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水源热泵机组能效相关标准的发展,总结不同标准对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要求,理论分析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理论极限值,得出其计算方法。结合现行GB/T19409—2013《水(地)源热泵机组》规定的额定工况条件,推导计算出水源热泵机组ACOP理论极限值:水环式为9.97,地下水式为10.91,地埋管式为10.16,地表水式为10.16,相当于对应节能评价值的2倍左右,说明提高水源热泵机组能效具有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水源热泵综合节能技术的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提高机组效率和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优点。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探讨了在应用水源热泵技术的同时,将集中供冷供热技术、二次泵技术、变流量技术等其他多项节能技术综合应用,不但能更有效地发挥水源热泵技术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对常规空调系统形式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该工程水源热泵技术与其他节能技术综合应用可减少全年运行能耗约46%。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源热泵机组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水源热泵机组生产企业对其性能试验装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力求经济合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性能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标准制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源热泵机组的使用特性、其他制冷设备的能效评价方法和能效标准的实施情况,解决水源热泵机组能效评价方法和能效等级数的选择问题;通过对水源热泵机组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水源热泵机组的各级能效指标、节能评价值等几个关键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应用水源热泵机组的酒店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结合酒店生活热水使用规律和空调冷负荷的逐时变化规律,以某星级酒店为例,确定水源热泵热回收机组的容量和蓄热水箱的容积,并制定水源热泵冷凝热回收机组在不同空调负荷率下的运行策略。最后,分析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供暖工况的(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源热泵机组制热循环过程和末端装置散热过程的(火用)效率分析,从而推导出水源热泵采暖系统的(火用)效率表达式;结合厂家提供的水源热泵机组样本性能参数,在给定环境条件下,对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变工况运行时的(火用)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水源热泵机组压缩机的热泵循环过程的分析,导出了压缩机制热量、耗功量和制热系数与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对热泵工况下压缩机的调节控制和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水源热泵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及节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湖体水温、热泵机组能效、冷排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热泵系统节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湖水源热泵在冬季供暖的适应性。研究表明,湖水源热泵供暖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实测热泵机组能效达到4.34~4.81,相对传统的风冷热泵、电锅炉、燃气锅炉系统而言,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率分别达到5%、68%和29.8%。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水源热泵机组在标准工况和变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变工况环境不会对水源热泵机组的高能效工作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玉生  时爱菊 《制冷》2005,24(3):53-56
本文是洗浴类酒店使用水源热泵机组的一个实例,主要介绍通过利用地下水资源,充分体现水源热泵机组在使用过程中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等显著的环保效益及经济特点.同时提出了中原地区使用水源热泵机组时,着重注意不同地质井水回灌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热泵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热泵(地表水/地下水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空气源热泵的特点,从而提出热泵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传统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分析其推广应用存在的弊端。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电力的移峰填谷相结合、蓄冷蓄热相结合,并采用新型蓄能式融霜方式,提出一种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新流程。详细阐述新系统的工作原理、全年多种高效运行模式以及与常规系统比较所具备的特点,并针对新系统今后的应用和发展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我国空调热泵相关产品的市场统计,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水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吸收式热泵、燃气热泵以及热泵热水机5类空调热泵产品的市场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对部分产品在市场应用中凸显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将给空调热泵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蓄热技术与空气源热泵的结合可以提供空气源热泵除霜的热量来源,弥补空气源热泵制热量随着室外空气参数变化的波动,解决供需矛盾,并起到电力的移峰填谷作用。本文综述了蓄热技术在空气源热泵中的应用范围,介绍了空气源热泵的蓄热除霜系统,空气源热泵在供热调节和电力调峰方面的作用,以及作为热泵热水器在供热水方面的应用,认为未来空气源热泵蓄热系统将在除霜、供热、热水器以及电力调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指出对于蓄热材料的选择和用量、蓄热罐的选型和容积等问题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满液式蒸发器的特点出发,说明了满液型螺杆水源热泵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并对满液型螺杆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满液型螺杆水源热泵无论在效率、系统优化、环境效益、生产效益还是在使用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试验进一步证明满液型螺杆水源热泵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试验上,都说明了满液型螺杆水源热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别墅项目中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介绍,给出了此类项目中生活热水和空调及采暖系统相结合的形式及水系统设置中采取的节能措施,并对该类型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对今后地源热泵技术在这类项目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夏季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由蒸发冷却段和机械制冷段组成,蒸发冷却段是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机械制冷段是直接蒸发冷却器(DEC)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联用。本文首先对DEC+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夏季能耗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单独运行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情况进行对比;另外从压一焓图和温一熵图角度分析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联用DEC后能效比提高的机制;然后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进行夏季能耗分析,推导出单独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就能制取18℃左右高温冷水的气候条件。为蒸发冷却制取冷水技术在中等湿度地区甚至高湿度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以空气作为热源,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每个运行周期内空气温度和含湿量跨度大,水温从低到高变化大,机组运行条件恶劣,需要完善的控制。本文分析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控制中的主要难点:制冷剂流量控制、除霜、压缩机保护、换热器防冻保护。依据产品开发中自动控制元器件应用的经验,提出提高可靠性、保证能效和降低成本的方案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但其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不稳定,制热效率过低,抑制了空气源热泵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改善系统在低温环境下适应性所做的研究,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新型工质替代问题,相变材料与空气源热泵的结合,新型热泵循环系统的开发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热泵的环境热源并非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热源是无用能,因此既不是能源,更不是可再生能源。热泵的优势体现于在获得可用热能过程中,能够使有用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并非作为低温热源的环境热源具有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将环境热源当作可再生能源是不科学的,客观上将误导消费者,而且也不利于热泵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热泵应用属于节能措施而并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予以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