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服装的风格谈女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洁 《国外丝绸》2008,23(2):20-22
服装的风格特点首先是由服装的造型所引起的,造型则离不开结构设计。本文从女装成衣的角度,论述了与不同风格特点相对应的结构设计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从立体裁剪的角度研究交叉造型的结构设计方法,将立体交叉造型分为结构线交叉、编织交叉、缝缩交叉、缠绕交叉、褶裥交叉和综合交叉六类。结合试验法研究了不同交叉造型的设计方法和结构设计,探讨了交叉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指出交叉造型设计可丰富服装造型款式,直观体现比较复杂的服装结构,促进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的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结构设计和造型塑造的关系及设计的主要方法,强调了艺术造型能力以及空间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分割线、褶的形式,分割线、褶与结构设计结合的形式。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技术手段的融合,服装的结构设计与造型款式关系,为提升服装作品的内涵和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研究表明:服装设计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和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新,要满足各种服装的造型设计就需将结构设计融入到造型设计中,利用结构技术的实施来完成不同的服装造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西洋服装史的研究 ,仅从服装样板结构的角度 ,探讨服装结构设计从平面结构造型到立体结构造型的变化过程 ,以及结构设计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服装结构造型变化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晨华 《丝绸技术》1999,7(3):42-44,35
本文通过对西洋服装史的研究,仅从服装样板结构的角度,探讨服装结构设计从平面结构造型到立体结构造型的变化过程,以及结构设计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织面料特性对服装造型及结构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东 《针织工业》2005,(10):15-19
针织面料因具有拉伸性、脱散性、透气性、吸湿性、回缩性、卷边性等特性,制作服装时给服装款式造型和结构设计带来一定影响.文中探讨了利用针织面料特性进行款式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方法,以及一些具体实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罗莎 《现代纺织技术》2000,8(2):26-27,30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女装有公证线分割的多种结构设计方法及其造型特点,分析结构设计中的各种可变因素对服装秸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领子造型丰富多变,在对领子造型进行结构设计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领子与人体颈部状态、领子与衣身服贴要求、领子造型。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基本领型即无领、立领、翻折领及驳领的结构设计原理,并对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第7期的《立裁作品之花言果语》一文中,作者从设计灵感角度解析了一组立裁作品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此次,作者又着重从服装结构设计角度展示服装造型与服装样板相互转换时的对应关系,即三维立体造与二维平面样板之间的对应关系,试图探寻服装样板与服装造型转换时的规律存在。  相似文献   

10.
将平面纸样转化为立体造型是服装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要想把服装结构设计与造型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就要求设计者拥有较强的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因此,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意识是如今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分析造型与服装结构设计的关系,并探讨服装结构设计和造型塑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当前毛衫行业的衣片工艺计算不注重毛衫的衫型和外观细节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毛衫版型落后的缺点。通过对毛衫衣片的袖窿、袖山和毛衫肩部的细节分析,对毛衫的大身袖窿收针工艺和形状,袖子袖山的收针工艺和形状进行研究,总结出解决方案和新工艺,解决了毛衫袖窿处隆起、外观较差的通病,使得新工艺既符合毛衫穿着美观、高档的要求,又不妨碍手臂运动性的要求。文章还通过衣片效果图直观地显示了衣片的实际形状和衣片大身袖窿与袖子袖山的缝合情况。  相似文献   

12.
俞翔  吴巧英 《丝绸》2022,(8):62-68
为探究消费者对汉服袖型的感性认知,帮助服装设计师更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款汉服袖型,采用语意差异法收集袖型样本在6对感性形容词汇上的感性评价,将其用三角模糊数的形式进行表征,并对模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为得到各汉服袖型较为精确的感性评价,文章对三角模糊数进行贴近度分析,并将贴近度的结果作为依据,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汉服袖型分为4类。研究表明:各汉服袖型因袖宽大小、袖缘线条形状、袖长、袖口形状的不同,感性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且最终感性评价结果符合客观认知。经验证可知,利用三角模糊数能够较准确地对汉服袖型进行感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影响西装袖的因素作为切入点,分析袖山弧线、袖吃势、袖偏量以及绱袖点对西装袖造型的影响,解剖了袖山高和袖肥的关系,及袖窿弧线与人体肩部曲面的对应参数变化,得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方法,满足了西装袖的造型和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藏族袍服的袖型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藏民袍服袖型的结构特点,并将其融合于现代服装袖型的结构设计理念中进行设计,为现代服装的袖型及肩部造型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方法.运用服装结构学、服装设计学知识,合理将藏族服饰结构特征融入到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为现代服装及民族文化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设计方向,弘扬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5.
