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琼·瓦伦丁的诗歌<看见你>全诗分为两部分,分别关于她的母亲和她的恋人.诗人努力表明,母亲与恋人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及两者的异同.诗的第一节,预示着父母只能给孩子生命,却无法创造他们的生活.孩子 '必须飞出母亲的手抓住风筝才能有星星一样闪耀的未来.母亲的恐惧与不安让孩子害怕,但母亲的鼓励和激励使孩子恢复平静.第二节"我"找到了另一个人,这种感情与跟母亲的感情不同,少了母亲的权威,多了平等的交流,带来了未来.在面对新的不确定感情时,"我"同样经历了害怕,但在经历过渡涛汹涌以后,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寻找到了自己的美丽花园.  相似文献   

2.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经典剧作之一,大部分评论文章都从美国梦破灭这一角度入手分析文本。但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发现爱是该剧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主题包括两个方面,即威利和他儿子之间的爱,以及威利对美国的爱。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可深化对《推》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对朱熹的学术研究,多集中在其主要学术成就——理学方面,且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对其音乐思想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关于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显少有学者对其进行乐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琴律说》一文的研究,这是一处有待于填补的空白。本文即尝试对朱熹《琴律说》及有关调弦之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小说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原载于1934年《国文周报》中,1934年9月由上海生活出版单行本。它是由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里的风景画,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琵琶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力度较大的右手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闻名于世。演奏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6.
"踏歌",源远流长。这一古老的民间自娱舞蹈,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兴起,风靡盛行于唐代,在其发展过程中,折射出汉唐的时代印迹。舞蹈《踏歌》体现了汉唐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汉唐乐舞的姿容风貌。本文通过舞蹈《踏歌》的审美系统之开放性、审美风格之唯美性透析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其目的是为了挖掘出沉淀的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及其文化特征,深入研究探讨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献>是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而<被>则是安·波特的著名短篇.爱米丽和韦瑟罗尔奶奶这两位看似毫不相干的女主角身上却有着相同的悲剧诱因--分裂的自我与自我压迫,本文即拟从这两个方面对爱米丽和韦瑟罗尔奶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广部字的解读,力图还原展现出先民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宗庙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校制度、庖厨文化及饮食观念.  相似文献   

9.
冉觐祖是清初著名学者,<诗经详说>一书是其<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该书论<诗>大体遵从朱子<诗>说,对汉儒之说亦不偏废,博采诸家而时有新意,体现了清初汉宋兼采的学术风气,在清代<诗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是查立译,腾守尧校对的。此书收集了康定斯基的四篇论文,即《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关于形式的问题》和《论具体艺术》,其中《论艺术的精神》与《点、线、面》是比较著名的,也是康氏的美学理论精华,《论艺术的精神》素有"现代绘画的启示录"之称。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在戛纳电影节上力压群雄荣获金棕榈大奖并获得全球影评人一致的赞誉。《低俗小说》最引人称道的莫过于极富后现代气息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回环往复的叙事结构使影片更具表现张力。这部电影的问世也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的到来,昆汀·塔伦蒂诺因其颠覆性的叙事方式赢得了电影评论界和大量影迷的大力追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人物品评这种文化现象的溯源,理清了《文心雕龙》之前的人物品评的脉络,并且结合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文心雕龙》中的人物品评方法,最后略述了人物品评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3.
<紫色>和<长腿叔叔>都是外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并深受人们喜爱的长篇小说,尽管这两部小说出版时间相隔了70年,但这两部小说均为书信体,女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本文从艺术特色方面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14.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着名的短篇小说,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角度中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意义的不确定几个方面分析其独特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斯塔克夫妇的情感历程为例,分析<无人伴随我>中普遍存在的孤独及其成因.政治主导了南非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简单的利益权利关系,沟通与交流变得遥不可及,个体陷入了无底的孤立隔绝深渊之中.爱没能让他们摆脱出来,反而使他们更加孤独.政治生活的喧嚣之下,正是个体灵魂深处那无法排遣的孤独寂寞.  相似文献   

16.
人物塑造在剧作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物心理的典型细节在人物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剧作心理细节包括人物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它应该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电影导演对剧作心理细节的表现必须坚持人物心理细节与人物性格相契合、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相协调、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三原则。萨姆.门德斯在《美国丽人》中对主人公心理细节的处理,正是这种心理细节电影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电影<第一书记>中的主人公形象沈浩,是不同于同类电影题材所赞颂的高、大、空类型的公仆形象,以崭新的时代风貌与文化气息,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大众的极度赞赏.电影以真实、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位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人民干部形象:是怀才不遇文人的代表;是事业与家庭夹缝中的奋斗者;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者;是人际关系的极致运用者;优越物质生活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1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出发点是人们的直接物质生活生产;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问题;阐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指出人类社会的变革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流有"楚人血液"的沈从文在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与思考中,将触角伸向了神秘浪漫的巫楚文化,在其中篇小说<神巫之爱>中对巫楚文化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在文明理性世界看来是迷信的巫,沈从文不仅肯定其存在价值,还挖掘出其中的诗性和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表现抒写巫楚文化中所特有的一种巫性思维方式,发掘出巫楚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实现对现代文明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思与现代人精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20.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