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省兼香型白酒由玉泉酒厂七十年代试验成功以来,近二十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国优、部优、省优品种4个,年产量3000吨,年创效益2000万元,已成为我省优质白酒中占主导地位的兼香型白酒,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九九计划”在多年对这类酒技术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又一次组织全省技术力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总结。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以下3方面突破性的进展。一确定了我省以“中国玉泉酒”为代表的兼香型白酒属“浓中有酱”新流派 相似文献
3.
4.
特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分析了其酿造工艺特点,从理化指标、微生物总数等角度,研究了特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各类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我国“特香型”白酒的酿造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后下降,酒精度不断增加,酸度逐渐增高,总酯含量逐渐增加,微生物总数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经过一个发酵周期后,酒醅的水分含量在发酵前后约可升高7%左右,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可下降39.95%和61.96%. 相似文献
5.
6.
7.
8.
四特酒特征香味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以近年由我们开发的6个测定白酒微量香味组分的方法为基础,分析了8个有代表性的四特酒及各类名白酒样品。采用计算机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对所获数据进行归纳比较及分类,确认四特酒的香味组分模式明显有别于其它各类白酒而具有独立成型的特点。文中还总结了四特酒的香味组分含量特征并表列了全部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保风格,去杂味,严格工艺操作”的措施。对属于凤香型酒中的太白酒的“个性”——风格特点,从八个方面研究了酸、酯、醇的量比关系,及在酒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太白酒必须使酸酯比例为1:3,己酸乙酯30~50mg/100ml,乳酸乙酯50mg/100ml以下。最后对严格检测手段,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作了简要说明。□(汉冯李)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国优四特酒以“三香(浓、清、酱)俱备犹不靠”而奠定其特香型风格,成为江南酒类一大新流派,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生产特香型白酒必须使用窖泥,窖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四特酒生产用泥窖四周是红褚条石(江西鹰潭产,似石似泥)垒砌,用水泥勾缝而成的.窖泥主要用来垫窖池底及封窖顶,这点与其它名优酒厂截然不同,成为特香型白酒的工艺特征之一.一、特型酒窖泥培养的机理特型酒窖泥中已酯、丙酯是由己酸菌、丙酸菌通过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是由己酸菌、丙酸菌为主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与曲粉、新鲜四特丢糟、黄水、窖泥结合而生成的.窖泥是己酸菌及其他有益菌的栖息场所,也是它们繁殖的温床.且泥本身就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如己酸菌、丁酸菌、丙酸菌、放线菌等,这为人工培养老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活性干酵母和糖化酶在四特酒生产中应用的工艺定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特酒生产中应用活性干酵母和糖化酶,出酒率可提高5%,酒质与对照相似,节约大曲6%,全厂全年可新增经济效益340万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