赵蒙蒙  王丽霞 《纺织学报》2015,36(12):109-113
为分析圆装袖肩部造型结构对其静态造型和动态舒适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制作圆装袖样衣以及进行样衣动静态试穿实验,研究肩部造型要素对圆装袖结构设计的影响,并建立圆装袖样衣静态美观性、动态舒适性以及手臂活动角度预测方程。研究表明腋下造型对样衣静态美观性的影响最大;手臂侧举45o袖肥对样衣动态舒适性的影响最大;静态美观性好的样衣动态舒适性差;利用预测方程可以预测圆装袖的动静态穿着特性,为设计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服装袖型结构是依托人体上肢为原型而展开的物态空间体,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衣袖结构与上肢功能适应性问题。基于上肢形态、关节驱动等特点,将其划分为"臂根、肩部上凸面"、"臂根、胸侧下凹面"、"肘关节隐形前凹面"和"腕关节隐形前凹面"等4个结构部位点,并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对4个部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装袖型不仅是单一的上肢包装物,也是一个能容纳和包容多个复杂多变"曲面凹凸体"的椭圆桶状物。合理把握人身体与上肢结构功能关系,设计袖子结构中袖窿、袖山、袖肘、袖腕的"量",确保袖子内部结构能满足身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臂部形态的西服袖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谦  庹武  张冬 《纺织学报》2009,30(7):99-102
 正确的服装结构设计要基于 “人体–服装”体系,服装结构中最复杂的部位是“袖窿-袖”,这一结构部位直接影响上衣的肩袖造型和着装舒适性,牵涉到有动态要求的人体上肢和手臂。分析影响传统男西服“袖窿-袖”部位的主要结构因素,研究人体臂部形态和该结构部位实现相互结合的条件。传统的人体测量项目无法准确描述上肢空间位置关系,对人体臂部测量项目进行了补充,提出人体臂部测量的新部位和新方法,并对男人体臂部外形进行了概括分类。确定了由于人体臂部与男西服袖身结构形态不吻合而发生袖疵病的条件。应用新型结构参数,结合人体形态学,制定合理有效的结构配置方案,从而实现人体臂部形态与男西服成品袖之间的静态平衡,减少袖疵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丛洪莲  王迪 《纺织学报》2014,35(8):69-0
袖型设计是针织毛衫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针织毛衫袖型设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深入研究横编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服装的运动功能性要求,通过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针织毛衫的袖型模型。该模型不仅符合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满足了款式造型的审美性以及人体的功能性需求。基于人体结构原理与脂肪分布特点,提出各种袖型的工艺区域划分与工艺设计方法,并对各种袖型进行试样举例,证明针织毛衫的袖型建模可适用于针织毛衫的袖型设计,并可以作为各种变化袖型建模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针织毛衫袖型的工艺设计,为针织毛衫新袖型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插肩袖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怡  徐正良 《纺织学报》2011,32(1):96-99
插肩袖的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的配合是设计插肩袖的关键。为此,采用原型衣身1∶1作图并制作成衣实验的方法,得出在衣身原型情况下插肩袖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之间的经验回归式,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对经验回归公式进行检验与预测,并制作成衣进行实际检验。通过进一步的数学推导,得到在一般情况下插肩袖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的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插肩袖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之间的关系式能为提高作图精度和计算机制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统连身袖的创新与发展,高度合体连身袖近年来受诸多服装设计者的青睐。从造型方式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对一种典型的高度合体连身袖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探讨如何运用这一结构提高服装造型的表现力和合体性,使连身袖这一颇具东方风格的服装元素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