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重庆市鸡冠石污水处理厂的倒置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处理低碳源污水时脱氮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在低温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提高污泥浓度到5 500~6 000 mg/L、控制曝气池的DO在1.2 mg/L左右等措施,使出水TN稳定在15.5 mg/L左右,对TN的去除率达到62%左右,与前两年的低温脱氮效率相比提高了8%,实现了出水TN的稳定达标排放。同时通过优化对二沉池的运行管理,确保了刮泥机的正常工作与出水SS的达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北地区低C/N值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采用两级A/O生物滤池与微絮凝过滤组合工艺强化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膜形成后,在溶解氧、水力负荷、流量分配比分别为4 mg/L、1.2 m3/(m2·h)、70%∶30%的条件下,该工艺对COD、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4%,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86、0.48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对TP的去除率为75%,平均出水TP浓度为0.22 mg/L,达到Ⅳ类水标准;对TN的去除率为72%,平均出水TN浓度为6.77 mg/L,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在保证COD去除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3.
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改良A2/O工艺在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应用情况。对该厂进行了一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进水BOD5、COD、NH3-N、TN、TP、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9.5、167、19.4、26.9、2.79、119 mg/L,经改良A2/O工艺处理后,对BOD5、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84.7%、96.9%、61.5%、78.9%,出水BOD5、COD、NH3-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25.6、0.61、10.4、0.59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程实践结果说明,改良A2/O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4.
针对污水处理厂日趋严格的总氮排放要求,以某综合污水处理厂A2/O+A/O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过程的脱氮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缺氧区和前缺氧区是脱氮的主要区域,两者在不同月份的脱氮贡献占比分别为55.7%~60.8%、19.4%~28.5%;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不稳定,其出水NO3--N>1.6 mg/L的比例高达35.5%;后缺氧区对NO3--N的去除率仅为13.9%。结合长期运行数据的诊断分析,建立了出水总氮的控制方程式,脱氮的关键控制因子为内外回流比、缺氧区出水NO3--N浓度和后缺氧区对NO3--N的去除量,通过工艺优化调控可实现该污水厂出水总氮<6 mg/L。  相似文献   

5.
某一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没有脱氮除磷功能,处理规模为1.8×104m3/d。第一阶段已成功对原工艺的初沉池和曝气池第一廊道进行了改造,改造完后运行的第一阶段(第1~30天)出水COD、氨氮、TN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出水SS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12和0.8 mg/L,达到一级B标准。为了使出水SS、TP浓度也达到一级A标准,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尾端模拟增加砂滤管并在管前端添加PAC,以进一步完成对工艺的改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第31~121天),出水SS为1~6 mg/L,平均为4 mg/L,平均去除率为97.5%;出水TP为0~0.46 mg/L,平均为0.22 mg/L,平均去除率为89.5%。出水COD、氨氮、TN、SS、TP均达到一级A标准。工艺改造成功实现了脱氮除磷目标,而且没有混合液回流(内回流),因此整个工程运行节能,为现有无脱氮除磷功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陕西某污水处理厂微孔曝气SBR工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对原有SBR池重新进行功能分区,采用射流曝气系统替换微孔曝气系统,并对射流曝气SBR工艺运行方式尤其是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改造后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在不同季节保持稳定,尤其是在冬季水温为8~12℃的情况下,系统出水NH+4-N稳定在3.13~6.79 mg/L,TP为0.14~0.42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固体碳源反硝化的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嵌入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可以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原有工艺并提高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方便应对污水厂的提标压力和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问题。以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为对象,探究有利于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的运行模式和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为93~140 mg/L、TN为41~45 mg/L的低碳源污水,在SRT为20d、充水比为0.4、周期时间为3 h、氨氮负荷为0.112 kg/(m~3·d)、曝气量为3.8 m~3/(h·m~3)的情况下,SBBR的出水氨氮为1.5 mg/L,出水硝态氮为16 mg/L,出水硝态氮占出水总氮的70%,实现了高效稳定硝化。富含硝态氮的SB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后,出水总氮平均值为4.23 mg/L,COD平均值为25 mg/L,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系统总的脱氮率大于90%,获得了优异的低碳源污水生物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8.
