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下称《创造》)题目很好,但要充分展开和深入探讨这一严肃而又具相当学术性的课题,势必涉及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理论。本文对《创造》就艺术“性质”;“建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其他艺术品一样”;“社会作用”;设计原则中“美观”提法;以及建筑“风格和流派”等问题所持带有一定代表性的西方传统建筑学观点,进行了基于客观实际的理论剖析,得出了与《创造》恰好相悖的认识论,并对《创造》所疏于阐发的“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以及“如何创造”这两个题中应有之议,概述了笔者原始理念及框架式构想。  相似文献   

2.
李行 《南方建筑》1998,(3):13-14
最近,一个纯粹的巧遇,见报上有同志提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读后颇觉兴味,并引发思索。因涉及建筑艺术的有关问题,亦拟在此约略一谈,以为参与研讨之。“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题目是好的。这里仅研讨其中个别的认识和理论。应当说,就认识和理论,在思考建筑艺术问题时,弄清其艺术的性质,确属首要。说“建筑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既有相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性质”。这表明我们是将建筑艺术归于一种门类,来同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对比而言的。何种艺术门类呢?需要指明。否则所谓相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质,概念…  相似文献   

3.
刘昌忠 《四川建筑》2004,24(Z1):50-52
文章结合建筑的功能、艺术,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建筑的发展,就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问题提出看法.认为古代建筑有地域文化特色,现代建筑缺少地域文化特色.努力创造中国优秀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中国优秀的"时代建筑"和"世界建筑".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和引伸布正伟同志早在《中国美术报》1985年第13期上“现代环境艺术将在观念更新中崛起”这篇宣言性文章中就指出过环境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全面性、艰难性和渐进性“环境艺术的创造要一块地方一块地方来设计,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去实现,否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新艺术运动为现代建筑拉开了序幕。今天,当我们迎来又一个“世纪末”的时候,欧美杂志已评述起“后”后现代——解构主义。面对着风云变幻的世界建筑潮流,许多人在思考:世界建筑怎么回事?中国建筑怎么办?这正是由《世界建筑》杂志社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联合举办的《世界建筑与中国建筑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会议于1991年12月上旬在四川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建筑院校和设计、研究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各个层次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的中国,景观的设计阐释了建筑的设计,没有其他地方像在中国这样把景观作为建筑真正的题材。谈论我国的现代景观,必然和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中国最早的艺术创作理论,《文心雕龙·神思》①对中国现代建筑与景观艺术借鉴、学习及创造的指导意义,或可概括为:“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然后秉心养术,可期“结虑司契,垂帷制胜”[1]。  相似文献   

7.
王晓  李百浩 《新建筑》2008,(2):125-127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虚静”美学特征包括“虚”、“静”、“动(静中寓动)”三个层面,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主要体现在“极简”、“虚”与“空灵”、“清淡”、“静”、“静中寓动”等方面。分析具有“虚静”特征的现代建筑,可以发现其中显著的中国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8.
成帅  赵琪琪  刘珊 《城市建筑》2022,(17):159-163
“六法”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中国绘画品评标准,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重要的评价标准与创作原则。通过对“六法”的解读,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相观照,可发现“六法”与传统建筑营造思想与审美取向颇为共通、若合符节。从这一角度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六法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追求、创造原则与营建方法逐一比较分析,探究传统建筑,延伸丰富“六法”的理论内涵,为理解传统建筑艺术追求与精神实质提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简讯     
文西 《世界建筑》2006,(1):14-17
中国建筑艺术论坛暨《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首发式在京举行 2005年11月16日,“中国建筑艺术论坛暨《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首发式”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和《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编委会主办。在中国建筑艺术论坛上,专家们就“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发展方向”, “当代建筑与城市记忆”,“规划设计的  相似文献   

