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UTP铜缆布线解决方案的诞生是以10G以太网这项新的技术作为后盾,那么是否真的能够在传统的铜缆上达到10Gbps的传输性能呢?大家可能认为这样的高速网络只有在高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系统中才能实现。然而,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群领先的布线系统制造商携手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802.3an工作组苦心钻研,试着论证在铜缆布线系统中实现10GBase-T传输性能的技术可行性。根据对全新的结构化布线设计的初步测试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半导体芯片技术发展的预测,工作组得出结论基于铜缆布线系统的10G以太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10G以太网技术正在领跑当今的网络界,2002年6月份IEEE通过了基于光纤的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2002年年底又成立了基于铜缆传输的10GBase-T工作组,拉开了10G铜缆布线标准发展的序幕。2004年初,10G以太网铜缆标准IEEE802.3ak正式出台。这一切都表明:虽然网络速度从100Mbps提升到1Gbps的奇迹刚刚被用户所接受,但10Gbps的到来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不论从标准的出台还是10G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布线厂家纷纷推出了10G布线产品及解决方案,都预示着综合布线10G解决方案将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刊6月…  相似文献   

3.
万兆铜缆以太网在网络系统工程的建设中被广泛地提出与关注。对40G或更高的以太网的应用讨论,将对当前和将来的铜缆布线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开发万兆铜缆技术的主要驱动力是成本,因为现实应用中更需要降低成本。万兆铜缆以太网技术标准的目的是用3倍的成本实现10倍的性能,对于万兆以太网来说,目前大范围地利用光纤传输的解决方案从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光纤和铜缆布线上运行10G万兆以太网的最新技术发展明显突出了客户通过安装更好布线所带来的更高的价值,肯定了SYSTIMAXSCS的远见:网络布线是建设一个更好、更快和性价比更高的网络和商业的关键因素。10G传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1 激光优化多模光纤上的10G传输将会成主流2003年9月,思科公司宣布,将在其Catalyst 6000产品系列中推出10GBase-SR接口。这些接口是基于SYSTIMAX LazrSPEED万兆多模光纤解决方案上进行10G传输而设计的。思科公司的这一宣布是在10G万兆以太网朝着企业骨干网不断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自从SYSTIM…  相似文献   

5.
10G以太网技术正在领跑当今的网络界,2002年6月份IEEE通过了基于光纤的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2002年年底又成立了基于铜缆传输的10GBase-Tm作组,拉开了10G铜缆布线标准发展的序幕。2004年初,10G以太网铜缆标准IEEE802.3akt式出台。这一切都表明:虽然网络速度从100Mbps提升到1Gbps的奇迹HIJHU被用户所接受,但10Gbps的到来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综合布线领域出现了10G以太网(俗称万兆网)。IEEE802.3an传输标准将支持通过铜缆传输10G网络的数据流。这意味着1G(千兆网络)数据将能被传输到个人工作点。从理论上而言,一个新标准是否可以应用于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看到,在E级/6类250M H z的系  相似文献   

7.
近期市场调研指出,对互联网通讯的需求正呈上升趋势。新兴应用的涌现以及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刺激着对高带宽技术的需求。基于结构化铜缆布线系统的10G以太网正是此种高宽带技术。本文将分析这一10G技术的市场趋势并总结出与其相关的技术性问题。重点分析能够支持这一新技术的结构化铜缆布线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6A类铜缆布线系统是指以铜缆为布线介质,其频宽范围在500MHz时,4对全双工工作方式下,可支持万兆以太网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00m,满足IEEE802.3an的10GBase-T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产品新秀     
Belden CDT推出10G以太网结构化布线系统,泰科电子安普布线发布安普XG UTP铜缆布线系统解决方案,泉州佳乐电器有限公司推出单元短信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8日,泰科电子公司发布了应用于10G以太网的AMP NETCONNECT XG铜缆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由屏蔽电缆、连接器和配线架组成。系统设计抑制了线外串扰,使得系统在超过100m的信道上达到10G的信号传输,完全满足10GBase-T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11.
1前景2003年,TIA开始研究能够支持万兆速率传输的铜缆,并于2008年颁布了6A类布线产品的性能参数标准,同时也为6A、7类水平双绞线应用于万兆以太网奠定了基础。但自10G铜缆标准颁布以来,铜设备造价及高耗能导致10G铜网络推广缓慢,并一度因为"光进铜退"的口号几乎消亡。随着40nm10G以太网芯片的开发成  相似文献   

