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我大学毕业经过一番辗转来到南宁。作为一个建筑系学生,四年大学后我最渴望的,大概还是希望能很快地有一个施展的舞台,可以独立地做建筑,希望自己做的设计能被业主采纳,然后建造起来。因为建筑与城市之间密切的关系以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大学毕业经过一番辗转来到南宁。作为一个建筑系学生,四年大学后我最渴望的,大概还是希望能很快地有一个施展的舞台,可以独立地做建筑,希望自己做的设计能被业主采纳,然后建造起来。  相似文献   

3.
对话王维仁     
彭礼孝:您正式地进入建筑方面的专业学习是什么时候的事?王维仁:我先学了地质本科和土木系的环境规划,正式进入建筑设计的学习是26岁以后到伯克利的事。我年轻时在台湾受当时乡土文化运动的影响,觉得做任何研究,都要对这个地方的文化有更多的认识。比如说做地质研究,就要把台湾的地理搞清楚一点,将来才能由此发展去做别的东西;做建筑,应该要先了解台湾的民居、地景生态和城市。我现在还做一些中国建筑的教学研究,就是那段时间上汉宝德老师的建筑史课程时得到的启发。也由于在台大参与研究课程里的规划案,对建筑身处的城乡环境,复杂而动态的城市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走向文化理性———对新世纪建筑的期盼蒋高宸(云南工业大学教授一个历史的偶然,我考入一所大学的建筑系读了5年书,毕业后加入了建筑师行列,从事设计工作。又一个历史的偶然,我转入现在所在的这所大学,担任建筑专业的教师,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而工作。糊糊涂涂地过...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以前,有一位老建筑师给我讲了一段20世纪30年代他经历过的故事。那时,他从江南一所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工作了一两年,积攒了一些钱。于是,决心把这笔钱用在建筑旅游上,到北平看看中国传统的古代建筑,觉得光听老师讲建  相似文献   

6.
费麟 《建筑创作》2006,88(10):164-166
1953年我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面临了考大学选志愿的时刻。我想学建筑.是留在上海还是去北京一时难以定夺。这时.听说梁思成先生正在清华主持建筑系,我很快就下了决心,还是去北京拜梁先生为老师吧。妈妈有点舍不得我离开身边.但还是鼓励我考清华建筑系。就这样我走进了清华校门。  相似文献   

7.
并列而行     
<正>并列而行,是我在南京工学院学习的一种重要获得,也是我于东南大学从教后的一种工作状态。并列而行,是我1979年秋走进南京工学院便开始的建筑学双重教育。除了在校园教室、中大院工作室、素描画室、图书馆和资料室学习各门知识、技能、素养、思想和文化外,值得一提的是课堂外的教学,包括:一年级的传达室测绘;二年级的苏州和上海之古典和现代建筑认识实习、水彩画实习;三年级的工程技术工地实习、古建筑和园林测绘;四年级毕业设计的地方建筑考察等。除此之外,做住宅设计,会参观当时住区开发较早的常州红梅和清凉新村,还会参观建筑系老师有情调的家庭,通常一拨一拨学生进去,将老师家的地板变成泥土地:做工业设计,会参观南  相似文献   

8.
朱小地 《建筑创作》2016,(4):100-103
正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建筑。我接到吕院长的邀请之后,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文化建筑这个概念?或者说所谓的文化建筑有多少文化性能够体现?中国这一代建筑师非常幸运,因为赶上国家的迅速发展而有很多机会。所以文化建筑,或者这一类的建筑,在各个城市建了很多。无论是对老一辈的建筑师,还是我这样的中年建筑师,以及到现在可能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青年建筑师来讲,大家都很希望有机会做这样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天大教育     
<正>戴月:天津大学的建筑教育对我之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影响的,刚刚经历过"文革",突然走入正轨了,老师们也是满腔热情地教我们这批"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那时候教师的第一甚至唯一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一心一意,也没什么课外书,好多教材都是油印的。老师教我们收集资料是到图书馆去找原版书再把图用硫酸纸描下来自集成册作为参考。音乐和文学的欣赏  相似文献   

10.
童鹤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教育家,是我的老师的老师j因此,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十分敬仰他。毕业后我在华侨大学从事建筑教育工作,没想到因此而有幸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一段时间。童先生走出天津大学校门,到过许多大学去创办建筑学专业、建筑系,华侨大学建筑系就是其中创办得最成功的一个。八十年代初,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建筑学教研室已经拥有十几位教师,具备了创办建筑学专业的最基本条件,参照浙江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创办专业的前例。但是,童先生高瞻远瞩,其胆识和魄力体现在:首先,在1983年创办建筑学专业的同时就创办了建筑…  相似文献   

