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转炉托圈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180t转炉托圈进行了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计算,并分析了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转炉托圈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4.
5.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溅渣护炉充分利用了转炉终渣并采用氮气作为喷吹动力,是转炉技术一个大的进步。采用溅渣护炉不仅可减少炉衬蚀损、提高炉龄,而且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操作费用,提高生产率。合理控制终渣成分、留渣量、出钢温度和枪位是取得良好的溅渣护炉效果的关键技术和必备条件。我国转炉因具有容量小、数量多、生产负荷大、半钢冶炼转炉原料条件差、热源不足、复吹转炉底吹元件寿命低等特点,使得我国溅渣护炉技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适宜于各种炉型和原料条件以及工艺特点的溅渣护炉技术蓬勃发展,尤其在复吹溅渣护炉技术方面,已达到先进水平。但转炉经济炉龄还不确定,氮气源还不足,调渣剂的成分还不能动态调整,溅渣时间和枪位还不能自动控制,今后应积极探索终渣动态调整以及溅渣自动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8.
9.
介绍了鞍钢股份第三炼钢连轧厂260t转炉采用的新式上修转炉工艺的布置、操作过程、主要工艺设备及技术参数等,并将其与修炉塔上修转炉工艺和鞍钢传统上修转炉工艺相比较,阐述了新式上修转炉工艺的优点,通过鞍钢股份第三炼钢连轧厂1号、2号转炉修炉项目实际应用,该工艺简单实用、修炉的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1/4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炼镍转炉溅渣工艺参数对炉衬各部位溅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溅渣时间和炉体倾角是影响溅渣总量的显著性因素,且与之成正比关系。溅渣量分布受炉体角度和初始熔池深度影响较大,当炉体角度由-10°增至-30°或初始熔池深度(h/D)由0.078增至0.172时,风口对面的溅渣量比例由80%急剧降为5%左右,风口面和端墙面溅渣量相应增大。溅渣高度随着炉体角度和初始熔池深度增加而降低。溅渣模式分为喷溅、渣涌或两者共存。溅渣过程通过调整炉体倾角,可以实现较大的溅渣总量和均匀的分布。工业溅渣试验验证了水模型的研究结果,风口粘结过多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1.
转炉倾动的计算机分析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转炉倾动力矩计算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方法及转炉倾动的动态模拟。在解决铁水流体计算时采用了铁水与渣液分别求解法 ,通过设定出钢点使计算值与实际操作更加接近。对炉体建模采用了复合形回转体叠加方法———独特的三角形分割逼近法来计算炉壳的参数等 ,计算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数控弯管过程轴力和弯矩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取管材数控弯曲过程中的轴力和弯矩,有助于对成形机理的了解和后续的回弹分析,以及为选择设备和设计模具提供重要依据。提出了基于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数控弯管过程中轴力和弯矩的求解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实现过程。采用该方法,分析了轴力和弯矩随弯曲角的变化特征以及工艺和材料参数对轴力和弯矩的影响规律:随着弯曲过程的进行,塑性变形区的轴力变化不大,弯矩呈指数关系变化,而弯曲变形区刚性端的轴力几乎线性递增,弯矩类似于阻尼正弦曲线变化;弯曲速度和材料强度系数的增大以及弯曲半径和硬化指数的减小会引起轴力和弯矩的增加。文中提出的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板材、其他型材和管材的弯曲。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韶钢第四轧钢厂将坯料由 15 0mm× 15 0mm方坯改为 16 0mm× 16 0mm方坯时 ,对轧辊强度的校核过程。论证了在原轧机上轧制 16 0mm× 16 0mm方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7.
在变频器的应用中,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传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进行控制;二是通过串行总线应用USS协议进行控制.介绍了以PLC为核心的轧辊焊接机焊件组合变位控制中变频器的应用,详细阐述了两种控制方式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弯管成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在弯管生产与变形理论方面仍有待加强研究。采用经典力学分析与生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有芯弯管机的主要结构芯棒及弯曲模槽形状进行力学机理分析,同时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有芯弯管机主要结构设计形状,提出了独特的芯棒及弯曲模槽形状及相关力学计算方法,介绍了应用情况及结果,并总结了弯管所需力矩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中厚板轧机牌坊窗口变形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年来二重在中厚板轧机制造装配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牌坊受力、支持力对牌坊立柱作用产生的弯矩及弯矩使立柱产生挠度等进行论证,剖析轧机牌坊立装后产生“缩腰’’的原因,给设计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