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在现代化发展下,契约理论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受诚实信用原则在实施中所包含的内在要求与保护当事人的根本利益需求之下,在合同中对利益的保护与信赖所产生的制度逐渐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其有相对应的专业名称"信赖利益保护"。通过多种法学方法的使用,对合同在订立过程中,信赖利益保护所起到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我国合同法的完善订立提供更好的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4)
相较于侵权责任及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而言,缔约过失责任发展历史较短,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侵权责任法的局限性。由于该理论与我国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不完全适应,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研究学界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在性质的认定及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本文立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认定,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剖析,最终结合典型案例和理论现状,进而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及履行利益进行论述。目前,学界明确的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是对受损害方的因缔约行为导致的信赖利益的损失,也包括交易机会的损失,但该不包括受损害方固有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5)
信赖利益保护作为西方国家行政法治的重要原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信赖利益保护在司法适用中的不足也十分显著,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所适用的实体规范以及制度规范。因此文章简要探讨行政法中对信赖利益保护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225-226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观念不断被改变,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说无论是谁都不能脱离社会独自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信赖原则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保护的利益。法律作为日常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十分重视信赖利益的保护,具体到合同法律之中该原则更是成为了缔结人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对合同法中信赖利益保护的价值是十分值得研究的,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一项突破性原则,对于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法起步整体较晚,对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法律规定还需进一步健全及完善,本文就信赖利益用"补偿"而不是赔偿、利益损失的具体量化及评估标准、对于到期许可证的延续及"补偿"、撤销时效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民法总则》的出台: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而将一些具有公法性质的条款写入民法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正常的交易秩序,而将具有限制性的公法条款予以删除。通过观察《民法通则》、《合同法》、《民法总则》中民事法律行为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民法朝着更有利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3)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新中国成立后,民事诉讼法中是没有上诉利益的说法,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引入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我国当前的诉讼立法中,对民事上诉利益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我国民事上诉利益在实践中是一直存在的,本文主要探究的就是民事上诉利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9)
本文以缔约中的信赖利益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信赖利益受损后的救济,对缔约中的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关于信赖利益赔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6)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民法总则》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进行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理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根据意思自治理论,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其意思表示为要素,若无意思表示,则无民事法律行为。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生活中一般不会只进行相应的民事事实行为,其所做出的相应意思表示理应得到民法的认可。由此笔者将于本文中浅论个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0):82-83
从富勒提出信赖利益距今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有关信赖利益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实务中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对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诉讼时效,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制定出新的规定,这将有助于我国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