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对微污染黄河水库水进行了强化混凝除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原水水质,PAFC的最佳投加量为15 mg/L,此时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4.67 %和80.15 %;PAFC的最佳pH范围是5.0~9.0,试验过程中无需对原水进行调节pH值;投加高分子助凝剂(JY)对原水的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助凝剂与混凝剂的复配可改善PAFC的混凝去除效果,助凝剂JY的投加量为0.3 mg/L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提高12.9 %.  相似文献   

2.
聚合氯化铝铁强化混凝去除藻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对微污染黄河水库水进行了强化混凝除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原水水质,PAFC的最佳投加量为15mg/L,此时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4.67%和80.15%;PAFC的最佳pH范围是5.0~9.0,试验过程中无需对原水进行调节pH值;投加高分子助凝剂(JY)对原水的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助凝剂与混凝剂的复配可改善PAFC的混凝去除效果,助凝剂JY的投加量为0.3mg/L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提高12.9%.  相似文献   

3.
改性活化硅酸处理低温低浊度地表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改性活化硅酸为助凝剂,通过烧杯混凝试验(处理苇水河微污染原水),研究混凝效果和确定改性活化硅酸的最佳工作参数,包括PAC的投加量,改性活化硅酸的粘度、静置时间、投加量、投加时间点及保存时间,除浊率提高到95%以上,并对处理工艺进行经济性评价。为地表微污染水资源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烧杯试验考察了常规混凝、预加石灰乳混凝以及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对模拟突发性汞污染原水中汞的去除效果。通过硫化钠投加量、pH、2种混凝剂和3种助凝剂及其投加量对除汞效果的影响试验,优化了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法除汞。结果表明,常规混凝汞去除率为23.5%~31.8%;预加石灰乳混凝的汞去除率为32.8%~79.8%;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的除汞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大于90%。硫化钠的最佳投量比为1∶2(Hg2 ∶Na2S.9H2O),在过量200%以下出水硫离子均不超标。pH在8以上可确保硫化钠充分发挥作用。PAC最佳投加量为20mg/L,PAM最佳投加量为0.1mg/L。为期30天规模为4m3/h的中试验证了优化后的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应急处理方法对不同汞污染程度的原水的除汞效果与小试基本一致。用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应急除汞,在汞超标100倍以下,过滤出水可达标,在汞超标60倍以下,沉淀出水可达标。处理费用为0.02588元/m3。  相似文献   

5.
稠油废水温度高、碱性大、溶解性硅含量相对较高。针对硅的不同存在形态,探讨了稠油废水混凝除硅的机理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可去除稠油废水中活性硅和非活性硅,MgCl2的投加和pH的升高可有效改善PAC对活性硅和非活性硅的去除效果。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可优化确定PAC、MgCl2、助凝剂的投加量及pH分别为330mg/L、150mg/L、2mg/L和11~12。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残余铝浓度,以南水北调水为原水,研究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比例、pH值调节方式及pH值、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滤后水中残余铝的影响。从除浊效果、UV254去除效果及滤后水残余铝浓度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助凝剂为活化硅酸、混凝剂与助凝剂投加比例为5∶1、原水pH值为7.5、沉淀时间为30min时,浊度和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控制残余铝浓度远低于国标规定的浓度限值(0.2 mg/L)。  相似文献   

