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用硫化罐硫化的轮胎质量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轮胎胎肩和胎侧缺胶、欠硫、胶边等质量问题都与硫化罐及相关工装设备问题有关。对硫化罐及相关工装设备进行改造,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轮胎一次硫化合格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2.
徐伟  高水锋  吴群华  杨振环 《轮胎工业》2022,42(2):0110-0112
研究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高温硫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高温蒸汽加氮气的硫化工艺,通过调整硫化温度等工艺条件,从轮胎胎肩、胎侧和胎圈部位硫化温度分布和硫化状态进行分析,设计一种适合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高温硫化工艺,可在保证轮胎质量的同时提升轮胎硫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由罐式水胎硫化改为罐式胶囊硫化的28L-26R2水田农业轮胎的模具改造。模具主要进行了改进模具外水嘴座内压系统、在上模上水平面焊接6块筋板、优化钢圈与模具主体的配合、设置模具定位导向装置和U型固定耳等改造,并在硫化罐体内壁焊了行道。改用罐式胶囊硫化后,成品轮胎的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胎里内表面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4.
轮胎硫化胶囊要经受一些苛刻的作业条件,包括高温、大幅度屈挠、共硫化以及硫化剂从未硫化的胎坯中迁移。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对轮胎厂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介绍目前实际用于延长硫化胶囊使用寿命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体系。胶囊涂层涂覆是新胶囊安装到轮胎硫化机之前进行的。从硫化第1条轮胎开始,硅橡胶极好的抗表面粘附性防止了胶囊与轮胎共硫化,而且使轮胎硫化后易脱模。没有涂层的胶囊利用胎里隔离剂脱模。胎坯装模硫化前在胎里涂刷胎里隔离剂。每次硫化后,隔离剂膜从涂刷的轮胎胎里转移到新胶囊上。胶囊被隔离剂膜完全覆盖需…  相似文献   

5.
研究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硫化工艺,在原过热水硫化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内冷水硫化工艺,即在轮胎硫化过程中,胎肩部位最薄弱点达到一定的硫化温度后,由循环过热水切换为循环内冷水。该新型硫化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品轮胎表面及内部的过硫化程度,且轮胎内部在足够的循环内冷水压力下能够继续硫化,有效解决了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因肩部厚导致的硫化程度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精密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列举了国内外新概念轮胎硫化制造技术,介绍了轮胎直压硫化技术工艺原理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高刚性内模具,取代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上的硫化胶囊,胎坯内腔热媒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直接使内模具的鼓瓦生热。与现有工艺技术相比,轮胎直压硫化技术优势明显,单胎节能达40%,轮胎动平衡、均匀性提高30%。  相似文献   

7.
电动螺旋轮胎定型硫化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柏源 《中国橡胶》2004,20(12):16-21
轮胎硫化设备是轮胎生产必备的设备。早期轮胎硫化主要是用硫化罐,这种生产设备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到20世纪30年代推出了轮胎个体硫化机,其机械化程度得到了提高,锁模力、硫化条件得到了保证,这些特点弥补了硫化罐的缺陷,但这种设备未能解决硫化过程的装水胎、定型、装胎、硫化、卸胎和拔水胎等工序。40年代德国发明了曲柄式轮胎定型硫化机,主要特点是在个体硫化机的  相似文献   

8.
史睿  代堂全  夏科伟  王伟 《轮胎工业》2015,35(5):299-303
分析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趾圆角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硫化介质泄漏、胎坯圈口形状与成品轮胎胎圈轮廓差异较大、下钢棱圈胎圈部位排气不畅以及钢棱圈缺陷是造成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趾圆角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配置合适的硫化胶囊、优化胶囊夹具子口着合尺寸以及优化钢棱圈高度等措施,基本解决了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趾圆角问题,产品外观合格率由99.4%提高到99.8%.  相似文献   

9.
白清荣 《中国化工》2014,(12):18-21
行业现状→翻新率低 生产落后“轮胎翻新是轮胎循环利用的首选,采用现代翻新技术生产的翻新轮胎寿命可与新胎等同.好的翻新轮胎,因预硫化胎面单独压制,更加耐磨,寿命还可超过新胎的25%~45%.”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首席顾问程源认为,轮胎翻新对我国这样一个天然橡胶匮乏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在轮胎生产工业中遇到的最特殊和最难的也许是水处理系统。就是轮胎硫化及胎面喷淋系统。一、轮胎硫化系统由麦克耐尔阿克隆供稿(Courteoy of McNeil Akron Div of McNeil corp)  相似文献   

11.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在硫化机顶柱与上平板之间设置由柱塞、压盖和缸筒组成的柱塞油缸式液压枕,通过调整油压压力的大小,得到轮胎硫化工艺所需要的模具锁模预紧力,满足各种规格巨型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新胎生产时硫化内压的需要(专利号ZL200720078913.0)。  相似文献   

