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IM技术在国内给排水专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BIM技术在市政管线综合应用中具有更多优势。利用Bentley市政工程解决方案中SUE模型进行三维市政管线设计,配合Navigator进行管线碰撞检测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一次预施工,从而减少返工和降低成本。BIM技术在给排水专业的全面推广也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陈锦绵 《住宅产业》2023,(10):66-68
在二维施工图纸设计中,各专业独立设计,难以发现和处理管线碰撞问题,给综合管线布置和现场施工带来较大难题。基于BIM技术的三维综合管线协调,可借助系统自动检测管线碰撞问题,实现综合管线碰撞及时发现、提前处理,为管线综合协调提供依据。本文结合福建省泉州市胜辉一品花园大厦项目,研究了BIM技术在综合管线协调中的应用优势,并结合项目探讨了BIM技术具体应用,以期为建筑管线综合协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铁路站房综合管线设计和布局中,设计人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受到传统二维设计环境的限制,无法有效解决管线的碰撞问题,甚至对铁路站房的净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BIM技术的出现,为各专业的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同步设计的平台,解决了铁路站房综合管线中的各种问题。因此,论文就BIM技术在铁路站房综合管线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BIM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着BIM技术的日趋成熟,也逐渐被应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针对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现状,引入BIM技术及其用于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以及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建筑管线综合设计模式是在二维平面图纸中进行,但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建筑物中,仅凭二维信息已难以完成建筑管线设计、安装、优化。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者在施工前完成各类分析,确保管线设计品质。常规MEP深化设计需要设计者进行大量方案验证,反复推敲,需耗费巨大精力完成。基于图形拓扑的建筑MEP综合设计软件将图形拓扑理念融入到建筑MEP设计中,将管线综合规则转译为图形计算规则,提高BIM建筑设计品质,提高设计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建筑MEP管线综合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借助于强大的BIM技术,管线综合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该文介绍了基于BIM的MEP管线综合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具体商业项目的实例,分析其工作流程与传统二维协同的优劣,研究工程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与实践表明,基于BIM的MEP管线综合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推进工程进度,并为进一步设计施工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BIM概念在建筑设计行业中的推广,各个设计单位都在尝试将BIM应用于项目设计中,三维管线综合以其门槛较低、效果明显的优势首先被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维管线综合在项目中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介入的尝试。三维管线综合的必要性在传统二维管线综合中,设计师使用线条表示平面位置,通过数字与字母的标注表示不同的管道系统与标高及管径。这种表现形式相对简单,同时二维管综的效果也很一般。设计师只能在图纸中调开管  相似文献   

8.
管线综合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复杂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工程综合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三维BIM管线综合相比传统二维管线综合的优势,文章提出在管线综合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分析,优化调整。以德辰国际怀宁综合体项目为应用实践,通过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创建结构模型,应用广联达Magi CAD软件创建暖通、电气、给排水等模型,并进行模型整合,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之内和专业之间的碰撞检测,逐步检查,分析碰撞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实现模型优化,出图指导施工。应用BIM技术解决管线综合施工中的问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返工和资源浪费,保证施工质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
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避免管线改造维护中对城市道路的二次开挖,但在管廊设计、施工、运维中由于涉及到的管线众多,构造复杂,带来了一定的应用难度。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等优点,可将其作为管廊建设运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有效促进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BIM技术在机电深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BIM技术具有的协调性、可视化、模拟性和优化性的特点为管线综合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改变了传统二维深化设计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各方的沟通效率和管线综合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BIM的发展还不够成熟,BIM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机电建模与模型深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影响了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创造。本文基于Revit二次开发,研发了机电快速建模系统,解决了Revit在机电深化设计中的局限性,提高了BIM管线综合效率与质量,推动了BIM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BIM技术作为新兴的建筑信息化工具,在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根据综合管廊施工特点,通过分析管廊施工过程中在交通组织、市政管线搬迁和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难点与特点,研究BIM技术在以上三方面的应用与流程设计,总结得出BIM在管廊施工中的价值体现。BIM作为三维信息技术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和价值将越来越普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地铁车站中,二维管线综合设计的局限性与基于BIM技术的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优势,并结合工程实践的具体应用及分析,提出将BIM技术引入地铁车站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是具有突破性及深远意义的,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空间日趋复杂,功能要求不断提升,如何合理排布管线之间、管线与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机电安装工作的难点、重点.传统的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是二维设计,由于二维设计离散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使设计人员疏漏掉一些管线碰撞的问题.青岛某工程采用了基于BIM技术的MagiCAD软件对管线进行了深化设计,实现了二维图纸的三维立体化,从而减少了设计时间且提高了设计质量.结合此工程,阐述MagiCAD软件在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有别于传统的CAD二维平面图管线深化,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管线综合优化是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项目的机电管线综合排布。BIM管线综合优化比传统的二维深化更加形象立体,更加智能化,包含更多机电专业信息(管道材质、坡度、保温厚度、流量等)并可解决更多碰撞部位。这样的管线深化技术在项目应用中推广起来更加容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综合管线设计大多以二维为主,常出现管线设置冲突等缺陷。通过融合BIM和VR技术可视化、交互化等优点,搭建BIM+VR平台,并将此平台应用到沈阳地铁万泉公园站的MEP(电气、暖通、给排水)管线设计中,有效直观地解决管线的碰撞等问题。分析BIM+VR技术在地铁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邵玥  王贺  宁涣昌 《建筑技术》2021,52(2):139-141
北京某文旅项目标段二全过程采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通过组建BIM深化团队建立BIM协同平台及制度,应用BIM技术进行复杂条件下机电管线安装方案模拟;应用BIM管线综合技术进行单体管线综合设计;应用3D扫描技术进行现场施工质量及准确度校核,大幅度提高了设计和施工效率,节省了工期及材料,保证声光电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赵川  时岭 《城市住宅》2018,(1):58-60
以天津市某在建项目为例,运用BIM技术检验施工过程中管线碰撞问题,对施工图进行二次优化设计。针对管线综合排布优化成果,采用组合支吊架进行统一安装,运用BIM放样全站仪进行点对点放线,使BIM技术在管线安装工程中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不仅可解决复杂管线之间的碰撞问题,还能优化空间结构设计,美化安装,提高场地安装效率及精确性,降低施工成本,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建筑MEP管线综合技术是连接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论文以某综合楼建设项目为例,针对传统管线综合中图纸错误及施工返工等问题,引入BIM技术,建立BIM综合模型。在审图阶段,运用模型解决管线碰撞,优化综合排布,并在施工前进行模拟施工,以方便施工交底,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站机电安装工程中,合理、科学的综合管线吊装方案决定了施工工效和施工质量。文章依托成都地铁5号线机电安装工程的建设,基于BIM技术,建立机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Revit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Naviswork碰撞检查软件中,优化综合管线的布设方案。在综合管线最终优化方案的基础上,研发创新性综合管线分段整体吊装技术。研究结果如下:在BIM建模精确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经验,研发出一种新的吊装系统。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管线布设技术壁垒,实现在狭小的施工空间内综合管线分段整体吊装,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建筑机电安装仅限于满足供水供电的要求,而传统的二维绘图软件(如CAD)绘制机电综合图纸,也由于其局限性,并不能保证其管线布局完全合理。BIM技术可以模拟所有管线的综合排布位置和工序,并在三维信息模型中模拟施工,发现碰撞,通过优化设计消除碰撞,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