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开创者之一,是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的伟大的作曲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歌剧。本文以其著名歌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内容、音乐创作手法等方面的研究,窥探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代表性的作曲家,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并把这一开放思想影射到其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歌剧中。本文试从其歌剧中声部的分布运用情况,阐释启蒙思想对莫扎特歌剧中声部的运用特点及18世纪声乐发展历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莫扎特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及女高音苏姗娜的演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背景、群众的心理活动,使在研究过程中能更深地去体会歌剧的含义,以致学到更好的舞台表演经验和演唱经验。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展现艺术的一种载体,音乐是对语言的一种补充,它从听觉上给受众以直接的情感灌输,歌剧是兼备这两种艺术的载体,是对生活场景的一种再现,在展现生活场景的过程中,歌剧以其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性集中反映着矛盾,使得矛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和限定的场景里得以凸现。所以,歌剧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体现在,对文字的处理和音乐的处理两个方面上,本文对莫扎特之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的艺术手法的研究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另外,作者的任何创作必然是源于生活的,其间,必然深深的受到作者个人生活的影响;剧本中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莫扎特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音乐形象与整部歌剧是有所不同的。她始终扮演着正歌剧的形象。其唱段庄重、典雅,与整部歌剧的音乐形象大相径庭。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角色,才使整部歌剧更具戏剧性和冲突性,也丰富了整部歌剧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的结构方式发生了转变,使得歌剧的传统模式受到冲击。而现代社会中西方歌剧的艺术特征能否保留原有模式是每个西方歌剧研究者有待于深思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歌剧在我国也逐渐的兴起,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歌剧的发展倾向,结合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求西方歌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吕利和拉莫都是巴洛克时期法国歌剧的重要作曲家,他们的作品都为法国歌剧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吕利是巴洛克初期法国歌剧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而拉莫是巴洛克晚期法国歌剧作曲家的代表,他虽然继承了吕利歌剧的很多传统,但也有很多创新之处,与吕利的格局貌似而神不同。所以,本文从他们歌剧风格的相似和相异之处论述,以期更加深入了解法国歌剧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歌剧在悲剧审美的观念上与西方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如何把握悲剧的标准,是进行审美评价和审美升华的基础。只有明确到中国悲剧题材歌剧主人公音乐形象的本质审美特征,观众才能在歌剧欣赏中理解中国悲剧题材歌剧的深刻内涵,达到与作品与演员的共鸣,达到悲剧题材歌剧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艺术品种——音乐剧,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音乐剧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典作品,期间最经典的就是音乐剧《歌剧魅影》。本文就音乐剧《歌剧魅影》得以在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以期人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对音乐剧以及《歌剧魅影》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1596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达芙妮"问世以来,歌剧经历了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真实主义,歌剧随着历史年轮的运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演员的演唱和表演也随之变化。可有些传统的坏习惯却依旧存在,比如一些程式化的表演。本文分析了演唱和表演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通过对西洋歌剧的研究、学习来推动中国歌曲表演的前进,为整个歌剧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歌剧是以音乐展开的戏剧,而形象是戏剧主题及其哲理内涵的负载者、阐释者和体现者。歌剧主题的意义一般通过形象塑造的展开与完成过程来揭示。因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对于一部歌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歌剧的历史上,论及将女性写得最出色、最动人、最难忘的歌剧大师,普契尼可谓当之无愧。无论是美艳动人的歌星托斯卡、纤弱多病的绣花女咪咪,还是天真烂漫的日本少女巧巧桑或是痴心护主的女仆柳儿……她们都成为了歌剧史上的经典与丰碑。研究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与塑造成果,对于更为深刻地理解普契尼的音乐思想与才华,深入感悟歌剧  相似文献   

12.
欧洲音乐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歌剧之争,第一次是1752—1754年发生的,以卢梭为中心的"喜歌剧之争"。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论述了这次歌剧之争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音乐中的关于旋律与和声等的几个主要问题。通过对第一次歌剧之争根源的追溯,肯定了它对第二次、第三次歌剧之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歌剧《原野》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与巨大的悲剧性的,在整个中国的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原野》的创作无论在音乐语言描写、人物的形象塑造上,还是在音乐的创作都推陈出新保持其独有的风格。因此,笔者针对该剧的音乐语言和歌剧音乐创作的特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莫扎特奏鸣曲KV·330创作前后的陈述,通过对莫扎特创作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详尽概述,阐明了作者创作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思想和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5.
歌剧《茶花女》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迎合了观众最普遍的审美喜好。其一,歌剧脚本的成功改编使得剧情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为之感动。其二,歌剧音乐的整体布局与戏剧内容的完美结合以及那些让人如痴如醉的优美旋律。  相似文献   

16.
宣叙调(recitativo)是歌剧唱段中的一种类型。此文所说的宣叙调不仅是指古典时期编号提歌剧的那种有一定结构篇幅,独立的宣叙调,而且包含了所有的以语言的自然音调为基础的声乐形式。宣叙调对人类语言进行了艺术化的改造,进行了适度的夸张,但始终是以人类语言的自然音调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溶入了作曲家对本国历史、民族和社会的理解,表达了一位俄罗斯作曲家对人民无限的热爱,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严肃思考。本文从美学的角度论述了该歌剧怎样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俄国民族的精神特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地体现了音乐中的民族性、人民性、历史与现实性以及艺术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艺术反映历史事件、再现人民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弘扬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些年歌剧<图兰朵>在国内的不断升温,这个外国人臆想的中国传说在其"源头"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上世纪90年代魏明伦据此改编的川剧<杜兰朵>则让中国评论界统一地认为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本文着重从歌剧和川剧版本的结局入手,来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成因,同时往常一直被人们忽略的西方文化对川剧<杜兰朵>的影响,在本文也会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梦梦 《天津冶金》2015,(3):146-147
本文在主要对国歌剧的发展进行阐述,是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到现代新时期这个阶段,对歌剧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艺术形式出现的历史和期自身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论述了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的文学、音乐、情感等特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使其引发情感的共鸣。第三章是对我国歌剧发展的思考,寻找中国歌剧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单簧管演奏歌剧在19世纪是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本文以威尔第的《茶花女》为例,就其创作背景,创作手段和演奏技法作一概况,对其具有代表性乐段的演奏方法及音乐处理作了总结,给演奏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