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构造因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和复杂的地质构造,致使岩性识别和层位判断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传统录井分层卡层技术的局限和钻井工程对栖霞组固井的严格要求,这些都对栖霞组固井层位的准确卡取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该区块普遍利用岩屑自然伽马能谱和元素录井技术选取岩屑自然伽马总量及元素Ca、Mg、Si、Sr、Ba、K、Th等参数,对茅口组岩性的微观特征和地层化学特征进行识别,利用标识出的特征层对茅口组进行跟踪对比,其中第Ⅲ特征层岩屑自然伽马为"箱状"中高值;造岩元素Ca呈"箱状"高值,元素Si虽明显高值,但具"拖尾"趋势,表征沉积物成熟度的K/Th比值大于0.15,呈明显的高值。该层底即茅口组底,以岩屑自然伽马和K/Th比值下降、元素Si"拖尾"为特征与下伏栖霞组分层,为栖霞组固井卡层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取得了双鱼石构造二叠系栖霞组固井卡层准确率10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伊拉克A区块的Asmari地层受放射性元素影响,所测自然伽马值无法反映真实的地层泥质含量,同时对储层黏土矿物类型的研究几乎没有。对此以地层中钾、铀、钍含量与黏土矿物类型关系密切、以及钍铀比值又和地层原始沉积环境息息相关为理论依据,结合斯伦贝谢公司解释图版及前人解释经验,对该区块α井分段进行了黏土矿物类型识别以及沉积环境分析。结果发现Ⅰ油组为还原条件下的海相低能环境,黏土矿物主要为云母和海绿石;Ⅱ油组砂岩层为还原到氧化的过渡型沉积环境,黏土矿物主要为云母,白云岩层则为还原条件下的海相低能环境,以云母和海绿石为主;Ⅲ油组为陆相氧化环境,主要黏土矿物为云母。同时用无铀伽马值对地层泥质含量进行了计算,可以看出无铀伽马能更精确地反映地层泥质含量,为进一步认识储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录井工程》2021,32(3)
为探索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霍玛吐背斜带安集海背斜圈闭下组合含油气性,突破以安集海背斜为代表的走滑背斜型目标,在此区域设立风险探井。因该区邻井资料较少,未钻揭深部地层,面对未知地质条件,岩性变化导致的可钻性变化、地层压力异常等都将给钻井施工带来未知风险。在常规录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对比分析U、Th、K数据,识别区域性特征,辅助指导现场卡层取心、岩性定名,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录井现场地质资料的可参考性,可为远程实时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四川盆地高放射性储层不易识别、测井评价困难等问题,结合地质背景、能谱测井特征以及岩心资料等,总结梳理了储层高放射性的成因。利用能谱测井数据中的铀、钍、钾曲线组合特征以及交会图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高放射性陆相致密砂岩气层、海相碳酸盐岩气层、页岩气储层及杂卤石固体矿产勘探中岩性及储层识别、泥质含量计算、烃源岩品质评价等相关研究和分析工作。该研究对盆地内及其他类似地质条件下工区的高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SY 1井位于大民屯凹陷中央洼陷带,该工区沙四时期受强烈断裂运动影响导致砂体横向变化大,直接影响了勘探成效。传统地质导向中的钻时、气测、岩性、随钻GR在该区块水平井随钻导向中应用效果差,成为制约SY区块发展的瓶颈。应用元素录井技术,通过选取特征微量元素(Ca、Fe、Mg、Ti、S、P、K、Mn)及Si/Al元素比值追踪井轨迹钻遇层位,形成元素层位划分及对比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储集层岩性,实现了井轨迹实时跟踪对比及调整,进而提高了优势储集层的钻遇率,表明元素录井技术在指导随钻导向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潜力。  相似文献   

8.
田太华  许晶 《石油仪器》2006,20(4):75-77
PRECNG是自然伽玛能谱资料预处理程序,是一种转换处理256道CSNG高能谱数据和总伽马的方法。文章阐述了处理模型的建立和实现,并介绍了该程序在实际测井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具有巨厚、特低渗、砾岩沉积、开发效果差的特点,需要对油藏进行分层开发.由于无发育的泥质岩作为标志层,而不易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运用能谱测井中Th、U、K含量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地层沉积环境的变迁的特征,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把八区下乌尔禾组地层划分为5个段、11个亚段,开拓了砾岩地层剖面准确划分对比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了油藏分层开发,钻新井600多口,当年产油达到108×104t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地层的岩性、合油性、生油能力.解决石油地质和油田开发中的一些相关问题,通过应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采用交会图技术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纵向上粘土矿物的变化,鉴别高铀储集层以及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识别。以哈萨克斯坦扎那若尔油田的测井资料为例,讨论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在确定粘土类型、储层识别、裂缝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一种新的测井方法。该文主要针对胜利油田的多个油区的套管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它在开发过程中对研究管外窜槽、注水层的吸水量、判断水淹层和划分水淹级别、划分储集层和判断储集层性质、划分油层中的泥岩夹层、确定泥质含量及粘土类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其它测井方法后,能对研究储层变化、寻找剩余油分布等提供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岩屑自然伽马随钻录井技术是应对PDC钻头岩屑细碎、甚至呈粉末状,岩性难以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岩屑自然伽马录井原理、仪器组成、功能与特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CNR-2型岩屑自然伽马录井仪的可行性;通过应用实例表明,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曲线与测井曲线对应性基本一致。这对今后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研究与逐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高压固井施工逐渐增多,而固井设备配套经验不多。