10.
创造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建筑也要着眼于西部品目繁多的中小型建筑.本文指出了西部建筑的特色,既崇尚实用与功利,又表现了民族性和宗教性对其的强烈影响。提倡大家共同探索,通过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建筑作品来展现建筑的“西部特色”。最后提出了“西部特色”现代建筑应是传统与外来、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交融的结合体,并着重分析了“西部地方特色”之一——伊斯兰教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筑意"这一思想最早由建筑师林徽因提出,既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质,又融合西方经典现代建筑理论,其价值历久弥新.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同质化的困境,重拾"建筑意"理念,从建筑"形""意""境"三个层面分析了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路径,对创造东方美学的都市图像、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先觉 《新建筑》2004,(1):64-65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划分近现代建筑艺术年代分期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演进的过程,指出历史的经验对当今的建设仍具重要参考价值。要给近现代建筑艺术以公正的评价,应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3.
回忆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峰同志的追悼会开过了。 1959年在上海召开的“建筑艺术座谈会”和刘秀峰同志在会上做的总结性发言《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曾经作为刘秀峰同志的“罪状”之一横遭批判。刘秀峰同志革命的一生,现在已由组织上做出了正确的结论;而“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和《创造中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著名城市学者A.B.布宁在总结20世纪城市建设风格时有一句名言:“现代城市未解决的问题中最落后的可能是美学问题。为了使建筑及其整个城市具有人应得的生动形式,必须解决根本的艺术问题,包括创造完美的风格”(《城市建筑艺术史》第333页)。随着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崭露头角,布宁先生提出的“城市建设风格完美化”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15.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6,(10):93-94
“建筑”,是现代建筑学理论的概念,中国古代或传统时期是没有“建筑”这一词汇的,只有“营造”,如著名经典《营造法式》(见图1左)、《营造正式》《营造则例》等,其所说的“营造”,大致就是现代人们所认识的“建筑”的概念.这大约就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或传统建筑,是人类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西方建筑或现代建筑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科学体系,并逐渐为现代以来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提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的问题:是摆脱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还是需要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才能使中国现代建筑立于世界之林?如果需要,又如何表达?文章提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哲学意义上的批判性认识,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需要跳出具体的形象,跳出习用的词语,要作“抽象的思辨和精神的凝炼”,探索能和现代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识契合的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做到“不是”,“就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西部建筑创作中,有关建筑与城市风貌特色的几个理论问题:①要有较多数量富有特色的建筑与少量标志性建筑相结合,才有利于形成城市风貌特色。②建筑创作方法多元(样)化与建筑创作方向一元化结合,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为主。③虚实并举,“软”继承与“硬”继承结合,以“软’’继承为主。④双向交流,中西互补,洋为中用,以我为主。  相似文献   

18.
西夏文化历史悠久,西夏古建筑更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对现代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西夏风情园为例,通过对西夏古时期建筑的详细阐述,分析与探究了其对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启迪,从而创造出了具有西夏特色的优秀建筑。  相似文献   

19.
萧默 《华中建筑》1993,11(2):16-19
该文由对《建筑是美学的误区》一文的商榷引起,首先从逻辑学和哲学角度,论证了“建筑艺术不是艺术”、“建筑不是艺术”等说法就和“白马非马”的荒谬命题一样不能成立,坚持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继从层级性角度,论述了建筑艺术的概念及其属性,即低、中层级的建筑,其艺术性体现为创造一种主要与其物质性的目的性规律性的和谐的美,类似于而不属于实用艺术,高层级的建筑,其艺术性则应已进入了狭义的、纯粹的艺术领域,除须取得与物质性外更须主要取得与其精神性的目的性规律性高度和谐的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必将更多地“违反”物质性的某些“合理”规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中而新”、“新而中”的历史渊源。本文含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近年来人们对二者不同内涵的见解。论证了二者殊途同归和“中而新”将向“新而中”的发展,证明只有“新而中”──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或中国的现代建筑,才是我国建筑创作的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