7.
袁永钦  申石泉 《给水排水》2003,29(12):11-13
烧碱是一种碱类助凝剂 ,投加烧碱与投加石灰相比可更易调控混凝阶段原水的pH ,提高混凝效果 ,并可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介绍了某 77万m3/d水厂的烧碱投加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设备选型 ,及其与石灰投加的成本对比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改性沸石粉和聚氯化铝铁联用对藻类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沸石粉+聚氯化铝铁"联用的强化混凝方法,对水中藻类和浊度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改性沸石粉和聚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药剂投加方式、混凝沉淀时间、pH等因素对除藻去浊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强化混凝与预氯化除藻的效果及对三氯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粉+聚氯化铝铁"联用强化混凝方法的除藻去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独投加PAFC;将改性沸石粉先于PAFC投加,在适宜的试验条件下,浊度和藻总量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78%和90.07%;采用强化混凝方法替代预氯化方法除藻,不仅可以提高藻类的去除率,而且不产生预氯化副产物三氯甲烷等"三致"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深圳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及各自来水厂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利用各种水质评价指标,首次系统地进行了包括强化混凝、强化过滤、化学预氧化和优化消毒为主要内容的强化常规工艺现场试验研究。强化混凝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无机混凝剂投加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升至20%~40%,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聚合氯化铝是最理想的适合于强化混凝的无机混凝剂。将原水的pH调至酸性(pH约65),有助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有机物的去除率可比常规混凝提高10%以上。有机高分子助凝剂必须严格计量,如果目的是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则投加量一般应控制在01mg/L…  相似文献   

10.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选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作为助凝剂,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强化混凝技术中多种混凝剂单用及其和助凝剂联用对南淝河污染水的除浊和去污效果,并用于南淝河现场构建的混凝沉淀系统。结果表明,4种混凝剂单用时,PAFC对浊度、TP去除效果最优,对CODMn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不影响原水的p H值,而PFC和PFS单用时可明显降低原水p H值,4种混凝剂单用时对TN均没有明显去除效果;PAFC与CPAM联用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最佳,明显优于PAFC与APAM和NPAM联用和PAFC单用的效果;混凝剂与CPAM联用提高了其除浊和去除TP的能力,但不能明显改善其去除CODMn的效果,对原水p H和TN的影响与单用时相同。选取"PAFC+CPAM"作为南淝河示范工程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现场混凝沉淀出水水质稳定,浊度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0%,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52%,而对TN的去除效果有限,去除率约为22.4%。  相似文献   

