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国外直接用于摄影的新彩色底片和彩色反转片照相性能的主要特点是微粒高感。许多彩底的感光度已达100ASA;彩反已达500 ASA,经延长首显时间,感光度可达1000ASA。在这些片种中有:  相似文献   

2.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于一九七六年十月份投入市场的400ASA高感光度彩色底片富士FⅡ-400,根据资料介绍如下: 一、使用高感光度的集中潜影核型粒子感光乳剂多年来彩色底片的最高感光度,仅在80~125ASA之间,虽可满足一般照明条件下的摄影要求,但特殊条件下,如夜间、室内或拍撮竞技运动场面,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现在,富士FⅡ-400彩色底片由于应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1976年11月投产一种超高速彩色底片富士F-Ⅱ400,这种彩色底片是为拍摄高速度运动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感光材料,它特别适用于室内、外竞技运动摄影或者照明条件比较暗的室内和夜光景物。过去的彩色底片,感光度最高为125ASA,例如西德杜拉2型彩色底片。虽然早在数年前美国GAF公司就生产了安斯可彩色反转片D500,感光度为500ASA的彩色反转片,可满足较暗光线和快速运动被摄体的照  相似文献   

4.
消息报道     
日本富士公司生产27定超高感光度彩底据日本报纸《工业新闻》1976年10月5日报道,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先于美国柯达公司,生产了富士彩色F-Ⅱ400民用胶卷,并出售商品。富士彩色F-Ⅱ400是目前世界上感光度最高的彩色底片,其感光度为ASA 400(27定)。产品有35毫米的12张、24张两种,价格只比原来的F-ⅡASA100的高20%。从目前趋势来看,把20张一卷的胶卷都逐渐改为每卷24张的。  相似文献   

5.
(三)感光度S 1.感光度S:感光度表示胶片感光快慢的程度,是摄影时,决定曝光组合的条件之一。它以底片上达到一定的密度所需的曝光量的多少为依据,所需的曝光量愈少,胶片的感光度愈高,反之,感光度低。 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了彩色照相底片感光度的测定标准。标准规定,胶片按推荐的加工条件冲洗,以D_0+0.15作为基准密度点(灰雾密度以上0.15的  相似文献   

6.
自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彩色航空片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对于胶片的清晰度、解象力、彩色还原、感光度、反差都有了很大改进,尤其是感光度有了很大提高。当时所用胶片仅约18定,但到1962年已发展到了21定,并提高了反差。以后又先后出现了24定和28定的底片及反转片两用的彩色航空片,其中以安斯柯D-500感光度最高(通常为500ASA,强化可至1000ASA)。据说这是为了适应侦察和在高空使用有自动补偿彩色还原失真及细部损失需要。近年来又制成了高清晰度彩色航空片,这是与宇宙飞船的出现及高解象力镜头的使用相适应的。1975年,美国制造了彩色航空  相似文献   

7.
一、国外彩色底片的涂层结构最早出售多层彩色底片的厂家是美国柯达公司。从1950到1959年柯达公司曾先后出售过5247型、5248型和5250型三种彩色底片。这三种底片都属于混合乳剂的单层涂布结构,即每一感色层的乳剂均为一个涂层(图1)。感光度为25~50ASA(灯光),银幕颗粒性较粗,清晰度较差。  相似文献   

8.
片种补遗     
反转片(reversal film) 彩色或黑白反转片可直接用于拍摄,经反转加工后,制成正片,直接放映。适用于新闻、体育、电视摄影。该片全色性感光,感光度较高;曝光宽容度亦较大;基本乳剂灰雾度小。该片可涂单层乳剂(但需高、低感乳剂混合),亦可采用高、低感乳剂双层涂布;乳剂层有护膜,无色透明片基,涂防光晕层。全色翻正片(panchromatic interpositive film) 该片可从彩色原底片印制分色翻正片,以便长期保存原底片(黑白片无褪色问题)。印片时,分别加兰、绿、  相似文献   

9.
微粒高感负性乳剂的制备福达感光公司研究所(厦门360012)陈建文1.引言微粒高感乳剂的制备是彩色胶片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制备微粒高感乳剂,就要通过更精细、更科学的乳剂制备手段。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T颗粒乳剂、核壳乳剂和外延乳剂,是现代新型...  相似文献   

