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轴承钢在保持高清洁度和长寿命方面最近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因此,促进了在高接触应力下的应用,并由此而产生了发生显微组织改变的问题。本研究对显微组织的这类特性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滚动接触疲劳中,在最大剪切应力深度处,有板条状显微组织、白色侵略区和“条带状的”显微组织。酸浸蚀白亮带有铁素体,在板条和“条带状”的显微组织是伪珠光体结构。在半值宽度疲劳下所发生的显微组织改变时看到了X-射线分析的峰值明显下降,上述现象大概是由于剪切应变及其伴生热过于集中的缘故,估计白色浸蚀区总体可达到的温度为300℃、局部超过600℃。  相似文献   

2.
3.
新型不锈轴承钢6Cr14Mo冲击韧性与显微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等硬度下,新型不锈轴承钢6Cr14Mo(%:0.64C,13.6Cr,0.62Mo)的冲击韧性ak比9Cr18不锈轴承钢(%:0.94C,18.6Cr)高14—30J/cm^2。从碳化物电镜复型分析可见,6Cr14Mo钢淬、回火组织中主要为细小、弥散分布的二次碳化物,一次碳化物较少,而9Cr18钢组织中一次碳化物较多。新型不锈轴承钢6Cr14Mo的基体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并有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中的碳化物主要为M23C6以及弥散析出的Mo2C和ε-Fe2C。  相似文献   

4.
5.
显微孔隙是轴承钢内部组织缺陷之一,从金相检验图片上看,为沿晶界断续形成不规则形状的裂纹或孔隙,显微孔隙缺陷区大都出现于钢材的中心部位,沿轧制方向呈现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6.
7.
利用热膨胀试验研究了9Cr钢随冷却速度变化的相变行为,设定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60和1000℃,利用 OM、SEM、TEM、XRD和室温拉伸对比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9Cr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冷却速度增加,9 Cr 钢发生铁素体/珠光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其中马氏体相变临界冷速为1.6℃/s;860℃热处理后9Cr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马氏体和少量等轴铁素体,并有4%的残余奥氏体;奥氏体化温度升至1000℃后,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9Cr 钢中铁素体几乎消失,板条特征更加明显,力学性能与860℃热处理后基本相同,均达到 HL级抽油杆钢的要求,说明9Cr钢具有较宽的工艺窗口.  相似文献   

8.
硅对含钼轴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翰林  胡乃荣 《特殊钢》1992,13(5):32-35
研究了硅对含0.3%钼轴承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硅不仅对抗回火稳定性、抗弯强度,接触疲劳寿命有良好作用,当含硅1.0%以下,可提高轴承钢的淬透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9.
热送裂纹限制了热送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表面淬火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热送裂纹的质量问题.以某钢厂180 mm×180mm断面小方坯连铸机为对象,40Cr钢为淬火试验钢种,通过开展现场离线淬火试验研究,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及数值仿真技术,进行显微组织分析与淬火-自回火过程传热分析,研究了表面淬火对铸坯表层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采用不同方法生产的几种高速钢的抗弯强度测试结果,讨论了未溶碳化物的尺寸分布、以及热变形和奥氏体化温度对未溶碳化物尺寸和实验钢抗弯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分析断口确定了断裂引发缺陷,并测量了尺寸。依据抗弯强度的断裂力学模型讨论了试验结果,指出对于铸锭法生产的材料,断裂是由显微裂纹引起的,而显微裂纹又是亚临界裂纹在纵向带状碳化物堆积区扩展形成的;对于粉末法生产的材料,断裂由大颗粒碳化物或碳化物堆积引起。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了碳含量和退火温度对含有残余奥氏体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含有0.12%~0.4%碳,1,2%硅和1.5%锰的冷轧薄钢板进行临界区退火,在400℃温度下进行等温转变。在接近Ac1的温度下退火,接着在4000℃温度下等温转变100~300s,可使强度和塑性都达到最佳。极限抗拉强度的变化范围为590MPa(含0.12%碳的钢)~980MPa(含0.4%碳的钢)。总延伸率由39%变化到33%,在强  相似文献   

12.
汪慈榕  邱德卿 《特殊钢》1992,13(6):18-21
主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钢的显微组织。钢的基体为板条状马氏体,即位错马氏体。测量了析出相的化学组成并鉴定其结构。尺寸较大的块状相为含Ti高的MC型碳化物;均匀分布的粒状相为Fe_2Ti型Laves相;弥散分布或沿位错分布的精细相可能为σ相。认为两者特别是后者是钢的主要强化相。  相似文献   

13.
变形晶界对低碳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温度下变形和变形后再加热到奥氏体区的低碳钢SS400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形使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界呈锯齿状,锯齿状的奥氏体晶界优先成为铁素体的形核位置,锯齿状的铁素体晶界有利于铁素体再结晶核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了石钢45 t顶底复吹转炉-LF-VD-中间包冶金过程各工序轴承钢中显微夹杂物的行为、特征、数量及变化历程。钢中的夹杂物由LF处理前的块状Al2O3、铬硅酸盐和铬锰酸盐逐步转变为铸坯中的铬钙酸盐、球状铬硅酸盐和条状铬锰酸盐夹杂;显微夹杂数量平均值由LF处理前8.74个/mm2减少为铸坯中2.72个/mm2,夹杂物尺寸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旋转弯曲疲劳、SEM+EDS、面扫描等方法,研究了试验用100Cr6轴承钢的高周及超高周疲劳性能,以及传统疲劳极限附近的失效概率分布,并统计了夹杂物的成分、尺寸等信息。结果表明试验钢100Cr6的传统疲劳极限为967 MPa,在其之下的960 MPa应力幅值条件下,部分试样通过107循环周次后仍出现疲劳断裂失效,非无限寿命。在传统疲劳极限附近,相比于正态分布,疲劳寿命数据更符合二参数威布尔分布。相比于金相检验和面扫描,疲劳+EDS方法更能发现尺寸较大且为刚性的D类和Ds类夹杂物。  相似文献   

18.
19.
奥氏体变形对22CrS齿轮钢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新  王佳夫  刘相华  王国栋  徐香秋  胡旋 《钢铁》2004,39(3):43-45,56
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新型齿轮钢22CrS在不同变形量下的相变行为及组织、硬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变形量增大,获得多边形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定、减径机组工艺为1000℃再加热,900~950℃变形,总等效变形40%时,22GrS齿轮钢管以空冷方式在线地获得多边形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硬度为HB187~195。实物质量水平与意大利产齿轮钢管相当,切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许立坤  杨德庄 《钢铁》1993,(2):56-59,55
对低碳Mn-Nb钢和低碳Mn-Nb-Ti钢经不同温度加热奥氏体化后空冷和等温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低于晶粒粗化临界温度(Tc)时,不论是空冷还是等温处理,两种钢均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当加热温度高于Tc时,低碳Mn-Nb钢中易出现魏氏组织,而低碳Mn-Nb-Ti钢中则易于出现粒状贝氏体,这可能是因为微合金化元素溶入奥氏体中后影响了钢的转变动力学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