12.
姚钟尧 《中国橡胶》2004,20(24):20-23
一、PCI轮胎与非PCI轮胎。1.PCI轮胎。典型的乘用胎构成包括胎面、钢丝带束、增强胎体层的聚合物帘线、钢丝圈和胎侧。制造期间,轮胎在模具中硫化时承受高温以便硫化橡胶组分,同时实现所设计的尺寸、形状以及胎面花纹和胎侧装饰。轮胎在完成硫化周期和从模具中卸脱之后,硫化过程仍在继续。许多实验和研究表明,这种硫化后冷却过程能够显著地影响轮胎的总体性能,包括尺寸、尺寸稳定性、印痕和滚动阻力等。  相似文献   

13.
周强 《轮胎工业》1997,17(2):106-107
挤出法生产水胎及使用周强(吉化桦甸橡胶厂132400)目前我国大多数规格的轻载、农业和摩托车轮胎仍用水胎硫化,硫化罐硫化外胎仍占有很大比例,非胶囊个体硫化机多数也采用水胎硫化外胎。我厂产品外观质量缺陷25%~30%与水胎质量有关,而水胎使用次数直接影...  相似文献   

14.
《橡胶科技》2023,(11):569-569
一种应用于轮胎的全氮气硫化方法及系统申请公布号:CN 116728860A申请公布日:2023年9月12日申请人: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发明人:王克强、隋非非、吕国勤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轮胎的全氮气硫化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胎坯使用0.04~0.1 MPa低压氮气定型;对得到的定型胎坯同步进行内温硫化和外温硫化,内温硫化为内温氮气传热硫化,首先通入缓冲氮气,然后通入高压氮气,并在加热氮气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氮气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在达到最优硫化时间后停止;外温硫化为同步在热板和壳体区域通电加热,热量通过模具传递到胎坯。本发明可以降低上下模温差,提高轮胎硫化程度的均匀性;设备热工管路简单且投资成本低;相比蒸汽/氮气硫化工艺,单胎能耗成本可以降低40%;轮胎外观缺陷降低,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由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07244025A,公开日期2017-10-13)"一种轮胎硫化方法",涉及的轮胎硫化方法如下:将轮胎胎坯装入带有水胎的轮胎硫化模具中,经过排气、合模后锁紧,向轮胎硫化模具充入外压蒸汽,并向水胎中充入过热水;在轮胎胎坯经过硫化时间占正硫化时间的80%时,关闭外压蒸汽,但不能将蒸汽排空;在轮胎胎坯经过硫化时间占正硫化时间的90%时,关闭水胎中过热水的供应,切换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利用55寸硫化机硫化轮胎圈口直径6-15寸规格轮胎,新设计加工36寸小中心机构,解决了轮胎模具装配的问题。但出现了轮胎硫化时内压热水在下胎侧部位循环不畅的问题,造成轮胎下胎侧部位不熟。通过多种方案及试制结果,最终通过设计加工内压热水引导机构,将内压热水直接引导轮胎内部,解决了内压热水循环不畅的问题。经测温及生产验证,没有发生过硫化不熟的现象。实现了大规格硫化机硫化小规格轮胎的可能,从而减少设备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10):5-6
1轮胎翻新设备发展近况 随着我国道路、汽车、轮胎的发展,轮胎翻新业也开始大发展,提供翻胎设备的企业纷纷研制出新的翻胎装备:如巨型工程轮胎翻新活络模硫化机,翻胎设备中采用PLC控制系统。一些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也开始将翻胎设备研制纳入科研课题:如浇注聚氨脂胎面,有骨架的预硫化胎面,注压法翻新轮胎,研究内外包封套的制造方法,新的修补设备及工器具等,特别是采用条型预硫化胎面翻胎新装置更为突出。用条型预硫化胎面翻新轮胎的企业由2000年的10多家迅速增加到200家,这也为翻胎装备生产厂家提供了重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8.
华松  刘沛  田忠安 《轮胎工业》2012,32(5):293-295
将硫化机由蒸锅式改造为热板式,通过硫化试验确定热板式硫化机的硫化工艺,并对热板硫化工艺与蒸锅硫化工艺进行对比。与蒸锅硫化工艺相比,热板硫化工艺的胎肩位置硫化程度一致,但胎侧和胎圈位置硫化程度稍低,说明热板硫化工艺使整个轮胎硫化程度更均匀,同时,轮胎耐久性能和外观质量提高。由于硫化时间缩短,因此还可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3.5-25工程轮胎模具、定型工艺、硫化工艺改造,23.5-25工程轮胎由罐式水胎硫化为罐式胶囊硫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新型的巨型工程子午胎硫化工艺的研究开发。研究结果表明在巨型工程子午胎硫化过程中胎肩部位最薄弱点达到一定的硫化温度,由循环过热水切换为循环内冷水后,可以迅速降低轮胎表面的温度,而轮胎内部的温度在上升一段时间逐步降低。通过该新型硫化工艺大大降低了巨型工程子午胎表面及内部的过硫化程度,同时轮胎内部在足够的循环内冷水压力下继续硫化,有效解决了巨型工程子午胎由于肩部厚导致的过硫化程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