11.
回廊心境     
《现代装饰》2008,(3):94-97
回廊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里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代表的意义不论从表象的空间形体还是抽象的情感上都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份。从空间的观点而言,回廊狭长的景深和三维透视及端景的对位关系包括其处理手法所呈现出来的空间层次感,我认为是中式建筑里最美的一部分。另外,回廊也是一个把整体建筑串联起来的转折点或连接线,  相似文献   

12.
程向阳     
正我1990年进入重建工建筑系,读书期间经历了建筑学学制从四年改到五年,学校改名重庆建筑大学。进校之时建筑系老师人才济济,老中青结合,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毕业的老师(如汤桦等),很多成为我们年轻学子的偶像。尽管1992年前后这些老师陆续到南方去了,但给我们学生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记忆,如手绘、构成、图纸表现等基本功训练。所以那时读建筑一定要画一手好图,再加上建筑哲学和美学上的思考,回想起来还是蛮酷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的开始     
正设计如何开始我是2000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开始学习建筑,从2016年春季开始参与实验班的教学。最初王方戟老师邀我来教书的时候我心中十分忐忑,因为觉得自己资历尚浅、还没到可以去教学生的年纪——一起上课的老师们都是业界颇有影响力的前辈,尤其王老师,他是我本科时期的老师,所以我在来实验班上课之前是特别紧张的。我曾仔细想过两个问题:我能教给学生什么?给他们带来什么?我想首先需要回答的是设计如何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李保峰:您多年来一直聚焦地域建筑研究,您还在香港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可否请您谈谈地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您如何从国际化视野评价中国当下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关于您提到的绿色建筑和地域建筑的问题,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地建筑设计",其实建筑设计本应该是在地设计的,只因后来的设计分工等原因,以及不"在地"或不尊重场地等设计造成的异  相似文献   

15.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今年是它50华诞。半个世纪以来,它作为中国建筑界主流学术刊物,其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说来也巧,我正是1954年走进建筑专业。《建筑学报》是我50年建筑生涯的良师益友。上个世纪50年代我还是茅塞未开的建筑学生。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图书馆里建筑杂志琳琅满目,其中唯一的中国建筑学术期刊就是《建筑学报》,它向我们展示了国内的建筑世界。记得有一次我从学报上看到关于杭州西湖饭店设计竞赛的介绍。当时我国还很少有这种竞赛活动,耳目为之一新。对吴良镛先生方案溶入环境的文化品位和戴复东先生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当我来到苏州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建筑系担任主任时,我被告知西浦的南校区在建设一座新的"设计楼",供建筑系和工业设计系共同使用。我意识到这座新的建筑将成为批判性反思空间与建筑教育关系的好机会。虽然在那个时刻,我无法想象到决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这座新的设计楼于2016年8月启用,总建  相似文献   

17.
陈自明     
<正>我是1992年9月-1997年7月在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读建筑学专业,即现在的哈工大建筑学院建筑系。当时建筑系叫五系,学校面积不大,就是一圈楼围合了庭院,就是学校的全部了。苏联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厚厚的外墙,宽宽的大走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回想当年的学校教育,务实、认真的风格,到现在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老师讲课的风采和熬夜完成作业的场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萦绕在耳畔。  相似文献   

18.
叶仲玑先生作为建筑教育家,曾执教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并先后担任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作为我国第二代建筑师,40年代后出版《建筑标准制式图集》等著述。在抗战胜利后设计了重庆大学图书馆,解放初设计了重庆和平电影院等反应那个时代文化的建筑作品,并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方案全国设计竞赛中获甲等奖,留下虽量少但有时代印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物”的研究上王鲁民(郑州工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学术圈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学术趣味上,人们还是把注意力更多的投放到对建筑“物”的研究上。西方人将“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20.
郑时龄自述     
正因为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众多建筑大师和美术大师,他们的教育背景、教育思想、建筑理念和创作风格组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多元化学派。同济大学所处的上海受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文化和近代建筑的中心,同济大学建筑系也是同际建筑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缩影。我得益于同济建筑系博采众长的多元文化,得益于老师们重理论和建筑实践的影响,也得益于同济大学所在的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当代建筑发展面临构最大挑战/建筑前沿理论与思潮中国当代建筑正在经历转型,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对建筑的发展,对建筑的结构、形式、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