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革带作为我国舆服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符号象征内涵,同时传承至今。中国传统元素逐渐融入现代国际时尚设计及古装剧作创作中,在革带现代再设计中不难发现其包含符号象征性及形制错乱等现象。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革带变迁及文化符号学内涵进行总结性研究,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研究革带装饰造型以及纹饰背后的文化寓意及符号学象征。通过此研究,可更好地把握革带发展变化及符号学价值内涵的脉络,同时为今后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革带设计给予灵感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革带作为我国舆服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符号象征内涵,同时传承至今。中国传统元素逐渐融入现代国际时尚设计及古装剧作创作中,在革带现代再设计中不难发现其包含符号象征性及形制错乱等现象。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革带变迁及文化符号学内涵进行总结性研究,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研究革带装饰造型以及纹饰背后的文化寓意及符号学象征。通过此研究,可更好地把握革带发展变化及符号学价值内涵的脉络,同时为今后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革带设计给予灵感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纺织浆液浓度超声波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湲  徐东 《纺织学报》2007,28(4):100-103
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阐释民族服饰文化内涵的符号,从服装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民族服饰形态的符号学观念,剖析民族服饰中符号的来源和寓意,从图腾、纹样、色彩、款式、材质等方面论述中国民族服饰的符号特征.并将民族服饰的符号学规律加以归纳汇总,以服饰符号为载体识别每个民族的特征,为了解民族文化符号传达的寓意和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民族文化元素合理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陕北延川非遗布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针对陕北延川布堆画的视觉符号、行为符号和精神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文化蕴含的生命群体意识,探索陕北延川布堆画承载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以符号学和设计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整理陕北延川布堆画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根据皮尔斯符号学划分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造型、色彩、纹样的表象特征及象征意义的表意内涵,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文化根源。研究表明陕北布堆画的视觉特征符合符号学理论构建,具备符号学赋予的内涵,符号学方法的构建为陕北布堆画的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符号学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各种符号进行加工和重新构造的过程.从环境艺术设计诞生发展至今,符号学的应用渗透于其中的各个方面.学者普遍认为,符号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意义、凸显文化价值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符号学的现实价值,为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价值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蓓  钟玮  张婉玉 《丝绸》2020,57(3):118-125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对彝绣的符号构成进行梳理,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经设计论证凉山彝绣自身具备符号象征的特性和设计产物的本质。研究表明,彝绣符号"能指与所指"架构具备成为彝绣设计创新的理论支持及服饰产品设计应用的条件,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可以为凉山彝绣的资源开发及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设计符号学与云南省旅游产品设计的关系与意义。方法:通过对现有的云南省旅游产品的对比研究,指出设计符号学对云南省旅游产品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对该省旅游产品符号赋予的内涵。结论:符号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语言,在构建过程中,社会观念、消费文化、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对其都有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生产实践中需要平衡环境要素与使用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站在历史与地域的维度之上去进行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将非遗手工艺作为重要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品牌赋能,并从符号学的视角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形象构建路径。通过文化意象认知实验,筛选出“地域文化”和“非遗手工艺”两个维度的文化符号作为品牌形象的共性要素;并通过设计调查,解析品牌的个性要素。基于索绪尔的两轴分析法,将品牌个性要素与共性要素共置于两轴中进行品牌符号的推演与转译。最终,建立了个性与共性两个维度的品牌符号数据库,构建了品牌符号的两轴推导模型,完成了黔东南地域文化品牌“知布知竹”的设计实践。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形象由共性要素与个性要素两个维度的符号构建而成,本研究借助符号学的方法模型,更好地指导了设计实践,提升了品牌形象的精神内涵,实现了形与韵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以符号学与设计符号学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针对达斡尔族传统刺绣纹样图形进行符号学与设计符号学的交叉思维推演,通过达斡尔族传统刺绣纹样图形的爬梳剔抉和条分缕析,探索其图形符号之下蕴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旨在对其符号架构进行厘清,建立系统的、清晰的相关研究脉络,论证其自身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性对于相关设计的转化与应用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符号学的视角探析针织服饰设计,论述了符号学概念、针织服装中符号的运用和特点。