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已不能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必须有相应的进步。艺术和科技的发展为视觉传达提供了新的形式-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其创作虚拟现实化、多元化、综合化、互动性等诸多优点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并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中国家具民族产业形象的需要,本文从艺术哲学的高度理解传统,从优秀的设计案例中总结成功经验,希望为开创中国现代家具风格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漆器发展受当代艺术影响颇深,综合材料介入漆器设计后,漆器的成型材料、造型和设计理念较以往有较大改变.成型材料由传统固定材料向新型综合材料融合探索;造型上开始从实用的日用器向实验性的综合漆器转变;设计思想从传统设计理念迈向更广阔的当代艺术视域.总体而言,漆器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工艺中的材料以及技法使用,而是立足于当代艺术语境,推陈出新,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金旭光 《中国皮革》2022,(11):143-146
五千年的源远文化铸造了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也为我国现代皮具箱包的设计提供了创新性的方向。随着对文化传承的认知程度不断上升,融合传统艺术的箱包设计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从传统文化艺术在皮具箱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入手,通过实例分析方法探讨了传统文化艺术在皮具箱包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皮具箱包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创新性方向,以望为皮具箱包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蒙古族传统服饰为例,分析了其审美元素在纤维艺术中的运用途径,旨在为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找到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编结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这门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新的时代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主要从服饰配件概述着手,通过设计实践,探索了盘长结、释迦结和卷结在首饰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编结艺术在其他服饰配件中的创新设计应用,使得编结服饰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郑静 《中国宝石》2005,14(2):54-55
首饰艺术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注重艺术化和个性化的表现,首饰设计语言在造型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但材料的选择仍热摆脱下了传统的贵金属和宝石。从材料上另辟蹊径,成为现代首饰艺术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彬 《西部皮革》2023,(3):66-68
随着国家振兴传统文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对高校服装艺术教育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创作出更多体现文化自信的优秀设计作品,做到教育与时代同行,是学界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整理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服装艺术教育中的意义所在,提出在专业教学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希望为推进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传统艺术纹样承载着民族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探索传统艺术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与策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梳理传统艺术纹样的设计方法以及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艺术纹样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蕴含传统艺术纹样特征的智能创新设计方法框架,并通过分析实践项目“人工智能赋能京绣纹样创新设计”的数据集建构、智能生成、衍生应用、人机交互的设计过程,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艺术纹样的传承与发展。人工智能视域下,提出传统艺术纹样创新智能设计的设计方法,传承艺术纹样的同时对其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丰富了传统手工艺人艺术纹样设计的方法,提高了用户参与的主动性,为中国优秀艺术文化资源传承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国画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国画艺术恣意洒脱,笔墨或浓或重,或急转锋利或婉转流长,意境通幽处给人以美的极大享受。如今,服饰的图案设计中也引入国画艺术,二者融合渐入佳境,服饰更具风格特色,除具有审美价值外,还颇具历史研究价值。文章先从服装图案的分类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然后进一步论述服饰图案设计中国画艺术内容的具体呈现,最后重点分析中国风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手法,旨在借助国画艺术中的留白、水墨浓淡、线条意蕴,突显现代服饰的艺术美感,为现代服饰设计注入古典生命力,以期促进我国服饰产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水平为主题,详尽论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主要任务、基本途径和方法。诚恳指出:目前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水平最关键的任务是,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并着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设计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设计形态的转化与重塑。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居住的场所,人类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当中度过的。在解决生存危机和摆脱威胁方面,中国传统自然观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同时,它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和手法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因此,本文从中国古代存在的自然观,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自然观来阐述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环境艺术技术和艺术方法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实验艺术打破人们的传统审美倾向,让人们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觉和生活体验,并进一步引发深入的思考与反省。实验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对艺术创作方法和理念的探索。解构与反思作为实验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基本理念,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艺术将为中国未来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家开拓意识的养成,探索出新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时的艺术设计教育,将科学人文知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设计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国传统家具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承中的取舍,以及传统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市场问题展开了思辨与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华钢 《西部皮革》2021,(7):40-41,44
美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和项目化教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对美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建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培养方法、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学资源、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美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紧随着建筑文化的兴起,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很早就被应用到建筑领域。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装饰的类型与装饰艺术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忽视艺术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轻视人文精神培养等现状,并从正确认识艺术和科学的密切关系、实施艺术和科学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学科结构调整、转变观念等几方面入手,阐述了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促进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和谐发展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及思考:1)专业培养目标分类型、分层次.2)借鉴与融合理工学科的教学方法.3)课程设置的改革一方面建构柔性化课程平台;另一方面既重视显性课程发展,更注重隐性课程建设.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5)确立专业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具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5000年的文明史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性,而且对家具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家具文化的探究,结合美国艺术家具发展的新形势,从造型手法和艺术神韵中提炼中国家具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促进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