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选择石油醚、正己烷、乙醚3种萃取剂及纤维素酶、盐析2种辅助方式共五种方式提取姜黄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GC-MS法鉴定姜黄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5种提取方法共鉴定出8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4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种主成分可反映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100%的信息,芳姜黄酮、姜黄酮、β-姜黄酮、β-倍半水芹烯和α-姜油烯对姜黄风味贡献最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可分为3类即T1和T2一类,T4一类,T3和T5一类。24种化合物被聚为2类,其中α-姜油烯等5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聚为一类。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的提取效果影响较显著,以纤维素酶辅助SDE提取方式和盐析辅助SDE提取方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采收时期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在烟叶分级中的作用,以巴西3号雪茄烟叶品种为材料,对不同采收时期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雪茄烟叶化学成分中总植物碱和钾含量(质量分数)与采收时期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和-0.915**。用总植物碱和钾含量作为聚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巴西3号不同采收时期的烟叶样品聚类点群数为5个时,组别间的聚类质心均匀且聚类点群间的距离明显,聚类相似性达到95.1%,说明总植物碱和钾含量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采收时期雪茄烟叶品质间的差异,可作为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雪茄烟叶聚类分组结果显示,烟叶中总植物碱和钾含量与烟叶外观品质中身份指标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不同尺寸片烟及不同长度成品烟丝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卷烟配方中不同尺寸片烟及其成品烟丝中不同长度烟丝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尺寸片烟及不同长度烟丝的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类物质及非挥发性有机酸的主成分得分进行投影分析,基于上述3类化学指标主成分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通过感官评吸对不同长度烟丝化学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不同尺寸片烟及不同长度烟丝3类化学指标及综合化学指标主成分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得分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呈规律性变化,尺寸相近的片烟或长度相近的烟丝样品落在同一个或相邻的区域;②片烟尺寸或烟丝长度由大到小时,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多酚类物质综合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非挥发性有机酸和3类化学指标的综合含量呈对数型下降趋势;③3类化学指标综合主成分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得分的聚类结果显示:5种尺寸的20个片烟样品可聚为3类,分别为21.97 mm、4.32~21.97 mm、4.32 mm;7种长度的21个烟丝样品也可聚为3类,分别为4.75 mm、2.00~4.75 mm、2.00mm;④长度4.75 mm与长度4.00 mm的烟丝的整体感官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已编入《中国烟草品种志》的30个烟草种质资源调制烟叶的5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材料进行分类。聚类结果,30个种质资源分为4个组。第一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为优质烟类群;第二组尼古丁含量较低;第三组糖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均划为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类群;第四组因总糖/烟碱比值过高,被认定为欠适宜类群。用秩序判别分析法对3个新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归组判别,结果均被判归为第三组。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12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探讨了利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指标对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进行分类和判别的可能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2种植物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PSS 22. 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 K-平均值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2种植物油的主要共有组成为油酸(15.635%~66.569%)和亚油酸(10.521%~58.227%),其中棉籽油(16.285%)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橄榄油(67.628%)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橄榄油(11.284%)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核桃油(67.167%)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2种植物油中不饱和度最小为棉籽油3.235,最大为低芥酸菜籽油14.672。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数据,依次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系统聚类和K-平均值聚类结果一致,可对12种植物油聚类区别,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典则判别函数,对不同植物油的分类和判别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配方模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为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小叶组配方烟叶质量评价与分类方法,对云南省楚雄州不同产地的初烤中部烟叶样品的外观品质因素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检测指标和感官质量评吸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用快速聚类法(K-均值聚类法)对得到的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提供的方法进行快速样本聚类,按聚类结果确定其在小叶组配方中的用途。