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崔玉波 《五金科技》2009,37(4):32-33
阳江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己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在这些优秀的企业之中,顺全工贸公司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生产的Tools牌系列户外旅游刀具更是这条产业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五金科技》2013,41(2)
到2012年末,中国广东省阳江市,这个拥有1500多家五金刀剪企业的城市,企业数量和产品产量均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而出口量占全国的85%以上,这一行业群曾打破了刀剪行业多年来"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两分天下的传统格局,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及出口基地.而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刀剪质检中心")落户阳江,便是这里成为"中国刀剪之都"的最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3.
, 《五金科技》2012,40(5):46-46
尊敬的张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今天中国刀剪行业专家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在阳江市隆重召开,受代市长邱志勇同志的委托,我代表阳江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阳江是中国的刀剪之都,2012年全市五金刀剪的产值223亿,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值的30%,全市刀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85%,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中国刀剪之都”、我们美丽的阳江,是广东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健康发展,阳江五金刀剪的产品产量已占了全国的六成以上,出口量占了全国的八成以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五金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成为阳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五金科技》2013,41(4)
近日笔者从阳东县东城镇了解到,该镇五金刀剪行业技术创新驿站平台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推动阳东乃至全市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 东城镇是全国唯一的五金刀剪专业镇,五金刀剪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70%以上.根据五金刀剪产业特色优势,东城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五金刀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建设完善行业技术创新驿站平台,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加快五金刀剪产业化升级和信息化改造步伐.  相似文献   

6.
常万祯 《五金科技》2009,37(1):20-24
一、完成了2007年全国刀剪 行业基本情况调查 1、调查的综合情况: 2007年我们向各企业下发了行业基本情况调查表,还对“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及中国工艺刀剑中心”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表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有刀剪生产厂家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地区,其它地区为数不多,刀剪年工业总产值达100多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达8亿多美元,阳江地区就有1000多家刀剪生产厂,阳江的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年出口创汇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7.
《五金科技》2011,39(5):45-45
有关阳江五金刀剪的历史与其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地位,五金业内人士早巳耳熟能详。阳江五金刀剪近二十多年来经历的三次飞跃不得不说,因为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的阳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内刀剪产业的历史与风向标。  相似文献   

8.
冯兆荣 《五金科技》2009,37(4):74-75
我市拥有近二千家五金刀剪企业,产值占全国60%以上,出口总量占全国80%以上。可以说,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贴牌生产的外向型企业。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经营主动权,产品基本上靠外销。这些企业对外依存度极高,完全受制于国外市场,一旦国外市场风云变幻,风险就非常之大。近年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商家设置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入口门槛,致使我市一些企业产品被退货,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如何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研究对策,规避风险,则成为我市出口企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良勇 《五金科技》2012,40(5):62-6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代表永光集团发言,题目是:走科技创新之路,增强企业竞争力。 永光刀剪集团是以生产各类刀具、剪类、餐厨具为主的专业厂家,是全国刀剪行业出口量较大的企业。“中国剪刀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广东省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五金刀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10.
, 《五金科技》2012,40(5):52-52
2012年10月18日,中国刀剪行业专家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全国刀剪行业第十七次信息交流会上,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剪刀中心”的称号并正式接受中国目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杨文成的授牌。  相似文献   

11.
《五金科技》2013,(5):27-28
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刀剪行业最大的产业链集群地的阳江,受此影响有多大?未来阳江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又将走向何处?昨日,中国刀剪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刀剪行业第十八次信息交流会在我市举行,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同聚阳江,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大势,探讨阳江刀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12.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箱包,鞋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皮革进出口贸易中心。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皮革、制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374个,工业总产值679.2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19.65%,出口创汇114.87亿美元,占全国同行业35.12%。据全社会量估算,共有企业二万多家,从业人数约二百万人,年生产各类鞋40亿双,占全国近50%皮具箱包7亿个,占全国60%以上,均居全国同行首位。中国皮革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确定:在今后15年,皮革行业的发展目标是使中国由皮革生产大国进入世界皮革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3.
黄健 《北京皮革》2007,(2):32-32
据2006年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皮革行业仍旧高速发展,广东省皮革、制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374家,工业总产值为679.2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19.65%,2006年出口创汇114.87亿美元,占全国同行业35.12%。据估算,广东年生产各类鞋40亿双(其中出口近三十亿双),占全国近一半;皮具箱包7亿个,占全国60%以上,均居全国同行首位。广东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皮具、鞋类的制作中心,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设计开发中心、信息中心和品牌中心。  相似文献   

14.
李积回 《五金科技》2012,40(5):58-59
五金刀剪行业作为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行业。干百年来,经过历史与行业前辈的积累和发展,虽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一些行业的断层,但发展至今还是让五金刀剪行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回,受论坛主办方的委托在此与大家一起交流关于中国刀剪行业内销市场的现状与分析,作为五金刀剪行业的龙头企业,本人现站在企业的角度就自身的了解进行一些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卢华程 《五金科技》2012,40(1):74-78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今天全国刀剪行业专家委员和代表能不惧严寒,在隆冬时节,汇聚沈阳,来参加我们全国五金工业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刀剪行业第十六次信息交流会,在这里我代表我中心对在座各位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五金科技》2013,(5):54-54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朱子荣):第12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简称“刀博会”)今天(19日)在广东阳江新展馆“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开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10月16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副秘书长孟凡波、柳润峰参加了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的第八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刀剪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检中心(阳江)奠基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张锐宗 《五金科技》2003,31(2):32-32,29
尊敬的各位领导,小刀行业的同行们、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我有幸在此就我们的企业情况和个人的看法谈点认识. 中国的小刀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在改革的大潮中风起浪涌,澎湃向前,特别是近几年,有着长足的发展.90年代初,全国的刀剪生产厂家才300多家,到现在,刀剪生产企业已达1500多家,产值达20多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亿美元,且产品已从低、中档逐渐向中、高档发展.就我们阳江情况看,发展势头也相当喜人.据资料统计,目前阳江市日用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60%,出口量占80%,无论是产量或出口量都处全国首位.阳江生产的小刀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上乘,畅销海内外,几年来"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相继落户阳江,可见"中国刀剪之都"名不虚传.我作为阳江刀剪业的一员,有责任为刀剪事业出一分力,增一分光.  相似文献   

20.
《五金科技》2009,37(1):79-80
2008年全国刀剪行业信息交流会于9日26日——27日在杭州敦煌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刀剪企业及设备,材料厂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