10.
高感640—T 彩色幻灯片是美国3 M 公司的新产品,用于彩色幻灯的高速彩色反转片,感光度为640ASA。于1982年11月正式投入日本市场。现对该胶片介绍如下;一、3 M 公司的机构背景这种胶片的外盒上印有 MADE IN ITALY字样,意指隶属美国3 M 公司的前意大利的弗兰尼亚胶片公司所制。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自1976年出售富士彩色FⅡ-400胶片以来,高感微粒的彩色民用胶片、彩色反转片、电视新闻片以及电影用彩色底片和一步摄影胶片等层出不穷,各公司间的相互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新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人们不仅对高感技术有所突破,同时还对胶片的颗粒性、解象力、色彩还原以及胶片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对于曝光宽容度很大的彩色底片,用感光测定的方法来确定照相速度,一般不能确保画面质量。本文作者研究了一个新的决定彩色底片照相速度的概念,即由信噪比决定照相速度。用六张不同感光度(ISO100,200,400,800,1600,3200)分别曝光的彩色底片,制成8×12英寸彩色照片作为画面质量主观评价彩色质量。另外,计算出底片的信噪比,由此得出主观画面质量与信噪比的相互关系。从而作者通过研究,得出一个新的照相速度的概念,应用于彩色底片的“颗粒性优选速度”(Graininess aimed speed)。  相似文献   

13.
一、阿克发-吉伐公司产品继阿克发彩色片CT18后,感光度更高的同类产品阿克发彩色片CT21(21DTN/ASA100)现已投产。新产品具有典型的“欧洲”彩色还原,主要是以淡色,即灰色、灰褐色、棕色和褐绿色的中性灰影调还原著称。感光度为旧产品的两倍。在彩色底片中阿克发彩色片CNS2与其先期产品比较,是以涂层更薄为特徵。目前  相似文献   

14.
“高感微粒”乳剂与多层薄后挤压、高速涂布工艺构成了当前感光胶片工业生产的新技术。富士彩底FⅡ-400的商品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种新型的高感微粒乳剂采用了“集中潜影技术”,使乳剂感光度大幅度提高。根据现代对潜影形成机理的认识:有多少光量子投射到卤化银晶体表面,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5.
柯达彩色微粒胶片2483型与普通的彩色胶片,在感光层的层次排列的设计上都不同,乳剂层之间都带有滤色层,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反射光而造成的光晕,是一种高清晰度,高解相力的胶片。这种胶片是在过去的SO-456型基础上改进的,它的感光度为ASA16,最大反差3.0,解相率200线/毫米,具有影相清晰,彩色还原好等特点。 2483型胶片的构造排列如下:  相似文献   

16.
55 22 5 10562,口﹄勺一合 综述2000年感光材料应用展望应当重视非银盐感光材料的发展柯达研究所所长谈彩色片研究日本的光聚合物工业漫谈胶片表观质量新工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国外印刷制版感光材料概况 明胶·乳剂卤化银感光层照相压力效应对高感微粒乳剂的一点探讨乳剂管路污染对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如何提高水彩正黄层感光度用于光掩模的李普曼乳剂加工法卤化银的受控结晶作用一文献摘要硒增感明胶的凝胶层析法的研究高分散感光乳剂制备的几个间题对胶片网纹现象的探讨感光层加热过增感与乳剂制备条件的关系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一文献…  相似文献   

17.
1979年9月底,西德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新阿克发彩色胶片,感光度为64ASA(19DIN)和100ASA(21DIN)。这两种新胶片只适应于35mm暗盒。该公司认为,他们一直在朝着35mm—适用于SLR或测远仪相机—这个方向发展的。胶片使用者也主张胶片的感光层应有宽的感色范围。这两种新胶片为不同水平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员使用都很方便,而且是用大家所熟知的阿克发克罗姆乳剂制做的。严格的生产控制使胶片保证了  相似文献   

18.
摄影师在从事拍摄前首先要确定胶片的感光度,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采用1979年颁布的彩色底片感光度国际标准ISO—5800—1979法,对各类型的影底时行感光测定,向摄影师提供准确的数据。 在计算机未与密度计连网使用的情况下,如何既简便快速又精确地计算感光度呢?以前使用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图示法,即在感光测试图纸下印有每一级的曝光量和感光度,缺点是针对性太强,一种图纸只能适用于某个感光仪确定的曝光条件;另一种是表格法,即对每一级的感光度事先进行计算,列成表格,缺点是准确性差(即二级之间的数据要靠估计)。  相似文献   

19.
用彩色底片和黑白相纸印片时,所得黑白照片的肤色、红色、绿色发暗,颗粒性不好。这与彩底中染料的光谱透射率和黑白相纸的光谱感光度有关(如图1中a、b所示)。印片时,彩色片感蓝层将蓝光全部吸收。于是蓝光不能到达感光范围仅为蓝区的黑白相纸上,所以,蓝色被摄体印片后呈白色。  相似文献   

20.
依尔福 XPI(Ilford XP1400)染料型黑白高速胶片(感光度400ASA),是1980年问世的新型感光材料,在改善高感胶片的颗粒性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它利用彩色胶片制造工艺,混合青、品红、黄色成色剂于卤化银中,分别将高感和低感乳剂涂布在片基上,经彩色显影剂洗印加工,得到褐黑色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