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DM网络分布式物理损伤感知RWA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升级,在透明传送过程中,各种损伤的积累会对光信号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不能保证高QoS(服务质量)地传输信号.文章提出一种物理损伤感知的分布式RWA(波长路由分配)算法,将物理层传输质量评估分布在中继段路由和波长信道中,分别由损伤感知路由、波长通道传输质量排序和按优先级分配3部分构成.仿真实例证明了...  相似文献   

2.
针对存在物理损伤约束的生存性组播网络中的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损伤的组播节能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修改工作、保护链路的能耗代价,优化工作、保护路径选择,再进行物理损伤约束判断,在工作、保护路径满足物理损伤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网络能耗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物理损伤约束的条件下,可以降低网络能耗。  相似文献   

3.
钟锋  尹树华 《半导体光电》2008,29(1):98-101
提出混合波分复用(WDM)和光码分多址(OCDMA)网络结构方案,并建立数学模型讨论该网络结构的阻塞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使用波长转换器对阻塞率的影响,讨论并比较了几种稀疏波长转换器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尽可能地增加每个波长通道中标签链路的数目的情况下,在部分节点的所有波长放置波长转换器时的网络阻塞率最小.  相似文献   

4.
宋璨  侯韶华 《通信技术》2012,(2):84-86,89
考虑到物理损伤导致光信号质量下降的严重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感知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多种线性和非线性损伤,从光信噪比(OSNR,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和Q因子两方面来评估光信号的整体质量,严格保证了业务的服务质量。最后将损伤感知路由算法(ICBR,Impairment Constraint Based Routing algorithm)和分层图模型相结合,与传统ICBR算法相比,避免了不必要的连接阻塞,显著改善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5.
党明瑞  周明拓  毛幼菊 《中国激光》2001,28(10):932-936
光波分复用 (WDM)互连接是并行计算机系统克服“电子瓶颈”的可行方案 ,光纤传输的特性可使大容量、低时延、低误码率传输的并行计算机互连成为现实。探讨了并行计算机光WDM互连的一种结构 ,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并设计了一个实验系统。分析和实验表明采用光WDM互连可以实现超大容量的并行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6.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的最理想的PON技术。本文依据2003年3月通过的G.984草案,阐述了GPON体系结构及其物理层。在比较了APON以及EPON的物理层后。本文在GPON物理层的上行突发通信、时钟恢复和波分复用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上行突发通信和时钟恢复技术上给出了所采用的芯片。并对芯片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张宏滨 《数据通信》2013,(3):20-21,25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由于具有超大容量传输、节省光纤资源、平滑升级扩容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未来骨干网的发展方向。波长资源是影响WDM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而波长转换算法是解决网络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研究波长转换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WDM网络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波长转换算法的重要意义,接着总结前人在波长转换算法上的研究成果,然后结合前人理论成果,提出关于波长转换问题的两条定理并给出详细证明,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透明光网络中,如何在选路过程中自适应地规避物理层损伤进而实现高质量的传输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物理损伤约束的RWA算法,改进原有损伤感知RWA算法考虑物理损伤单一不够全面的问题,尝试将多个物理损伤作为路径选择的多个约束条件,从而可以选择损伤最小的光路来完成光连接的请求,从而满足未来高传输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光码分复用(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OCDM)在光域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对用户数据进行全光信号处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光通信最有希望的复用技术之一。把OCDM技术和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用于光分组交换(Optical Packet Switching,OPS),能给网络带来许多优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WDM和OCDM的光分组交换系统,及扩展了系统用户容量又避免了对信号的进行电域处理,实现全光交换。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移动自组织网(Ad hoc Network)被越来越多的方面应用,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其物理层的安全性,信道及调制方式等均有其特殊要求.本文中在Ad hoc物理层采用跳频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方式,并讨论了其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半导体设备当中投影光刻机应是最为精密复杂的设备,其维修工作具有高度的技术性。论述了NSR1755i7A投影光刻机自动对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两例自动对准系统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过程,最后提出对此类故障检查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向OSPF的STUB区域产生默认路由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SPF使用了区域(Area)的概念。在OSPF协议的环境下,Area是一组逻辑上的OSPF路由器和链路。它可以有效地把一个OSPF域分割成几个子域。介绍了几种OSPF路由协议中骨干区域(Area 0)向STUB区域产生默认路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侧重介绍波分复用技术与其它复用技术的特性差别,同时对串扰与超量损耗,光源,信道数的限度,传输实验系统地作出了叙述。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IP over WDM技术及其特点,并指出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网络必须稳定可靠,且要解决服务质量保障及链路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业务IP化、宽带化、接口高速率化,对二干传输网建设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结合二干传输网的特点和影响二干传输网建设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双节点、双路由、多系统的建设策略,同时对二干传输网的强壮性及应对特大灾害的通信保障措施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WDM系统的测试及相关仪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WDM系统被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WDM系统所特有的测试项目和测试仪表,并对各厂家的测试仪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卢放鸣 《电信科学》2000,16(8):50-52
本文主要介绍了WDM系统指标、器件指标及WDM系统测试需配备的仪表,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介绍可以了解WDM系统测试与单波长系统测试相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双环网络具有对称性、简单性、可靠性和易扩展性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最佳双环网是其中的一类。将渡分复用技术应用到最佳双环网中。针对这种拓扑结构的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动态通路保护算法和一种动态通路恢复算法,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原荣 《光通信技术》2003,27(11):49-52
DWDM系统设计必需考虑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WDM传输系统使用的光纤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DM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热点,而光纤放大器是WDM系统的关键器件,本文介绍了WDM传输系统对其线路中使用的光纤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最近几年来研制的适合于WDM传输系统的光纤放大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