11.
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民用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对供水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针对目前大部分水厂仍采用混凝沉淀常规水处理工艺,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LAS的去除效果。以Al2(SO4)3,PAC,FeCl3,PFS为混凝剂,非离子PAM为助凝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LA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且有机物和LAS的去除有一定相关关系。但浊度与LAS的去除相关性较差。试验条件下对于LAS去除最佳混凝方案是投加量为40 mg/L的FeCl3。相同水质条件下铁盐混凝剂在除浊、除有机物和除LAS方面优于铝盐混凝剂。pH和水温对LAS的去除有一定影响,较低的pH和较高的水温均有利于LAS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以小试模拟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并结合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加矾量,活化硅酸的投加点、投加量对活化硅酸助凝剂生产性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矾量达到10mg/L左右时,投加的活化硅酸助凝剂才能发挥效果,而当达到最佳需矾量15mg/L时,才会取得最佳混凝效果;研究发现矾后投加活化硅酸时效果最明显,其适宜投加量为0.9~1.2mg/L,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生产性应用中还要考虑投加活化硅酸助凝剂时与水混合的强度、均匀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处理高氨氮和高有机物原水的混凝剂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受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淀浦河原水为对象,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进行了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使用效果的对比性研究。比较了两者均浊度、色度、UV254、耗氧量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的去浊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5mg/L和30mg/L.在此投加量下,剩余浊度分别降到1.5NTU和1.0NTU以下,UV254去除率均为13.3%,耗氧量去除率分别为33%和35%;当硫酸铝投加量为60mg/L,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40mg/L时,色度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36%和45%。采用最佳投加量时,每吨水使用混凝剂单位成本分别为0.0342元(硫酸铝),0.0456元(聚合氯化铝)。通过技术和经济成本核算结果,认为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更适用于淀浦河原水达到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玲 《山东水利》2012,(9):53-54
常规水处理工艺处理高藻高有机污染原水难度大,淄博引黄供水厂通过复合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技术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进行试验分析和生产验证,研究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引黄高藻水库原水的除藻、除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为水厂实施原水污染应急方案和技术措施,完善常规水处理工艺探索新的途径。为提高水质,自2006年来一直持续投加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供水出浊控制在0.2NTU以下。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混凝工艺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下,考察了单独高锰酸钾(KMnO4)和次氯酸钠(NaClO)预氧化、单独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以及KMnO4和PAC联用对混凝处理东太湖原水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聚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mg/L和30mg/L,聚氯化铝的混凝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铝;投加KMnO4对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利于原水氨氮的去除;投加PAC有显著的强化混凝作用,各指标去除率均有所提高;KMnO4和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水中UV254的去除率;预氧化大大提高了混凝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投加1mg/L NaClO对氨氮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株洲市自来水公司湘江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 ,进行强化混凝试验研究。试验表明 ,采用高锰酸钾 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 ,对老水厂改造 ,提高除污去浊效率 ,确实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高锰酸钾作为强氧化剂 ,降解有机物效果较理想 ,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有利于去色除味。两者组合同时用于常规净水工艺流程 ,使之协同作用 ,效果更为显著。当原水CODMn为 4 0 3mg/L ,浊度为 30NTU ,UV2 54为0 33,NH3 -N为 0 4 6mg/L时 ,投加聚合氯化铝 2 0mg/L ,沉淀水相应水质参数分别为 :2 72mg/L ,1 86NTU ,0 0 88,0 2 8mg/L ,去除率分别为 32 5 % ,93 8% ,73 3% ,39 1% ;采用高锰酸钾 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 ,高锰酸钾投加量0 2mg/L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 2 0mg/L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10mg/L ,沉淀水相应水质参数分别为 :1 87mg/L ,1 4 3NTU ,0 0 3,0 2 0mg/L ,而滤后水相应水质参数为 :0 93mg/L ,0 81NTU ,0 0 3,0 19mg/L ,去除率为 76 5 % ,97 3% ,90 9% ,5 8 7%。强化混凝正交试验表明 :助凝剂、混凝剂投加顺序即投加点以及高锰酸钾投加量 ,对UV2 54,NH3 -N及浊度去除均有显著影响。高锰酸钾与聚合氯化铝同时投加 ,30s后再投加粉末活性炭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混凝烧杯试验就二次凝聚法的凝聚剂投加量比例、快速混合强度和pH范围等因素对原水TOC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常规凝聚的加药量等分2次投加能取得最好的原水TOC去除效果,高混合强度有利于去除原水TOC,二次凝聚的最佳pH范围与原水pH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淀浦河原水进行了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复合盐,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1.0mg/L,此时出水中锰的平均浓度由0.34mg/L降至0.09mg/L,当投加量大于1.5mg/L时,出水锰含量开始反弹;高锰酸钾复合盐的最佳投加量为1.5mg/L,并且在0-3mg/L的投加量范围内,出水锰含量没有发生反弹。高锰酸钾复合盐的助凝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当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的投加量分别为1.0mg/L和1.5mg/L时,助凝效果最好(剩余浊度去除率分别提高31.6%和41.8%).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对UV254和耗氧量没有明显去除效果,两者均会增加出水色度。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与助凝剂使用成本,认为试验期间的淀浦河原水更适合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改性凹土联合聚氯化铝强化混凝耦合去除浊度和腐殖酸的效果。试验原水条件为腐殖酸浓度10mg/L,浊度为(30±1)NTU。采用静态混凝搅拌试验,考察了聚氯化铝和改性凹土的混凝沉淀时间、复配投加量、pH、投加顺序、搅拌速率等工艺参数对腐殖酸和浊度耦合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化混凝中,当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mg/L,改性凹土投加量为30mg/L,沉淀时间30min,pH=7时,腐殖酸和浊度的同步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6.8%,对比单投加聚氯化铝混凝工艺,聚氯化铝投加量可降低25%,并减少沉降时间。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黄河下游引黄水库夏秋季节高藻水。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高藻水时,聚氯化铝最佳投加量为4mg/L,PPC最佳投加量为0.6mg/L。进行了混凝—沉淀—超滤和PPC预氧化—混凝—沉淀—超滤工艺中试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能将出水浊度控制在0.1NTU以下;投加0.6mg/LPPC能使组合工艺对原水UV254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0%和28%。将PPC预氧化技术和超滤技术联用,具有协同除污染作用,降低进入膜表面的污染负荷,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