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提出一种带喷射器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部分低压发生器出口的制冷剂蒸气被高压发生器出口的制冷剂蒸气直接引射到冷凝压力。相比传统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由于部分制冷剂无需被高压溶液循环吸收和发生,因此新循环拥有更高的性能系数。以水-溴化锂作为工质的模拟结果显示,在部分工况下,新循环相对传统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的COP可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个新的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新的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在新循环中,部分冷凝器出口的饱和液态制冷剂被冷剂泵加压到制冷剂在发生温度下对应的饱和压力,这股高压制冷剂液体在一个沸腾器里被加热成饱和高压蒸气后将预热器出口的过热制冷剂蒸气引射到冷凝压力.由于在新循环中发生压力可以比冷凝压力低,因此该系统可以利用较低品位的热量制取低温下的冷量.研究结果表明:新循环可以利用比传统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温度更低的热源,制取同一温度下的冷量.此外,在蒸发温度或发生温度较低时,新循环的COP比单效循环高得多;当发生温度或蒸发温度较高时,新循环和传统单效循环的COP相同.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吸收式循环,可以较好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解决传统吸收式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时存在的弊端。这种新型混合式吸收式制冷循环在两级吸收式循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附加高压发生器,发现影响系统COP值的因素主要是LiBr溶液浓度与低压发生器中的压力。在溶液浓度与压力的允许范围内时,新型循环的高压发生器再生出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提高高压吸收器吸收剂浓度从而减小其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各种性能特性,得出影响系统热力系数(COP)可达0.55,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5℃。  相似文献   

4.
低焓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诗愚  顾兆林 《新能源》1996,18(10):6-11
本文对简单吸收式制冷循环及三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新的分析,并对三压吸收式制冷循环做了改进,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循环的热力系数,又不过分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本文学分析了可以用于该循环的工质对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的,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采用R124-DMAC工质的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其综合性能系数(COPint)为14.85.通过热力循环分析发现发生器负荷率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合制冷循环工作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结果表明:新循环比传统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吸收器负荷,而且在相同的蒸发温度时,发生终了温度越低,新循环相对传统循环COP的提高幅度以及吸收器负荷的减少幅度越大;相同发生终了温度时,蒸发温度越低,新循环相对传统循环的COP提高幅度以及吸收器负荷的减少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以内燃机尾气余热为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根据热力学定律,建立了循环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尾气换热夹点确定方法。以Matlab和Refprop软件为工具,研究了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各换热器负荷、做功量、热效率分别随蒸发压力、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确定了最优工质。研究了蒸汽压缩制冷循环(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VCR)各换热器负荷、制冷系数分别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由于压缩比的限制,确定了多种制冷工质在不同冷凝温度下的最低蒸发温度,结合相关标准中所规定的各型冷藏车蒸发温度的范围,确定了各型冷藏车的可选制冷剂。研究了与可选工质对应的制冷系数随蒸发温度的变化关系,从而确定最优工质。计算了各型冷藏车在采用最优制冷剂时,在最严苛工况下的制冷量、制冷系数及综合系数。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制冷空调和热泵性能,分别选取CO2,R134a,R1234yf和R11制冷剂,以单级循环和双级循环为研究途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排气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因素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冷空调和热泵优化设计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氨水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喷射增压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分析和热力计算,分别与一般的氨水吸收式循环相比,前在相同的热源温度下,获取的最低蒸发温度能够降低10℃左右,单级喷射-吸收系统的COP一直保持在O.3左右,双级喷射-吸收系统的COP在O.2左右。虽然在较高的蒸发温度段该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略有降低,但是它能够利用现实中许多低品位的热源获取更低的蒸发温度。  相似文献   