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多元分析方法可以克服传统理化和感官指标检测方法对多个样品难以综合评价分类的缺陷,且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简便易行,是进行小叶组配方烟叶评价分类的一种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明两种加工方式对信阳毛尖的化学成分影响。方法 以信阳群体种一芽一叶为原料,分别按照手工和机制方式加工信阳毛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对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鉴定出93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氨基酸类、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黄酮(醇)糖苷类、酚酸类、核苷类等。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手工和机制加工信阳毛尖过程样的研究表明:手工和机制加工过程样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组成进行较好的区分,进一步分析两种加工方式发现了40种差异化合物,其中黄酮(醇)糖苷类和氨基酸是差异最明显的两大类成分,机制茶加工过程样中黄酮(醇)糖苷类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手工制作,差异显著的主要成分有L-丙氨酸、γ-氨基丁酸、槲皮素3-O-葡萄糖芸香糖苷和槲皮素等。手工茶制作过程中,杀青温度较低、时间相对较长,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表阿夫儿茶精-3-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B1、聚酯型儿茶素A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等二聚物。此外,手工茶的多数酚酸类化合物,以及一磷酸腺苷和磷酸甘油胆碱等含量高于机制茶。结论 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较为系统的分析了手工和机制信阳毛尖加工过程中的差异化合物,为信阳毛尖手工茶和机制茶品质差异评价及加工技术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有效地提取纺织品文物的色彩,实现纺织品文物的纹样数字化处理,文章以新疆巴里坤出土的一组清代纺织品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模糊C均值(Multivariate Fuzzy C-mean, MFCM)聚类算法与K-means++算法相结合的纺织品纹样复原方法。首先,获取图像并通过双边滤波与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然后采用MFCM聚类算法对平滑降噪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接着采用K-means++算法分析聚类数量,有效提取纺织品主色,并较好保留图像细节;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提取文物纹样轮廓,将提取的主色填充至纹样轮廓,完成纺织品文物纹样的数字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提取纺织品文物色彩,并且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数字化取色方法,取色效率更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川佛手鲜果精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 个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并计算得率,利用GC-MS、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 批川佛手精油中共鉴定出117 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醇类、倍半萜类成分,其中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最主要成分;其共有的9 种成分中部分成分之间显著相关(P<0.05);聚类分析将10 批川佛手分为4 类:S1、S2聚为一类,S6、S7、S9聚为一类,S3、S4、S5、S8聚为一类,S10为一类。综上所述,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中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索氏提取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首次对内蒙古地区8个品种、4个品系共12个蓖麻材料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用IMB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内蒙古地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及化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12个蓖麻材料的种子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种仁率、百粒种子中粗脂肪含量、种子中粗脂肪含量、种仁中粗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蓖麻油酸是蓖麻粗脂肪的主要成分;12个材料的粗脂肪中8种脂肪酸含量、种子中8种脂肪酸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基于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中8种脂肪酸含量进行聚类的结果不相同,基于种子中8种脂肪酸含量和种子中蓖麻油酸含量进行聚类的结果基本一致。对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和8种脂肪酸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与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蓖麻油酸含量呈正相关,与棕榈酸、油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常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卷烟质量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卷烟质量稳定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同一品牌15批次卷烟产品的总糖、还原糖、总烟碱、总挥发碱、钾和氯含量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临界值入大于0.8、0.85、0.9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①按入>0.8聚类,200610与200701,200601、200603、200604、200605、200606、200607、200608与200702,200602、200609、200611、200612与200703批次卷烟的常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②按入>0.85聚类,200610与200701,200601、200603、200604、200605、200606、200607、200608与200702,200602、200609、200612与200703批次卷烟的常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③按入>0.9聚类,200610与200701,200601、200603、200604、200605与200702,200606、200607与200608,200602与200612批次卷烟的常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④当>0.8时,聚类结果与评吸结果较吻合,但个别批次不一致.