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种海洋藻类天然产物都具有防污活性,将其开发为高效无毒的防污剂已成为防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综述了海洋红藻、褐藻及绿藻中天然产物的防污活性,并展望了海洋天然产物的防污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洋微生物源农用抗生活性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4株海洋微生物(其中49株海洋放线菌、54株海洋细菌、31株海洋真菌)进行农用抗生活性物质筛选,分别测定其发酵上清液和菌丝体浸提液的活体抗植物病源真菌、杀虫、除草活性,发现共有77株菌株具有农用抗生活性,其中7株海洋放线菌的代谢产物的活性较高:3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海洋放线菌代号为Y12–26、P10–16、JWH–09;两株具有较高杀蚜虫活性的海洋放线菌是P10–23、P12–21;两株除草活性较好的海洋放线菌是YY01–17和HH1901–45。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氧化合成法制备了分别以盐酸、硫酸、磷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单宁酸掺杂的聚苯胺材料(PANI-HCl、PANIH2SO4、PANI-H_3PO_4、PANI-DBSA和PANI-TA),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它们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聚苯胺材料作为防污添加剂,与丙烯酸树脂制成涂料并在玻璃板上刷涂防污涂层。用在室内藻液中挂板7 d的试验研究了酸掺杂聚苯胺涂层对海洋污损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ANI-DBSA涂层有最优的抑藻作用,抑藻率达到51.74%。有机酸掺杂聚苯胺涂层表现出优于无机酸掺杂聚苯胺涂层的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流磨处理工业级 Cu2O,可有效减小颗粒粒径和分布范围,得到平均粒径约为 0.98 μm的微纳米 Cu2O;通过抑菌、抑藻、铜离子渗出速率、浅海浸泡等试验探讨了微纳米Cu2O防污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工业级 Cu2O,微纳米 Cu2O的 24 h抑菌、抑藻率可分别提升约 28.82%和 21.82%,使防污涂料具有更优异的实海综合应用性能和防污性能;相对于纳米级 Cu2O,基于微纳米 Cu2O的防污涂层具有更稳定、可控的铜离子渗出性能,避免了因纳米 Cu2O引起的前期铜离子“暴释”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后期铜离子渗出率不足而导致的防污效果欠佳等缺陷。  相似文献   

5.
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毒性防污剂对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辣素等环保型防污剂是研发热点。针对当前辣素天然防污剂提取成本高、实际应用难的问题,将含有活泼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与 N-羟甲基丙烯酰胺合成了 4种新型辣素衍生物,并将其和百菌清进行复配作为防污剂添加到海洋防污涂料中。通过红外光谱仪( 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 1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抑菌抑藻实验以及实海挂板试验评估其防污性能。结果表明: 4种化合物结构均为目标产物结构;化合物的抑菌率最高可达 99. 45%,抑藻率可达 88. 21%;实海挂板结果表明, 3个月内涂层表面只有少量污损生物附着,表现出较好的防污效果。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船舶防污涂料的杀生活性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基本特性、在海洋环境中释放的模式、渗出率的实验室测试方法,以及对海生物和海水环境的危害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防污漆表面细菌黏膜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纯化的6种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制得发酵液并离心获得上清液。以中肋骨条藻为受试浮游藻类,采用活性菌株发酵液及上清液对其进行抑藻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发酵液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要稍弱于其上清液的抑制作用,6种细菌对中肋骨条藻表现出的抑制作用大小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 HN最强;其次为Bacillus cereus和Pseudoalteromonas;Exiguobacterium indicum、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和Kytococcus sedentarius抑制作用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天然生物防污涂料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天津化工》2009,23(6):5-8
多种天然生物都具有良好的防污功能,将这些天然生物的防污活性物质应用于防污涂料中.为无毒防污涂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介绍海洋/陆生植物、海洋动物、海洋微生物类等天然生物防污涂料技术的作用机理,对今后生物防污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防污涂料     
97021,8新型有机锡共聚物涂料在海洋环境中防污活性的评估〔刊,英〕/Joshi,R.R.等//Polym.Mater.Sei.Eng一1995,73一323~324 在海洋环境中用6个月~1a的时间测试了含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I)或。一抓代丙烯酸三丁基锡(I)的涂料的防污活性。含1的涂料防污活性优于含I的涂料,但在6个  相似文献   

10.