12.
6A类综合布线产品是指用于传输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介质之一,它使用铜作为基本的传输介质。由于材料的限制,6A类综合布线系统的物理带宽定义为500MHz,远远低于万兆光纤的带宽值。但是,由于光纤接口设备昂贵,使双绞线传输技术仍然走俏,这也许就是在数年前推出万兆光纤技术后,仍然必须研发万兆铜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关于万兆以太网铜缆传输的应用标准IEEE 802.3an得到批准。这份标准中,定义了通过非屏蔽(UTP)或屏蔽(STP)布线系统在最大100m长度范围内进行10Gbps的数据传输。本文通过对万兆以太网传输环境中的非屏蔽和屏蔽系统的对比,以帮助用户合理地选择恰当的布线系统,在获得最佳的长期网络性能的同时,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投资。  相似文献   

14.
PANDUIT推出的SYNERGIST^TM 10GIG^TM铜缆布线系统是完整的端到端铜缆布线系统,通过UTP铜缆提供了真正的10GB以太网性能。这一系统把配套的器件组合在一起与把多种高性能部件.如电缆,插座、配线架和跳线等拼凑在一起相比,端到湍解决方案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价值.而不只是一条新电缆或新连接器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的基础设施以及整个建筑物的生命线,承担着信息传输的重任,总投资额不到整个系统10%的综合布线系统使用寿命却远远大于电脑软硬件和其他网络设备,是不容易被替换的隐蔽工程,被认为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资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和用户对于网络传输速度的需求不断提高,对10G以太网应用的需求日趋增多。对于目前和未来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万兆布线系统是明智的选择。泰科电子公司拥有完整的应用于10G以太网的安普XG布线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该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传输300m(XG光纤布线系统)、  相似文献   

16.
1标准 万兆网络的提出早已不是新闻,2006年IEEE 802.3an工作组就发布了10GBase-T的网络标准,要求每对线缆上双向传输2.5Gbps,4对线对共计传输10G。然而,在目前的应用中,由于网络设备的局限,国内的布线系统的主流配置仍然是万兆的主干(光纤)加上千兆的水平(6类铜缆)。但是,在2006年TIA及ISO组织就已发布了万兆线缆标准(Cat.6A及Class EA),因而可以说,万兆的布线系统目前来说是综合布线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10G布线系统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本刊在2004年6、7月连续两期介绍了10G布线系统的现状及发展。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关注10G布线系统,关注争议中的10G铜缆布线系统。争议中最受关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支持的万兆布线系统,与其相关标准预计将在2006年正式推出。然而,雨未至风先起,目前各布线厂家正积极准备,甚至已经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关产品也正在火热的研发生产中。为及时把握市场与技术发展动态,本期特别介绍了泰科电子公司、美国康普公司、美国泛达公司等布线品牌完整的10G铜缆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同时为您解读国际上10…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的不断升级对布线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千兆、万兆以太网络的不断普及,铜缆系统的带宽性能受到不断的挑战。系统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在规划和设计网络布线系统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光纤布线产品。与铜缆相比,光纤具有体积小、带宽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光纤布线产品不仅出现在建筑物主干布线系统,也逐渐用于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桌面(FTTD)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千兆布线、六类布线与GigaBI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速度越来越快,由原来的1兆、10兆到几年前的百兆,发展到今天的千兆,而千兆网络传输对布线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1 千兆传输技术的挑战千兆以太网协议的制定工作是在IEEE 802.3完成百兆以太网协议的制定后开始的。在当时5类布线正开始被广泛的使用,因而铜缆千兆以太网的开发目标是希望在大量的5类布线上可以实现千兆以太网的传输,由此铜缆千兆以太网(1000BASE-T)被确定为采用和百兆以太网(100BASE-TX)相兼容的协议形式(相同的帧结构,相同的信号率-每秒125兆个信号)。在这种条件下要达到千兆的数…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铜缆UTP解决方案一直是大多数局域网通信首选的传输介质。在此期间,一直存在着光纤什么时候会代替铜缆、成为首选基础设施的争议。几年前,千兆位以太网似乎还只是一个传输管道梦想,而今天,销售的千兆位以太网端口数量已经超过旧的10/100Base-T。多年来,光纤在以太网行业的端口速度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领跑的作用。那么如果说光纤领先一步,为什么光纤没有取代铜缆呢?答案非常简单,把电子转换成光子、然后再从光子转换回电子增加了成本(从有源硬件角度看),这使得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端口上光纤有源硬件每个端口的成本比当前同等速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