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警水电部队以水电工程应急抢险为中心,科学、合理配置好抢险专业中队工程装备,是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关键,文中主要介绍了其原则、依据、规划和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防汛抢险装备对于各类防汛抢险场景的适应性和实用效果,有效响应各类场景的需求,切实提高各级防汛抢险队伍的装备配置水平,对全国防汛抢险装备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分析了防汛抢险装备工作特点,并从典型的防汛抢险场景出发,分析可能的应对措施,初步给出与之匹配性较好的装备组合。此外,提出目前我国防汛抢险装备存在“一招制胜”关键专用装备匮乏,关键装备需求端有待进一步统筹和明确,关键装备供给端有待进一步规划和指导,装备序列化、标准化有待加强等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7月11—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应急抢险和快速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北京召开,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的课题1 "输水状态下渠道衬砌结构损坏快速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参与完成的课题2"渠道边坡和渠堤工程应急抢险快速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抢险救援装备调度是抢险救援资源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装备调度是顺利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的基础。针对抢险救援的装备调度问题,建立了以抢险救援工作结束时间最早和出救装备总调度费用最少的双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借助贪婪算法的思想对该模型进行分层序列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在不影响抢险救援最早结束时间的前提下,运用该模型建立的装备优化调度方案比先到先出救的装备调度方案节省了调度费用,降低了救援成本,验证了所建装备调度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为抢险救援队伍进行装备调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以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先后多次参与了国家自然灾害的抢险工作。为满足应急救援准备专业化、实战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结合近年来水电部队的抢险实践,分析了应急救援装备在抢险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发展现状,并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应急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浙江历来是一个洪涝台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防汛防台任务艰巨。防汛抢险如同打仗,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有利于迅速控制灾情、险情,使工程化险为夷,使生命财产转危为安。从研究浙江省防汛机动抢险队伍现状出发,分析其发挥的作用,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在队伍建设目标、管理模式、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探讨建设"响应快速、技术专业、装备现代"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对策。  相似文献   

7.
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为抢险救灾而临时决定实施的工程称为应急抢险工程.应急抢险工程可能是对现有工程的抢险加固或缺陷修复,比如堤防险情抢护、决口封堵等,也可能是为防止灾害影响扩大或减轻、消除灾害影响而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比如堰塞湖泄流处理、河道疏通、边坡治理等.把适合在应急抢险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技术称为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有的常规工程施工技术在应急抢险工程施工中能够应用,但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技术又有其自身的一些固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武警水电部队做为国家的一支专业化抢险救援部队,在历次大型抢险救灾中,利用自己的人才、装备和技术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当前抢险特点,通过抢险救灾实践,就加强部队抢险救援能力建设的重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抢险装备体系;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反应到位速度;提高现场感知能力;加强协同联合作战,希望为部队更好地遂行抢险救援任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排水抢险和市政施工的现场要求,以及目前应急抢险装备的现状,提出一种综合排水抢险作业车的设计方案,通过优化车辆总体设计和便携式抢险泵的创新设计,实现应急排水和市政施工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开发出新型实用的综合排水抢险新装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路径优化模式下抢险初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人员、装备、物资到达灾区,快速抢通生命通道这一问题,通过云南鲁甸红石岩堰塞湖排险路径分析,探索应用了新装备——应急动力舟桥和应急快速机械化桥形成水上作业平台,解决了部分路径涉水抢险难题;通过对东方之星沉船道路抢通抢建救援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应用了软质机动路面保障装备,解决了泥泞路面快速保通抢险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志  李金良 《人民长江》2015,46(20):44-47
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涌水或透水灾害性事故,提出了应急抢险抽排水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开展应急抢险抽排水时设备、管线及泵站的选型与布置方法,同时介绍了应急抽排水的供电系统与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要求。在多次实际抢险抽排水过程中,应用这些抽排水技术,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应急抢险抽排水任务,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经验可为类似抢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电工程大多远离城市,施工应急救援常采用本地化救援方式,由于救援时间紧迫,如何利用施工场地内自有应急设备尽快对事故点进行应急救援是本地化救援的关键问题。单台施工设备的应急调度属于多应急救援点任务排序组合优化的经典NP-hard问题,也是其它领域应急调度的基本问题。通过构建1|chains|Σwjcj调度模型,利用标准化方法确定各事故点的救援时间和距离的权重,将事故链分为可中断和不可中断两类情形,建立应急调度模型并给出有效算法,求解应急设备调度结果。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对初始调度有较大改善,具有较合理的全局解。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流速快、流量大、破坏力强等特点,要做好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必须有坚强的后勤保障。泥石流抢险救灾后勤保障工作的重点、难点主要表现在时间紧迫、装备物资筹措困难、装备物资运送缓慢、通信保障中断、安全风险高、社会依托性大等方面。针对这些重点难点问题,从后勤应急保障指挥机构、应急预案编制、经费保障措施、抢险物质筹备、人员培训、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建立科学、快捷、高效、机动、精确的后勤应急保障机制,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性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江河堤防历史溃口频繁,堵口技术在无数次溃口抢险中逐渐发展,但目前堵口技术效率偏低,且过分依赖人力,机械化程度不高,亟须向现代化应急抢险技术转变。堤防溃口应急抢险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多,总结可得以下结论:溃口过流量及流速可由口门形状及宽度、堤前后水深定量推算,其中,口门形状及宽度由水头差决定,受河道流量和堤身填料影响;不同流域的堵口抢险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核心思想均为逐步抛填,逐步降低流速;保证抛投物料抗冲稳定性是成功堵口的关键,抗冲结构体系是提高抛投物料抗冲稳定性的有效措施;轻便高效的现代化抢险装备是提高堵口抢险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高正  田娜 《人民长江》2016,47(11):26-28
随着武警水电部队职能的转变,应急抢险救援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挖装中队为例,分析了应急救援任务的现状及困难,介绍了抢险战法运用的原则,包括人员装备适用,任务合理分配,后勤保障充分等。在此基础上从科技创新、常态研练、资源利用等各方面论述了应急救援措施的制定及运用的策略。相关经验可供其他部门应急抢险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现场情况复杂,断水、断电、道路不畅、条件艰苦,而且救援时间急迫,要求反应迅速,应根据相应情况特点选配救援设备,特别是专业保障设备的使用将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生活保障专业设备的应用,具有安全、舒适、便捷、耐用、高效的特点,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莫大源  周磊 《人民长江》2016,47(11):29-30
为了加强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必须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应急救援体系,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突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针对典型的水库、堰塞湖以及江河堤坝的拆除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漫坝险情、山体滑坡或泥石流险情、战争可能造成水库大坝严重损毁以及需要分洪等不同情形下的堤坝拆除方案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应对类似险情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国家应急部门及应急抢险队制定"快速、安全、精准"的抢险方案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8.
深圳"12·20"光明新区重大滑坡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警水电部队作为应急救援队伍之一,从受灾程度、雨情测报和交通条件等出发,确定了救援工作的3阶段及相应主要任务,即定点搜救阶段、全面清运阶段、精准搜寻阶段。着重介绍了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救援方法、设备选型、资源配置、渣场布置等。通过动态调整抢险方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等措施,圆满完成此次重大滑坡应急救援工作,为今后的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