具体分析了针织服装设计中的造型符号、色彩和图案符号、材料符号、制作工艺符号,以期正确运用符号学理论研究现代针织服装设计的符号表达形制与意义,为针织服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服饰作为表现社会文化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的载体,包含着设计师的核心理念,也承载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设计符号学的视角来看服装设计的表现,当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例,通过对服装中设计元素的解析,来探寻现代服装中符号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方潮流文化和国潮文化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在倡导文化自信、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含有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应用也备受关注,这就要求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文章对中国传统福禄寿文化符号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容及特点展开分析,并对其在文创设计中创新思维、增加设计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思考在这些价值作用下的应用路径,即传统福禄寿文化符号的应用应具有文化的创新、传统色彩与传统字体等策略,最后对提出的理论举例论证。传统文化符号种类与形态的多样化,让传统文化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既能传承传统文化符号,又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侗锦作为侗族人民高超的传统手工艺的体现,其艺术特色充分反映着侗族的民族特色。文章在符号学视角下,从符号学的语义、语用、语构等维度对侗锦进行分析,总结其构图符号、纹样符号、色彩符号,探索其符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并进行单个家具设计与家具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旨在为家具设计提供新的参考方式,对侗锦创新传承与保护进行思考,同时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活化保护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世界家具史中,明清家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且明清家具对中式家具的影响是最为深远、最为典范的。而在当代,明清家具的某些特征也被广泛运用于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中,同时也将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审美观念融入其中。本文针对符号学,对明清家具进行了浅略研究,发现了明清家具的语言形式,不仅仅在于装饰性.同时也与结构力学、时代背景、当代审美、当地材料、民众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结出明清家具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使用符号学研究明清家具是一种另类的视角,使我们有更多的角度去运用新中式风格的设计。为新中式风格的创新与改造寻找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本文结合当代中式风格的设计与明清家具符号系统的研究,提出新中式风格的符号运用为: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特性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顺应符号学理论的方向,运用新的明清家具符号,创作受现代大众欢迎的新中式风格作品。  相似文献   

15.
桌面操作系统的设计研发是国家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课题,桌面系统的界面设计是产品文化内涵、美学语言与用户体验的集合体。研究将岩彩艺术符号运用于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界面设计中,探索新媒介手段下现代设计美学形式与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合,发掘岩彩艺术对于桌面操作系统产品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东北秧歌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文化价值,其服饰、道具、舞蹈动作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东北秧歌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对服饰形象设计系统这一服饰文化的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其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其文化内涵。旨在基于现代信息的产品实际上,对其社会存在和文化辐射进行讨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在服饰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中,恰当地使用这种服饰语言符号意义,对于丰富设计语言、实现物质和精神文化共同发展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符号学思想,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符号学系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演变。从符号学视角,结合青铜器实际案例,分析纹饰的形式结构和符号系统。通过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阐述,揭示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青铜器纹饰的逻辑系统分析,突显其在礼器、容器等不同器类中的使用规则和文化内涵。强调母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阐释青铜器纹饰的符号演变过程,并将其置于商周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哲学符号学解读。通过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青铜器纹饰的理解,还为维特根斯坦的符号学理论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粤绣纹样在软包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并为粤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方式,同时为软包家具提供新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通过分析粤绣的特点,从设计符号学的语义、语用、语构三个维度对粤绣特色纹样的形态、色彩符号进行纹样符号解析。探讨如何提取粤绣符号纹样,并通过思维导图分析法,将粤绣纹样符号运用到软包家具设计中,并进行软包家具的设计实践,让家具软包更加丰富化、特色化,为软包家具设计和粤绣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古建筑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需要分地域研究,再将其运用到室内设计之中。本文首先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域性古建筑的符号类型,然后从室内环境设计的角度,论述地域性古建符号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原则和方法,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