因此,因子分析与灰色绝对关联聚类相结合,可以根据常规化学成分指标为同一品牌不同批次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个化学成分指标烟叶样品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48个不同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性状按欧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对类间进行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8个烟叶样品可以聚为4个类别,各类别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等特征数存在差异,不同类别在主要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或许可供深入开展计算机产品设计的个别环节参考。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6对评价条纹针织服装感觉的形容词.对56种具有代表性的白底单色条纹针织服装样本进行单色条纹感性调查研究,并运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6个针织服装样本可以聚为朴素女性类、中性类、华丽女性类和男性类4种风格类型,且白底单色条纹针织服装的风格类型与条纹色彩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供一种与感官评价相比较更客观、准确的食用槟榔滋味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舌和感官评价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学的方法对8个企业12个不同品牌的槟榔产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牌槟榔味觉指标差异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成三大类,每个聚类有其独特的滋味特点;结合电子舌和感官评价对比分析,除甜味以外,其余结果均一致;采用HPLC法测定食用槟榔中4种常用甜味剂,发现聚类3的4种甜味剂含量均最高,聚类1的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高于聚类2的,三氯蔗糖含量低于聚类2的,安赛蜜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电子舌可以用来分析槟榔产品的滋味和聚类相似滋味的产品,但与感官评价结果相比,甜味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霉菌对纸张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纸质文物保存中的霉菌病害问题,将分离出的7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宣纸上进行培养,通过测定霉菌生长后纸张样品的α-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羧基含量和聚合度,并与空白样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7种霉菌均降低了纸张的纤维素含量和聚合度,木素和羧基含量均增加。通过上述测试,可以定量衡量霉菌对纸张化学成分的影响,破坏纸张内部结构,降低纸张寿命。由此可见,在纸质文物保存过程中,做好防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依据气候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将恩施州8个植烟县(市)分为3个区域类型:利川、咸丰为一类,巴东单独为一类,宣恩、鹤峰、来凤、建始和恩施为一类;3类区域各气候因子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与国内外优质烟区气候特征比较,利川、咸丰与美国相似,但该类型区域所产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美国烟区相比有较大差异。3类区域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气候条件对烟叶内在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八种竹子材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8种竹子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子的综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木素含量略低于针叶木,聚戊糖含量与阔叶材相当,抽出物含量较高,但不同地域种植的不同品种化学成分差异较大.8种竹子显微镜法测定的纤维平均长度为1.70~2.60mm、平均宽度为15.25~20.66μm,纤维细胞壁腔比为1.86~6.71,材性指标均符合造纸工业对纸浆材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云白毫、白牡丹(包括月光白一级和月光白二级)、云寿为云南白茶的代表性样品,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花色种类云南白茶的化学成分差异进行研究。共鉴定出120 个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有机酸类、香气糖苷类、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类、黄酮糖苷类、脂质类等。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分别表明不同花色种类云南白茶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共得到76 个化合物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茶氨酸等化合物随云南白茶原料嫩度的降低,含量下降;部分氨基酸和杨梅素苷在白牡丹中含量相对较高;芹菜素苷、山柰酚苷、槲皮素苷、脂质类化合物在云寿中含量相对较高。本研究可为云南白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的研究以及等级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中国南北(云南和黑龙江)两个主产地的洋葱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两个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及特征化学成分前列腺素A1(PGA1)。结果:洋葱UHPLC化学成分含量图谱共标定73个共有色谱峰,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能区别出两个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结合VIP值>1、P<0.05和S-plot分析共筛选出11种主要差异标志物。云南洋葱PGA1含量[(197.21±63.22)mg/kg]显著高于黑龙江洋葱[(121.37±43.12)mg/kg]。结论:云南和黑龙江两个产地洋葱化学成分含量及PGA1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SOFM网络的烤烟感官质量聚类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烤烟感官质量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化学成分作为烤烟品质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烤烟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性影响决定了烤烟的感官质量。本文从烤烟质量综合评价的需要出发,首先运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化学成分或指标作为考察因子,然后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烤烟感官质量进行聚类,最后借助于雷达图对烤烟感官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聚类模式分析。结果表明:319个烤烟样本可以被分为9类,分别对应9个化学成分组成模式和感官质量表现模式之间的关系,在烤烟配方设计中可以利用这种模式对应关系对烟叶进行分类和选择,从而提高配方设计的效率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