发电机有限元模型以及风机运行控制模型的风电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计入了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以及发电机齿槽效应、磁饱和等非线性因素.仿真分析了风电传动系统在启动、发电运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和机电耦合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工况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流程工业生产系统监测点多,各监测点间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去趋势交叉分析-网络结构熵(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net structure entropy,简称DCCA-NSEn)的复杂机电系统多变量耦合网络建模与状态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DCCA算法计算多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反映多变量耦合关系的加权网络模型,对监测序列进行滑移求解,得到系统耦合关系网络动态演化模型。利用NSEn方法分析耦合关系网络的结构熵,根据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复杂机电系统的服役演化状态进行评估。笔者选取某压缩机组的真实生产数据进行DCCA-NSEn方法验证,然后用耦合去趋势波动分析(coupling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简称CDFA)方法对同一组生产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对两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DCCA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多变量同时监测评估的优势;与同样是多变量分析的CDFA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评估效果稳定,对系统的异常状态检测效果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仿生微扑翼机构的设计与机电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侯宇  方宗德  刘岚  傅卫平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7):570-573,577
根据昆虫扑翼飞行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昆虫胸腔式结构的静电驱动微扑翼机构。根据驱动机构的物理模型建立了机电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系统在常值电压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在相空间中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了阻尼和初值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系统在正弦激励电压信号下的响应。研究结论对微扑翼驱动机构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其他静电驱动的微机电系统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得到大量使用,但高湿环境会使其绝缘可靠性降低,故障频发,进而影响电子设备的稳定性。文中以矩形连接器为例,通过测试电连接器在常态和高湿环境下的绝缘性能以及通电工作时的表现,研究了焊接工艺、清洗过程对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以及焊点绝缘防护处理对矩形连接器绝缘性能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薄板-细梁组合结构是工程领域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振动响应特性具有特殊性,会产生模态耦合和响应非线性现象,很多产品中试验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因此,开展专题研究非常必要。笔者在对正弦激励下薄板-细梁组合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振动响应试验,通过对比仿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线性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误差。通过比较薄板-长梁组合和薄板-短梁组合两种情况,验证了不同结构频率分布是都存在模态耦合和薄细结构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响应,并总结了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一种适用于工程的薄板和细梁组合结构正弦响应仿真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惯性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模型和瞬态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建立了平面惯性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数值仿真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实质,提出了减小振动体瞬态振幅和缩短瞬态过程的新方法。该方法为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智能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