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超声处理技术制备酪蛋白酸钠—豌豆分离蛋白纳米乳液,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为豌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w/v)、酪蛋白酸钠添加量4%(w/v)、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5min,此条件下,酪蛋白酸钠—豌豆蛋白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49.82 nm、TSI为3.008、乳化产率为91.28%。  相似文献   

2.
张艳  胡志和  赖宜萍 《食品科学》2009,30(14):31-36
以新鲜脱脂牛乳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添加钙盐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αs-、β- 酪蛋白组分,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分离效果。从CaCl2 溶液终浓度、冷却温度和反复溶解﹑沉淀次数三个方面对αs-、β- 酪蛋白的分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Cl2 溶液终浓度0.065mol/L,冷却温度2℃,经3 次反复溶解﹑沉淀,分离得到的αs- 酪蛋白组分纯度较高,可达83.33%,β- 酪蛋白组分纯度为109.5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五叶瓜藤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Ⅰ压力、CO2流量等参数对油收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 ℃、分离釜Ⅰ压力9 MPa、分离釜Ⅰ温度55 ℃、分离釜Ⅱ压力5 MPa、分离釜Ⅱ温度40 ℃、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2 h.最佳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的五叶瓜藤种子油的收率为28.35%;油的理化指标为:折光率1.468 1、酸值(KOH)9.65 mg/g、碘值(Ⅰ)66.74 g/100 g、过氧化值14.56 mmol/kg、不皂化物1.93%、水分及挥发物0.28%.GC-MS分析显示五叶瓜藤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65%以上.  相似文献   

4.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莲子心油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郑铁松  张羽 《食品科学》2006,27(10):319-322
应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莲子心油。研究了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CO2流量、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莲子心出油率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水分含量5%左右,粉碎度60目,CO2流量30L/h,时间2h,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50℃,分离压力9MPa,分离温度45℃,此时莲子心油的出油率为14.09%。  相似文献   

5.
牛乳酪蛋白降血压肽的超滤分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超滤法分离酪蛋白降血压多肽溶液,研究超滤操作压力、温度和溶液浓度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分离浓度为5%的多肽溶液,压力为0.15MPa,温度为45℃条件下,膜渗透通量相对较高;利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技术分析超滤滤过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超滤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分子量多肽组分的分离;多肽超滤滤过液的ACE抑制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微射流均质制备乳铁蛋白纳米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液粒度及电位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不同均质次数、不同蛋白含量及温度、pH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蛋白质浓度为1.5%,均质压力为120MPa,均质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微射流处理能显著减小液滴粒径;室温贮存12h后,温度、pH、防腐剂等条件时乳液粒径没有显著影响;盐离子强度对乳液粒径和Z-电位有很大影响,该实验为乳铁蛋白乳液的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清平  张强华  蒋长兴  石莹莹  夏飞 《食品科技》2011,(12):241-245,250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含量,以提取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以及CO2流量等5个因素影响,并将筛选工艺与目前文献的乙醇提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5MPa,分离温度为30℃,分离压力为10MPa,CO2流量为7L/h。结论:与传统乙醇提取工艺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率提高了2.63倍。  相似文献   

8.
胡赞扬  刘会平  董婷  高青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3):222-224,221
以酶凝干酪乳清为原料,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超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操作,分离提取酪蛋白糖巨肽。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0%硫酸铵终浓度来沉淀乳清中的杂蛋白,沉淀率达到55%;超滤法纯化糖巨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压力0.2MPa,时间35min;采用D201GF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处理后制得的酪蛋白糖巨肽的纯度为83.97%;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件:浓缩胶浓度为3%,分离胶浓度15%,电泳电压为80V,电泳结果显示,酪蛋白糖巨肽在16kDa附近有清晰条带。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浸出米糠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8.3MPa和62.1MPa两个等压条件用超临界CO2浸出米糠脂质,研究压力对浸出率的影响,含水6%,90度通过0.297mm筛孔的米糠用己烷浸出,米糠油(RBO)最大产率为20.5%,脂质回收率在99%以上,而用超临界CO2浸出RBO产率在19=2-20.4%,在等压条件下RBO得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80度等温下,RBO产率随压力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增加压力提高了SC-COS的密度,其值与hidlorond溶解性参数值紧密相关,SC-CO2浸出米糠油色泽大大优于已烷浸出RBO,SC-CO2浸出RBO中甾醇含量随压力和温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工业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结合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猕猴桃籽油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影响猕猴桃籽出油率的相关因素.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籽粒的成熟度、粉碎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与萃取效果的关系,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和分离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萃取温度48℃,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300kg/h,萃取时间240min,分离温度30℃,分离压力6MPa等工业生产技术条件可得到较理想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