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从学生生活环境的实际出发来建设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素材性课程资源转化为音乐文化教学课程的有效形式。我国优秀的名族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器乐曲、民间歌舞音乐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优秀的创作音乐(包括古代的、近现代的以及当代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优秀的创作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因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作品自钢琴传入中国之后,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不同的教学专集,在各类教程编排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是还没有能与我们伟大民族和她灿烂悠久的文化史相称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我国钢琴曲创作自身还存在弊端。本文从钢琴在中国的起源谈起,充分肯定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同时从钢琴本身的特质和对作品的实际要求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包括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等,为钢琴这件当时的新式键盘乐器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贝多芬的第53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属于他创作中期的优秀作品,创作于1803年,1804年完稿。这是贝多芬献给他波恩时期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以及优秀的音乐家——华尔斯坦伯爵的,也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其中体现了诸多贝多芬在钢琴上的独创性。本人在文中试图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以及对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等方面入手,从全面、细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演奏技法进行分析、阐  相似文献   

5.
爵士钢琴同中国音乐实践相结合、开辟中国风格爵士钢琴创作的民族化之路。其作品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大胆追求中国民族化风格,模仿民族乐器音响;尝试用爵士乐与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相结合,丰富其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点。几千年文化积淀造就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其间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思想。根据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高校音乐专业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本民族音乐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开始向艺术等领域扩展,并在世界范围成为一种文化思潮,西洋美声唱法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在吸收美声唱法的同时,从演唱、创作、教学上体现出后现代时期多元音乐文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俗文化的展示一直是中国电影里的一大亮点,使中国电影具有了浓厚的民俗化意味.中国电影里的民俗承载着民族文化血脉和文化理想,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结晶.<日出日落>就是一部以民间音乐为载体,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民俗化彩片,本文主要从民俗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是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由于其源自生活,内容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受到民众的欢迎,又由于民间音乐的创作高于生活,所以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度,民间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练、洗礼,糟粕尽去,精华留存,历久弥新,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民间音乐具备的创新精神。本文就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创造精神展开论述,揭示出其历久弥新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钢琴艺术的近百年历史中,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钢琴艺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它作为一种文化亦经历了从应对到普及的心路历程.本文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料梳理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进程,期待本土和外来的作曲家们共同努力,在"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创作中取得更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疆生活着47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钢琴家、作曲家不断深入这片土地,创作出了敷以百计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与备民族民歌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传统民歌在20世纪以后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其在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和词曲关系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出政治化、艺术化和流行化文化等不同的特征。这不仅反映了作为文化形式的民歌与时代背景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民歌的创编与多元化艺术形式之间的共生关系,且对于中国音乐体裁多样性的发展及歌曲创作模式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音乐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让选修"钢琴名作赏析"课程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一部音乐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与这部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更深的一个层面去解读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听懂音乐.我作为"钢琴名作赏析"课程的授课教师,以肖邦钢琴作品欣赏为例,试图寻找音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在本课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是卡巴列夫斯基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和声特点、调性特点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做了分析,从而总结出这部作品的创作特点,论证了卡巴列夫斯基继承古典主义均衡、理性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使之具有20世纪音乐特征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源于民间艺术,具有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这些艺术元素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视觉资源。如何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在当代绘画表现中,并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关注中国传统音乐、把握时代特点以及与其它专业课程密切联系三个方面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丰富当前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完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声乐是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在历史沿袭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音乐形态,它包括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等,随民族的诞生而传于人世,民族声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不同群体的文化特征、心理特征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因此与孕育它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息息相关。自古迄今,中国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是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巨匠,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给人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财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由于生活方式、思想情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语言的音调特点以及表情达意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于是就形成了各民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同时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姿多彩的本民族音乐文化:不同的音乐观成就各异的音乐体裁风格,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犹如一朵芬芳的茉莉,艳丽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