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RP-1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RP-1催化剂是新一代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水热活性稳定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本文描述了CRP-1剂的研究开发、工业试生产和工业应用结果。在济南炼油厂15万t/a催化裂解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在546℃反应温度下,液化气产率达42.00%,丙烯产率可达18.32%,催化剂补充率(对原料)为0.65kg/t。  相似文献   

2.
CRP—1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RP-1催化剂是新一代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水热活性稳定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本文描述了CRP-1剂的研究开发、工业试生产和工业应用结果,在济南炼油厂15万t/a催化裂解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在546℃反应温度下,液化气产率达42.00%,丙烯产率可达18.32%,催化剂补充率为0.65kg/t。  相似文献   

3.
CRP-1裂解催化首次工业应用和15万t/a催化裂解工业生产装置开工运转结果表明,新研制的CRP-1裂解催化剂具有平衡活性高机械强度好、轻烯烃选择性好、重油转化能力强的特点,是用于I型催化解的新一代较理想的裂解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泰国石化工业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解技术,建成1套0.7 Mt/a催化裂解装置,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该装置于1997年5月建成投产,原料为经低苛刻度加氢处理的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的直馏粗柴油,采用该院专门开发的CRP-S催化剂,在补充速率较低的情况下,催化剂有较好的丙烯和汽油选择性。丙烯产率超过17%,汽油产率为31.9%,研究法辛烷值为99.3,马达法辛烷值为85.3。同时该院的中试结果还准确地预测了装置性能并提供了设计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催化裂解技术以重油为原料,使用固体酸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直接生产低碳烯烃,特别是丙烯的新催化转化方法。该方法现已工业化,以大庆减压馏份油掺渣油为原料,在最大量生产丙烯操作条件下,丙烯的收率为22.91%。该文主要介绍CHP-1、CRP-1和CIP-13种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特性、物化性质、原料适应性、催化裂解工艺过程、反应机理及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式反应装置上评选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甲醇裂解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液体空速1.5~4.5h ̄-1、温度250~450℃、压力0.5MPa的条件下使甲醇单程转化率达到95%以上。产品气主要是CO和H_2气,(H_2/CO≈2)及少量CO_2、DME(二甲醚)和水等杂质,产气组成稳定。其中一种催化剂在20ml规模的反应装置上间歇累计运转了1000h,性能稳定。将该催化剂放大到1立升规模,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小试结果。该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抗积炭等特点,有可能在汽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的制备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MB-86丙烯催化剂通过大庆石油化总厂化工二厂5万t/a丙烯腈装置工业运行,丙烯腈单程收率达80%以上,丙烯单耗为1.05-1.08t/t丙烯腈,工业运转结果表明,MB-86催化剂稳定性及耐磨性良好,反应产物分布合理,可用于原使用C41,C49,MB-82及类似系列催化剂的丙烯腈装置,反应器不必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8.
Ⅱ型催化裂解制取异丁烯和异戊烯的研究及其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异丁烯和异成烯生成机理的研究,开发出大量生产异丁烯和异成烯,同时还有较高收率的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Ⅱ型催化裂解技术,并在济南炼油厂15万t/a催化裂解装置上进行了首次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以临商蜡油掺脱沥青油为原料,在最大异构烯烃兼顾汽油操作模式下,可以得到12.52w%的丙烯、4.57w%的异丁烯、5.78w%的异戊烯和40.98w%的汽油;在最大异构烯烃兼顾丙烯操作模式下,可以得到14.43w%的丙烯、4.75w%的异丁烯、5.93w%的异戊烯和38.45w%的汽油。Ⅱ型催化裂解汽油的辛烷值高、安定性好。Ⅱ型催化裂解技术发展一条既生产异构烯烃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C5/C6烷烃低温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松  李承烈 《南炼科技》1998,5(7):35-38
以AlC3和CCl4为氯化剂,制备了Pt-Cl/Al2O3型C5/C6低温异构化催化剂,考察了补氯条件对催化剂异构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原料,在氢压2.0MPa,进料空速(重)1.0h^-1,反应温度140℃,氢油比1~2(mol)条件下,C6选择性29~30w%,C5转化率89~90w%,经“微反”装置300h运转,催化剂活性未见下降,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常压渣油多产液化气和汽油(ARGG)工艺技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ARGG是以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最大量生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工艺技术。液化气富含烯烃,汽油辛烷值高、安定性好。该工艺技术采用提升管或床层反应器,使用RAG催化剂,510 ̄530℃的反应温度,液化气产率可达21% ̄30%,汽油产率45% ̄48%,液化气加汽油收率一般为70%以上。汽油RONC一般为90 ̄22,MONC为左右,诱导期为500 ̄900min。第一套70kt/a的工业装置于1993年7月在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以胶骨体积比和矿粉体积浓度为参数较为合理。沥青混凝上的各种性能主要由沥青用量控制。矿粉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小,其主要作用是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粘度,以便使配合比在工程中实现。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性能调整以沥青为主。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矿粉为主。  相似文献   

