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除微污染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现场中试研究,本文对饮用水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技 术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难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经过常规处理后再进行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可以有效地解决饮用水微污染问题.在臭氧投量3mg/L,生物活性炭吸附过滤时间20min的条件下,可使出水COD_(Mn)<2.5mg/L(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并通过色质联机检验证实,深度净化全部消除了水中有害污染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采用臭氧化 生物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生物稳定性 ,同时对水的致突变性和消毒副产物前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臭氧化工艺会导致AOC有所升高 ,但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将有利于提高出水的生物稳定性 ,并明显降低水的致突变活性 ;臭氧化对三卤甲烷前质和卤乙酸前质均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生物活性炭对卤乙酸前质表现出较好去除效果 ,但对三卤甲烷前质的去除效果有限。总之 ,臭氧化 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充分发挥了臭氧化和生物活性炭两种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并相互促进和补充 ,是一种高效的除污染技术 ,能够充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是以去除难降解的微量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新型给水深度处理技术。该工艺在具备O_3—BAC工艺优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强化,在有机物的去除率方面有较大提高。从该技术的净水原理出发,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综述了该工艺目前的研究和运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和对生产性活性炭池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对臭氧-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规律、活性炭使用寿命(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及评判指标进行了探讨,并对机理进行了分析.活性炭吸附期和使用寿命与进水水质、臭氧投加量、炭池滤速及出水要求等因素有关,臭氧氧化主要是通过提高进水可降解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起到延长生物活性炭运行寿命的作用,活性炭的吸附参数不能作为活性炭生命周期的唯一判定指标,出水水质限值是控制活性炭生命周期时间点的最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除藻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微污染水库水为原水 ,采用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紫外线及其不同组合作为预氧化剂 ,进行了预氧化除藻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预氧化能够明显提高水中藻类的去除率 ,这些预氧化方法都可达到 90 %以上的除藻率。其中以紫外线对藻类的去除率最高 ,可达 97.8% ,但紫外线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单独使用臭氧时除藻效果相对较差。实际应用中预氧化除藻可采用臭氧 过氧化氢联合方案 ,或者在接触氧化时间允许情况下选用高锰酸钾方案  相似文献   

6.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我国地表水源普遍受到污染的现状 ,通过人工配水 ,考察了臭氧化 生物活性炭与普通生物活性炭两种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生物活性炭比普通生物活性炭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其脱色、除浊能力亦优于普通生物活性炭 ,证明了臭氧化、生物氧化、活性炭吸附的三者协同作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梅梁湖原水除藻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梅梁湖原水的几种除藻工艺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提出了生物除藻和气浮除藻相结合的处理方案,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双氧水在给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中的应用潜力,依托中试装置分析了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中氧化剂投加量和投加比对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臭氧/活性炭工艺相比,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对中试装置进水中的CODMn、土臭素、2-MIB、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均有更高的去除率,且对于水中富里酸类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自生源组分的削减幅度更大,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工况为O3投加量1.0 mg/L,O3/H2O2质量比2∶1。在水厂常规的臭氧投加规模下(0.5~1.5 mg/L),臭氧/双氧水/活性炭工艺出水基本没有双氧水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两种极性不同的有机物硝基苯和水合三氯乙醛重点研究了MnOx-GAC催化臭氧化降解高稳定性微污染有机物的效能、影响因素及催化反应的机理。发现MnOx-GAC可显著提高臭氧化速率。并证明催化反应的机理是羟基自由基(·OH)反应。催化臭氧化存在催化剂的最佳投量。在弱酸性及中性pH范围内,MnOx-GAC的催化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膜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工艺去除城市管网供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研究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4 mg/L,接触时间8~10 min,生物活性炭罐滤速3~4 m/s的运行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预处理能够大量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保证纳滤工艺的正常运行;纳滤膜在操作压力0.7~0.8 MPa,膜通量为27.3 L/(m2·h)的条件下,既能去除无机污染物,又能够保证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离子不被完全截留;且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TOC、AOC、CODMMn、色度、浊度及细菌等,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藻类暴发严重威胁饮用水水质以及供给。试验采用投加混凝剂、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作为微滤膜预处理的膜组合工艺,考察应对藻类暴发的能力。研究表明,藻类暴发会引起有机物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的中性亲水组分的大量增加,这类有机物可通过预处理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没有发现藻类暴发会对膜过滤产生严重的影响,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可有效延长膜过滤周期。导致膜不可逆污染的有机物主要为中等分子的强疏水和中小分子的中性亲水组分。  相似文献   