以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固井为例,引入固井施工水马力计算,采用工作负荷超过60%或者压力超过80%工作时间不超过5 min为原则,进行固井施工设备配置,形成了在高压小水马力条件下水泥车泵注水泥浆与顶替完井液的设备配套;在高压大水马力条件下水泥车泵注水泥浆与压裂车顶替完井液的设备配套,并成功运用于多个平台井,为以后高压固井施工设备配套方面提供技术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塔里木油田塔中、塔北、库车三大区块目的层埋深大、构造复杂、地层压力系统差异大、非均质性强以及钻井工艺提升导致的岩屑细碎、地质界面识别不清楚,碳酸盐岩地层划分、界面卡取及膏盐岩层界面卡取难,钻遇高压盐水层及孔、缝、洞发育段出现易漏、溢、卡的钻井复杂加大经济成本,影响钻井周期等一系列问题,在现场录井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录井技术将地层资料数据化、曲线化并成图,可直观反映地层变化特征。通过区域井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并总结、寻找规律,进而对岩性进行有效识别、预判膏盐岩层底部界线、进行碳酸盐岩地层划分和层位卡取,在钻遇异常高压层及孔、缝、洞发育段实现提前预警、规避钻井复杂,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切实发挥了元素录井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分析塔里木盆地已知不同成因碳酸盐岩储层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铀相对值、钍铀比值及曲线形态,研究其可能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差别响应,以期对未知成因的碳酸盐岩储层做出合理判断。同生期岩溶铀相对值低且曲线平滑,钍铀比值为2~7,代表储层形成于氧化-还原的过渡环境;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的储层铀相对值基本大于0.5且曲线呈齿状,钍铀比值为0~2,铀的相对富集可能与埋藏溶蚀的流体性质有关,代表强还原环境;表生作用形成的储层铀相对值的峰值基本大于0.5且曲线呈指状,钍铀比值低,可能反映了储层的非均一性与表生岩溶的氧化环境;多成因叠加的碳酸盐岩储层铀相对值小于0.5且曲线呈指状,钍铀比值为0~2。  相似文献   

16.
威远区块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威202A平台为早期投产平台,其上半支3口井在志留系龙马溪组龙一1~1小层钻遇率低,开发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气藏采收率,最大程度动用储量,通过运用优势层位动用潜力和可采储量开发潜力分析等技术,开展了资源潜力立体开发评价和技术对策研究,部署了W形立体加密井网,提出了储层改造难点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了以龙一1~1小层为目的层,在平台上半支原有井之间加密部署实施3口水平井建议;(2)针对立体开发目标,加强地质导向跟踪,加密井水平段在龙一1~1小层钻遇率平均达90.2%以上;(3)运用控制压裂规模、差异化设计和压前邻井提前关井恢复压力及压中暂堵转向等手段,提升裂缝复杂程度,并避免邻井被压窜;(4)微地震监测和数值模拟等证实加密井有效动用龙一1~1小层地质储量,且3口井测试产量较原老井大幅度提升。结论认为,形成的立体开发技术和对策,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为页岩气藏立体开发和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录井工程》2021,32(3)
为解决塔中油区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及鹰山组地层界面的精准卡取及地质精细划分问题,采用元素录井技术,通过应用图板法、分类表法、CaO/MgO比值法,准确落实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性,并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划分。依据拟合GR以及岩性组合剖面、Sr/Ba、Sr/Th比值等手段,在随钻地层划分及对比、沉积相判别方面应用效果突出;依据SiO_2、Al_2O_3、CaO、SO_3等特征化学成分,可区分生屑灰岩、生屑砂屑灰岩、砂(砾)屑灰岩,并对礁滩体储层、岩溶储层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价。最终实现了对塔中油区奥陶系碳酸盐储层的现场准确识别与评价和对钻井工程安全的技术支持,提升了现场录井质量。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其中不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氦气藏,但对其氦气生成潜力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据此,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的岩石样品展开测试,生氦潜量呈现出泥岩>泥质灰岩>高铀白云岩>白云岩>灰岩的特征。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提出了一套氦气资源评价流程和方法。以古城地区15口钻井为例进行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古城地区奥陶系地层的生氦潜量为1.50×10-10 cm3/g,氦气生成量为13.91 km3。生氦潜量最高最广的区域位于古城14井区域,其次为古城12井区域。却尔却克组泥岩生氦潜量为1.45×10-10 cm3/g,生氦量占比为83.5%,是研究区生氦的主力层位,但是估算的天然气中氦气含量约为0.033%,低于工业开采标准。原因在于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大量生烃,大大稀释了氦气的浓度,因此在对油气烃源岩进行氦资源评价时应该保持谨慎。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含油气盆地中氦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氦...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井的递减规律与常规气井有一定的区别,分析页岩气井递减规律对准确评价页岩气井储量至关重要。经验递减法因为操作简单、有效而被广泛使用,但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及适用性,笼统的使用难免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分析了页岩气井的递减规律及SEPD法、Duong法及WK法这3种最为常用方法的特点,发现SEPD法是Arps指数递减的延伸,WK法是Duong法的延伸;并详细地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步骤,结合四川威远区块的大量页岩气井得到了这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①SEPD法不适用于页岩气井;②只有当气井进入边界流后,才可使用Duong法或WK法准确预测估算最终储量(EUR);③数据波动对传统Duong法、WK法影响非常大。最后改进了Duong法中参数q1的获取途径,消除了数据波动对Duong法的影响,避免了Duong法多解性的问题;与WK法的对比,改进Duong法要优于WK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