10.
李薇  程有凯  孙荣亮 《节能》2010,29(7):59-61
在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有较高的热力系数。该循环系统的中间压力、中间浓度对系统的热力系数和热源可利用温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双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高压发生器由动力余热驱动,产生的冷剂蒸汽部分用来驱动低压发生器I产生制冷剂蒸汽,另外一部分用来将低压发生器I和低压发生器II产生的冷剂蒸汽引射至冷凝压力。由太阳能热驱动的低压发生器II的工作压力低于冷凝压力,使系统能利用传统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无法利用的低温太阳能热。以水-溴化锂作为工质对,模拟结果表明:当动力余热与太阳能负荷之比在3.5以上时,新循环的COP均在0.9以上,较传统单效系统效率约高2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丰富的中低温余热进行制冷,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ORC(有机朗肯循环)和VCR(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统,并对新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火用损失分析。此外,对比分析了Cyclohexane、D4、n-octane及R141b四种工质的热力学性能与ORC蒸发温度、制冷剂蒸发温度及透平效率等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yclohexane为ORC工质时,系统总制冷COP(性能系数)最高为1.262;ORC蒸发温度对制冷工质与有机工质的质量流量比有显著的影响;制冷剂蒸发温度对系统的制冷COP有显著的影响;制冷剂冷凝温度对系统制冷COP的影响比ORC冷凝温度大;ORC蒸发器、VCR冷凝器以及ORC冷凝器的火用损失占系统总火用损失的57.28%。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船用柴油机余热回收效率,利用MATLAB对朗肯循环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建模及热力学分析,确定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阶段中废气温度、高压发生器温度、低压发生器温度对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肯循环最佳工质为水;升高初温、初压和降低背压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随着废气温度增加,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高压发生器温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低压发生器温度降低,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应根据不同环境及场合要求,调整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4.
高效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高效混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并介绍了该循环进行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混合吸收式循环低压发生器的发生压力在冷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1198.8Pa~1998.0Pa变化,其热源可利用温差比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增大16.5℃~34.5℃,可用温差较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安光  孙文哲  马艳  宋倩 《节能技术》2012,30(3):207-211
在常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无分凝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应用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对循环中不同部件分别建立热力学模型,通过运用C++软件编程,对两种循环的循环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发生温度为150℃,冷却水进口温度32℃工况下,随蒸发温度的升高无分凝器循环的性能系数越来越接近常规循环,在空调工况下最为接近;反之,越来越偏离常规循环。  相似文献   

16.
王剑锋  陈光明 《新能源》1996,18(7):11-15
本文研究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溶液再吸收与稀溶液增压的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以NH3-LiNO3做工质对进行了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相地于传统吸收式制冷循环,该循环具有明显的优点;(1)高压稀溶液引射低压制冷剂蒸气,使吸收过程处于较高的压力状态,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和循环的制冷效率;(2)在经济合理利用电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泵功输入,可以大幅度提高制冷量,为低品位不稳定热源--太阳能的  相似文献   

17.
用于深度冷冻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热能获得深度冷冻的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对新循环与传统吸收制冷循环最低制冷温度的比较,证明新循环能取得比传统吸收式制冷低得多的蒸发温度。对新循环的不同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新循环的冷凝蒸发器中两股流体热容量是否匹配是决定COP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热能源的梯级利用问题,以170℃地热水为热源提出一种联合闪蒸-Kalina发电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新型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并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系统进行热力学与热经济学计算,详细分析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和分流比等关键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氨水浓度和Kalina循环中汽轮机的进口压力均...  相似文献   

19.
采用Aspen Plus中的序贯模块法撕裂物流,模拟二级自动复叠系统。理论分析采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编写遗传算法,通过ActiveX技术将VBA与Aspen Plus进行对接,通过改进的自适应度遗传算法对循环进行寻优,将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作为目标函数,并引入惩罚函数得到适应度函数;优化了不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压比下循环在热力学完善度最高时的制冷工质配比,为实际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设计和制冷剂充注提供理论数据。仿真生成了蒸发冷凝器温度与换热量曲线,发现最优时第一级蒸发冷凝器传热窄点在热流体出口处,而第二级蒸发冷凝器传热窄点在换热器中部和热流体出口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保制冷剂R290在蒸发压缩机式制冷循环中的有效过热进行了理论循环计算,得出理论循环中,在蒸发温度为5、10、15℃,冷凝温度为45、50℃下,单位容积制冷量会随过热度增加而提升,制冷效率随过热度增加有升有降。针对搭载R290的单冷型1P定频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制冷系统设计出简易回热装置,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得出制冷量能提升1. 97%,制冷效率能提升1. 36%,存在最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