12.
清净剂晶型分布对碱值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枫  徐宏坤  宋美卿 《润滑油》2005,20(5):35-38
介绍清净剂晶型判定方法,论述清净剂胶体粒子晶型结构对碱值测试的影响,探讨相关润滑油碱性组分分析测试中异常现象的本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对9种船用油进行实际测定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开发过程中变差函数的变化及孔隙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微相的孔隙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丛聚型河道中,开发初中期孔隙度分布明显受单河道的大小和形状控制,注水开发过程使得粘土矿物被带走,并消除了河道之间的高含泥屏障,致使开发后期孔隙度的次变程加大,平面上的分布更趋广泛,但纵向上非均质性加剧。对离散型河道而言,由于孔隙度的高值区仅分布于离散的河道内,注水过程并不能改变河道的形状,因此,尽管河道侧缘的储层性质有所改观,平面上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不受注水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夏江海 《石油物探》1985,24(3):65-71
本文以极简单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实用表达式,并对其精度作出了评价.本文还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如下结论:正常重力垂直梯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装备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讨论了近一个时期内,有关我国石油化工装备技术中值得重视的几个发展趋势。包括装置的大型化及设备的高负荷;针对节能降耗所开发的新型高效设备;从装备上保证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生产;重视开发新型三废治理装备技术;应用新的化学工程开发新的高效设备。  相似文献   

16.
刘枫林 《润滑油》2003,18(4):33-35
利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MA降凝剂小样,考察了在各种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重点探讨了PMA降凝剂的分子量和酯基侧链碳数分布等化学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对提高我国PMA降凝剂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二区储层微观渗流场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长期注水开发的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为例,应用岩心分析及实验室渗流物理模拟的数据,从岩石的润湿性、孔隙结构和相对渗透率等3方面的变化,研究长期注水开发储层的微观渗流场演化规律。研究认为,随注水开发程度加深,储层岩石润湿性、亲水性逐步增强;储层孔隙结构的演化趋势是孔隙均匀程度变好、喉道均质程度增高和孔喉连通性及控制流体流动能力变好;束缚水饱和度呈上升趋势,残余油中水相相对渗透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储层渗流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着储层中剩余油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从热力学理论讨论烃类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体中的石油,处于一种特殊的介质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受着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发生着改变石油成分和性质的种种演化。可以说,压力与温度是影响石油性质的主要因素。石油成分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而热力学在解决化学变化方向上的正确性,已为许多化学实践所证实。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压力因素的定性对比,结合我国湘中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等方面的资料,探讨石油的演化。初步研究表明,地层压力是石油演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盆地定量分析的精度,必须在模拟过程中尽量采用动态参数,但如何准确获取各种动态参数是当前盆地分析模拟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在对“动态参数”的概念及其3种获取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更加准确地校正时间因素对各种模拟参数影响的“时间校正系数”概念,并以孔隙度为例,对其确定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动态参数”和“时间校正系数”概念的提出和确定对盆地定量分析,特别是含油气盆地内各种演化史的深入研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合物成核动力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概述了水合物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及环境、气候、能源等方面的影响。对成核概念作了简要介绍,主要阐述了成簇成核模型、界面成核模型、随机水合物成核与界面成簇模型、反应动力学模型、双过程水合物成核模型等几种不同的水合物成核微观机理,并简单介绍了有关的成核过程关联式及对水合物成核的测量情况。针对目前水合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水合物成核动力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