海洋船舶无毒、低毒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现代海洋船舶防污涂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别阐述了电化学防污涂料、化学活性物质释放型防污涂料和非化学活性物质释放型防污涂料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并着重介绍了无毒低毒防污剂及防污涂料,指出长效、无毒的防污涂料将是未来涂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硅油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PUF)/硅油微胶囊,探究了微胶囊的形成机理及乳化剂、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了微胶囊的形貌、热力学及价键结构等性能。结果表明:用细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的微胶囊;微胶囊包覆率达到91%,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将制得的微胶囊掺杂到丙烯酸锌树脂中制备防污涂层,研究了防污涂层的防污性能。采用SEM分析了防污涂层的形貌,并通过接触角测试及防污试验考察了防污涂层的疏水性及抑菌抑藻效果。结果表明:防污涂层表面形成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纳米结构,涂层的疏水性增加,接触角由98.2°增加到123.9°;在抗藻抗菌类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12.
将天然产物齐墩果酸、蛇床子素和鱼藤酮作为防污剂,分别制备海洋防污涂料,在厦门海域检验其海区防污效能,并与已报道在厦门海域具防污效能的天然产物喜树碱进行比较,发现蛇床子素和鱼藤酮在海区挂板2个月内显示出一定的防污效能,齐墩果酸没有呈现出防污效能,而喜树碱的海区防污效能明显优于上述3种天然产物。另外,将喜树碱与鱼藤酮进行1∶1复配,并将这2种天然产物与氧化亚铜、N-(2,4,6-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TCPM)和吡啶硫铜锌(ZPT)这3种防污(助)剂分别进行1∶1复配,共获得7种复配防污剂,制备相应的海洋防污涂料以检测其防污效能,发现喜树碱-TCPM、喜树碱-ZPT以及喜树碱-鱼藤酮这3种复配防污剂具良好的防污效能。进一步在上述涂料中选取了防污效能最优的含喜树碱涂料,在福建东山海域和海南陵水海域分别进行了海区挂板试验,结果表明含喜树碱涂料在这2个海域均显示出稳定、优异的防污效能,且期效可达13个月以上。文中研究为推进天然防污产物在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进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水体富营养及其引起的赤潮、藻华现象使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而有些植物代谢产物中具有结构特殊且无毒无害的抑藻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抑藻机制,有着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将为天然产物在抑藻活性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有机硅材料和防污剂共聚接枝到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一种接枝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具有协同防污机制的有机硅基丙烯酸防污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树脂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并对树脂分别进行了接触角、静态海水浸泡质量损失、抑藻性能测试以及实海挂板实验。结果表明:树脂表面接触角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海水中,接枝到树脂上的BIT-W可以缓慢稳定地释放,其质量损失曲线近似呈线性变化,平均质量损失在0.03~0.09 mg之间;树脂对旋链角毛藻和小球藻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调整BIT-W含量使得树脂对2种藻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0.8%和82.7%。此研究中的防污树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同时引入防污剂和有机硅基材料,赋予防污树脂在静态水和动态水中良好的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用于防治海洋生物污损的天然产物防污剂的研究进展,包括从陆生植物和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产物防污剂。重点论述了吲哚类、酚类和联苯醚类等10类天然产物防污剂的研究现状。总结得出:吡咯类、吡啶类和酰胺类大多数是通过毒性机制发挥防污作用的。与商用防污剂相比,二萜和三萜类中的一些化合物非常有潜力成为环保型防污剂,LC50/EC50值高达1 200,但人工合成难度大。考虑到人工合成难度和LC50/EC50值,呋喃类化合物成为首选,吲哚类和酯类化合物成为次选。最后,指出了天然产物防污剂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上海化工》2006,31(6):37-37
美国纽约长岛的Viachem公司经过10年的研发工作,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共生物杀伤剂防污涂料,该涂料已经过大量的海洋实验,其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温暖的海水中已进行了72个月的实验,证明其防污性能优于目前所有已知的防污产品,甚至好于有机锡类产品,而且其活性组分的用量仅为一般产品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7.
9种药用植物内生或附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杀虫、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种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中分离得到358株内生或附生真菌,其中9株真菌的发酵液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较强,24 h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15株真菌的发酵液对至少1种供试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4株真菌的发酵液对5种供试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防污涂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11):49-49
含带硼侧基聚合物的防污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船底用无毒抑制洗提型防污漆;具有负ζ电位的含硅土的防污组合物;防污涂料组合物、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通过使用该组合物形成的防污涂膜、表面具有该涂膜的涂敷制品,以及形成该涂膜的防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防污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海洋生物的黏附机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以及影响防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对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防污涂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7,28(2):36-36
船底用防污涂料,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羟基吡啶硫酮金属盐及含该盐的防污涂料组合物,在自抛光防污船舶涂料中用作基料的含苄基甲硅烧基(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物,渔业和海湾地区用的防污涂料,具有防污性和抗菌性的亲水涂料用含硅氧烧的组合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