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种辨识Wiener-Hammerstein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线性Wiener-Hammerstein模型,提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非线性模型进行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参数空间上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该优化问题的解.为了进一步增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辨识性能,提出利用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靳其兵  张建  权玲  曹丽婷 《控制与决策》2011,26(9):1373-1376
研究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典型数学模型相互组合构成系统模型.首先将系统结构辨识问题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混合PSO-SQP同时实现系统的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为了进一步说明该混合算法的有效性,与标准PSO算法和惯性权值逐减PSO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混合算法是有效的,辨识精度高,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针对非线性系统中单输入单输出Hammerstein模型,由于传统辨识方法对Hammerstein模型中非线性部分具有不易辨识的缺陷,造成辨识精度低、辨识效果差等问题.为此,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收缩因子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辨识的方法,可将参数辨识问题转换为参数空间上的函数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并行搜索能力进行参数寻优.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并与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不仅提高了辨识精度而且获得了良好的辨识效果,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进化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进化策略, 增加粒子的多样性.在算法迭代寻优的过程中, 通过对群体中的粒子进行选择、变异等进化操作, 构造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 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连续域优化问题, 利用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并行、高效搜索, 以获得该优化问题的解.通过对多输入单输出的Wiener-Hammerstein模型进行辨识, 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非线性系统Wiener模型的系统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云模型的粒子群优化(ACMPSO)算法的辨识方法。ACMPSO算法利用云模型实现优秀粒子的遗传和进化操作,根据进化状况动态调整云模型的参数,自适应地控制云模型算法的寻优范围和精度,有较强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求精能力。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寻优精度高于其他主要PSO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Wiener模型的系统辨识,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辨识方法优于当前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Hammerstein模型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辨识非线性Hammerstein模型的新方法。将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参数空间上的函数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得该优化问题的解。为了进一步增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辨识性能,提出采用速度变异粒子群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搜索得到系统参数的最优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变系统辨识问题,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时变系统进行辨识的方法,实质是把辨识问题转换为参数空间上的函数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并行搜索能力进行参数寻优。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利用改进算法不仅提高了算法的辨识精度,改善了对时变参数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导航要求,提出一种在发射惯性系下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实现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两次优化辨识的方法.建立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补偿模型和完整的非线性捷联惯性系统导航模型,为数值优化计算提供准确的模型基础.基于SINS/GPS/CNS组合导航系统信息,建立陀螺仪误差优化模型和加速度计误差优化模型,采用两次优化策略分步估计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陀螺仪误差参数进行优化辨识和补偿;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加速度计误差参数进行优化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组合导航系统信息和非线性优化模型,两次优化辨识方法能够在线辨识出高精度的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优化参数值的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从而有效提高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的新方法。首先,假设原非线性动态系统可以用Hammerstein模型来表示。然后,将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传递函数转换为等价的线性形式,从而建立起中间模型。接下来,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辨识出中间模型参数。最后,通过中间模型参数与Hammerstein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出非线性静态环节和线性动态环节的参数,从而实现原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为了进一步增强建模的性能,提出了利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线性Wiener-Hammerstein模型,提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非线性模型进行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参数空间上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该优化问题的解.为了进一步增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辨识性能,提出利用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Synchronous generator (SG) mode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 planning, operation and post-disturbance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algorithm nam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Quantum Operation (PSO–QO) to solve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parameters estimation problem for SG. First, the hybrid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the bas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for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SG is provid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as compared with Linearly Decreasing Inertia Weight PSO (LDW-PSO), and the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QPSO) in term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speed. Second, PSO–QO is also improved to detect and determine parameters variation. In this case, a sentry particle is introduced to detect any changes in system parameters.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 viable alternative for online parameters detection and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SG.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多处理机调度问题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处理机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将量子计算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类调度问题,该方法不仅寻优速度快,而且提高了进化后期算法的收敛精度。通过对比测试,体现了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PSO的非线性系统T-S模糊模型辩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采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确定模糊模型的前件结构及参数,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辩识模糊模型的结论参数以获得系统参数的最优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局层次的自适应QPSO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了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理论(QPSO),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领域的参数控制方法。在QPSO中引入多样性控制模型,使PSO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进化粒子群,从而提出了自适应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AQPSO)。最后,用若干个标准函数进行测试,比较了AQPSO算法与标准PSO(SPSO)和传统QPSO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QPSO算法具有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其性能优于其它两个算法,尤其体现在解决高维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化工过程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1种反弹机制(Rebound Mechanism),提出了1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反弹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RAPSO能在搜索过程中充分利用粒子的飞行速度和方向等信息(下文称为动量信息),维持粒子的多样性以提升算法的搜索性能。通过比较,本文提出的RAPSO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性能。运用RAPSO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优化试验,其结果表明无论在单变量优化还是在多变量优化中,该装置的转化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再入式飞行器走廊的方法。从再入式飞行器再入过程的运动方程出发,将连续无限维的再入飞行器走廊上边界计算问题,转化成计算走廊上有限个点的多个最优控制问题,最后利用粒子群寻优解决每个最优控制问题,从而得到可行的走廊上边界曲线,这种方法得到的走廊上界曲线比传统的准平衡滑翔条件估计的上界要高,更能体现RLV的飞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MQPSO: 一种具有多群体与多阶段的QPSO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PSO(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即一种具有多群体与多阶段的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该算法中,粒子被分为多个群体,利用多个阶段进行全局搜索,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粒子群早熟,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对几个重要测试函数的测试结果证明,MQPSO算法的收敛性能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Standar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PSO)以及QPSO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混合粒子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研究土壤水运动的重要参数。Van Genuchten方程(简称VG方程)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方程。将VG方程参数计算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构建单纯形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与普通遗传算法、混合遗传算法、基本粒子群算法相比,不但提高了收敛成功率、降低了迭代次数,而且对参数的取值范围也放宽了;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计算参数的精度比非线性单纯形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要高,且不需给出参数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19.
当辨识神经网络的类型和结构确定后,初始权值等辨识参数直接影响到辨识效果,而依靠先验知识试凑而得的参数值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PSO)算法及引入动量项的改进BP网络的辨识方法,利用PSO对改进BP网络辨识的初始权值/偏置、学习率、动量系数进行寻优,并将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用在控制系统中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辨识模型。应用在热工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