12.
对镇江市金西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水与出厂水中AOC浓度波动较大,分别为41~178μg/L和47~198μg/L,均属于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临界区间;因氯氧化、混凝沉淀和砂滤等共同作用,常规处理工艺对总AOC、AOC-P17、AOC-NOX的去除率分别为-13%、17.1%与-83.3%,且受水温影响明显;常规处理工艺改变了水中AOC的组成比例,出厂水中AOC-NOX所占比例由30%升至49%。  相似文献   

13.
陈建  王冰  金洪钧 《给水排水》2006,32(Z1):104-109
我国城镇供水正面临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严峻挑战.评述了高藻类现存量干扰水处理过程导致的供水问题,以及高藻类生物量控制对策和供水处理除藻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就国内外现有藻类生物量控制对策和供水处理除藻工艺提出若干结论,并对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臭氧-活性炭工艺和活性炭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探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量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可行性.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被选作目标物质.研究发现臭氧氧化能去除30%以上的NP、OP和BPA;活性炭对NP、OP和BPA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空床停留时间4~12 min条件下能完全去除水中未被臭氧氧化的NP、OP和BPA;吸附等温线的数据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拟合,并用来估算活性炭的饱和时间.试验证明臭氧-活性炭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活性炭的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前国内生产的适合于不同水源水质的饮用水处理的活性炭品种较多,性能不一。研究表明,用作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炭的选炭工作至关重要,要针对所处理的水质进行吸附等温线测定、动态吸附柱试验和对实际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测定后经综合分析、合理评定才能选择确定合适的活性炭,而不能单采用碘值及亚甲蓝值。  相似文献   

16.
混凝沉淀工艺对不同优势藻类的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混凝沉淀工艺的除藻性能在不同藻类优势期内的变化,将试验过程分为绿藻优势期和蓝藻优势期两个阶段,进行进水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对混凝沉淀除藻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在绿藻优势期和蓝藻优势期的除藻效率分别为68.3%和40.4%,且各种藻类的去除效能并无明显的相互影响.蓝藻优势期的藻类去除率大大低于绿藻优势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占优势地位的微囊藻的生理生态特征.因此,把水中的所有藻类笼统地作为一个去除对象是不适宜的,应分析水中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并根据特定原水中的优势藻种类进行针对性的除藻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滦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滦河水进行O3-GAC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表明O3-GAC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60.19%;TOC的平均去除率为64%;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70.41%;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53.83%;对水中的浊度和色度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尤其臭氧化对改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O3-GAC能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有害、有毒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浊度和颗粒数指标来考察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水中颗粒物质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颗粒物质,满足饮用水生物安全的要求。膜进水的浊度较高和延长膜过滤时间有利于减少膜出水的颗粒。提高膜通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膜出水的颗粒。试验还表明,浊度越低,其与颗粒数之间的相关性越差。  相似文献   

19.
臭氧与活性炭深度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预臭氧氧化 常规处理 GAC/O3-BAC深度处理"工艺针对南方某市微污染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预臭氧能明显提高浊度、有机物和THMFP的去除效果,在此条件下常规出水浊度平均值<O.1 NTU,与无预处理相比,CODMn去除率提高17.52%,氯消毒后CHCl3浓度降低86.4%;O3-BAC工艺对有机物、CHCl3的去除效果和吸附寿命均优于GAC工艺,但生物膜的脱落会影响浊度的去除效果;随着炭床厚度增加,GAC滤池中,CODMn呈线性降低,而BAC滤池中,上部500~1 000 mm厚度内,CODMn快速降低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颗粒活性炭(IBAC—GAC)技术对以湘江(长沙段)为原水的给水厂常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IBAC—G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91%以上,最高达到98.64%,有机物去除率较高,CODMn去除率基本稳定在40%左右,其对汞、镉等重金属离子也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出水浊度低,可保持在0.8NTU以下,出水细菌总数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