长春市某污水厂现状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工艺为A2/O+MBR,现要求同时提标提量,出水水质需提升至地表水准Ⅲ类标准,处理规模由 2.5×104m3/d提升至 6×104m3/d。提标扩容项目的难点和核心在于低温下实现高标准排放,综合考虑进出水水质和现有工艺运行情况,新建系统和现有设施改造均采用MBBR+MBR组合工艺。项目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其中出水氨氮均值为0.57 mg/L、TN均值为 7.86 mg/L,在水质冲击和低温条件下出水仍可稳定达标。改造后 MBR膜组件清洗周期延长 50%,降低了运维成本。MBBR+MBR 组合工艺脱氮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能力强,适用于低温地区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改造或新建。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合川污水处理厂在提标改造项目完工投用前,对现有Orbal氧化沟工艺的生物脱氮进行了问题诊断及效能提升。水质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碳源短缺是限制生物脱氮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通过调控内回流比和投加外碳源(乙酸钠)来提升生物脱氮效能。结果表明,当内回流比为300%、乙酸钠投加量为2 240 kg/10~4m~3(相当于104 mg/L的COD)时,出水TN浓度可稳定在10 mg/L以下。进一步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4℃、进水TN为57. 2~81. 1 mg/L的条件下,控制内回流比为300%、乙酸钠投加量为1 540 kg/10~4m~3,出水TN平均值为14. 4 mg/L,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改良A2/O+深度处理工艺具有稳定高效的脱氮除磷效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维护简便、构造简单,适合北方寒冷地区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2/O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各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进一步去除BOD5、CODCr、SS和TP。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二厂地处中国北方城市,冬季水温较低,采用改良A2/O+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后,经过22个月的生产运行,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该工艺对TN和NH3-N仍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青岛李村河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总处理规模为17×104m3/d,改造前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升级改造工艺在原VIP工艺(一期)及改良A/A/O工艺(二期)基础上增加MBBR强化硝化与反硝化以提高生物脱氮效率,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滤布滤池工艺,通过冬季两个多月的试运行,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高,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盱眙县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为2×104m3/d,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除COD≤30 mg/L、TP≤0.4 mg/L外,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原工艺为水解酸化+DN/CN组合滤池+D型滤池+消毒池。提标改造工程针对进水以工业废水为主,水质波动大、浓度高的特点,将主体工艺改造为水解酸化+“七段式”生化法+深度处理+紫外消毒。污水处理厂尾水经过人工湿地后,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实际运行数据表明,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期出水基本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该工艺充分利用生化单元解决脱氮问题,且通过深度处理保证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汉某污水处理厂因进水总氮浓度高、碳氮比值低而导致脱氮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基于ASDM模型建立了该污水处理厂A/A/O工艺模型,并利用历史数据对脱氮效果进行了优化模拟。分别对硝化液回流比(0~600%)、好氧段DO(1~6 mg/L)、缺氧段DO(0.005~0.2 mg/L)、温度(16~29℃)等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模型模拟筛选出的最优运行参数如下:硝化液回流比为100%,好氧段DO为1 mg/L,污泥回流比为65%,排泥量为550 m3/d,且缺氧段DO浓度越低越有利于脱氮。根据以上结论并结合该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确定如下优化实施方案: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好氧段DO为3 mg/L以下,同时关闭硝化液回流点前的曝气头以降低缺氧段DO,并按90kg/d投加碳源(以COD计)。该污水处理厂按照上述方案实际运行2个月,脱氮效果明显提高,出水总氮达标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白龙港污水厂出水达到一级A的优化运行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倒置A2/O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老厂脱氮除磷工艺的改造,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因进水碳源不足和工艺控制不合理,致使出水磷含量无法达到一级A标准.在白龙港污水厂进行中试,研究了混合液回流比、曝气量、进水分流对倒置A2/O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碳源含量偏低的进水,在保证出水氮浓度达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混合液回流比和曝气量,并采用进水分流措施可有效提高除磷效果,出水水质可满足一级A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已成为流域氮、磷的一大污染源,而氨氮和总氮的达标排放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重点。利用SBR池/悬浮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太湖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的达标排放进行了中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进水NH3-N为19.6~55.7 mg/L、TN为26.9~79.9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NH3-N和TN分别在8、20 mg/L以下,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A2/O-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生产的平板膜组件与A2/O工艺相结合,构建了A2/O—膜生物反应器(A2/O—MBR)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系统,并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NH3-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9、2.54、0.68、14.3、0.98 mg/L,满足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对氮和磷的要求,并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太湖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A2O/A-MBR工艺及该工艺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工艺脱氮除磷的降解特性。监测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增加后置缺氧段的A2O/A-MBR工艺强化了脱氮除磷效果,对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0%、78.8%和94.4%,并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8.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A系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其出水的氮指标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鉴于此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将原工艺改造为两级A/O工艺模式,并控制在低溶解氧水平下运行,以期能够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2 000 m3/h左右、HRT约为6 h、MLSS为4 000 mg/L左右、污泥负荷为0.19 kgBOD5/(kgMLSS.d)、水温为28℃左右的条件下,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DO浓度分别控制在1、0.5和0.2mg/L左右,生化反应池内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显著改善,二沉池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另外,由于两级A/O工艺所需的HRT较短、气水比较小、构筑物简单,可节约直接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以An/O/A(厌氧/好氧/缺氧)模式运行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对模拟宁夏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温度、DO及C/N值对SB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BR系统可以呈现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果,系统在C/N值为6、DO为1.4~1.6 mg/L、温度分别为30℃和20℃两种工况下,对氮、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25%、81.56%和91.63%、96.03%,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该工艺在深度脱氮情况下后置缺氧段存在二次释磷现象,通过调整DO浓度,该工艺在温度为30℃、C/N值为6、DO为2.9~3.1 mg/L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某制革废水处理厂和下游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沿程工艺段进行采样分析,得出制革废水处理厂出水NH3-N和TN平均浓度分别为77. 32、160. 93 mg/L,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06. 8 mg/L,其中大部分是难降解COD,出水TN平均浓度为89. 93 mg/L,出水COD和TN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的主要指标。在小试中投加500 mg/L葡萄糖(以COD浓度计)时脱氮效果明显增强,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TN浓度可稳定在15 mg/L以下。利用臭氧、活性焦和四相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综合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发现臭氧对COD基本没有去除效果,活性焦和四相催化氧化都能使COD浓度降至50 mg/L以下,但四相催化氧化去除单位COD的成本约是活性焦的29%、再生活性焦的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