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软件工业化生产、解决软件危机的必由之路.成为软件复用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标准化工作中的模块化在软件产品构件化开发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现有的软件开发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促进企业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代码质量管理平台Sonar的质量评估模型和技术优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介绍了将Sonar平台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代码质量管理对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并通实际项目导入的数据比对分析展示了该平台对实现企业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代码质量透明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处理器得到了普及和运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方面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企业如何提高产品中的软件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通过对软件和软件产品质量的理解,结合企业现有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阐明了如何利用企业现有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侯昌磊  赵蕾  孙德荣 《电讯技术》2021,61(4):511-516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厂家开展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标准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由于各厂家对标准的理解不一致,研制软件产品的实现存在差异,导致未经符合性测试的软件之间不能相互兼容,需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波形移植开发和系统集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系统标准符合性测试系统的实现方式,给出了系统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实现方式,设计实现了一套软件无线电标准符合性测试系统,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满足从单一软件产品到整机设备产品的符合性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产品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软件产品质量日益重要.软件产品的质量监督成为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从软件产品工程化、软件产品的质量监督以及关于软件产品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重在阐述如何进行软件的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6.
软件过程技术及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秋菱  刘宗田  贾亮  许庆  袁兆山 《电子学报》2001,29(11):1575-1577
软件过程已成为软件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但在以往的工作中,由于理论和技术上的困难,未能充分发挥度量在软件过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基于UML的软件过程工程环境Softev.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定义、运行和监控过程的平台.同时,提出了在软件开发中进行度量的一组指标,并在Softev中予以实现,以客观的度量数据,更科学地评价软件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实施过程,指导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1 概述无论是开发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软件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尤其使用者更是希望所购买的软件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从世界经济发展看,在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软件产品交易份额的急剧增长,软件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度量方法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软件产品开发和采购过程中,供需双方都将遭遇软件质量要求及其评价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硬件产品质量保证领域的许多成功经验已经多多少少为软件质量保证借鉴。例如,硬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过程保证和产品保证的思路已经被成功地引入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但是,由于软件产品在整…  相似文献   

8.
软件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配置管理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建立配置管理机构和软件三库、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基线控制、出入库控制、更改控制、配置状态记实、配置审核。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配置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9.
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软件测试质量能够直接决定软件产品的运行情况。与传统的手工测试相比,软件测试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测试的质量与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限制条件与风险。因此,有必要对软件测试自动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测试作为保障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其地位和重要性得到提高和重视。软件测试已经成为一个知识体系,贯穿于软件项目的各个阶段,测试工作已经不再是开发之后才开始的软件活动,只有在各个阶段做好相应的测试工作,才能保证软件交付的质量。文章旨在对测试的系统性和缺陷管理方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娜娜  詹惠琴 《电子测试》2010,(11):47-50,76
为了保证系统的质量,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相应的自动化测试,从而确定系统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降低编写和维护测试的开销,提高软件质量。文中通过对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详细介绍,总结了软件测试自动化的特点和标准。针对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不同环节中自动化测试工具及自动化测试方法的选择,将软件自动化测试划分为5个级别,验证了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软件回归测试是软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需求矩阵的软件回归测试方法,量和降低了回归测试的成本。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运维阶段回归测试把需求矩阵的应用延伸到运维阶段,有效提高了回归测试的质  相似文献   

13.
航空嵌入式软件市场不断动荡与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第三方软件测试面临着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而良好的软件过程与持续的过程改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途径。从对并行工程的研究入手,将并行工程的方法运用到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实践中,寻求基于并行工程的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和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验收测试作为软件测试过程的最终环节,对软件质量、软件的可靠运行和软件项目的实施周期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叙述具体实例项目的软件验收测试的全过程,全面展现了针对特定项目的验收测试前期准备到测试内容分析、测试方案设计、测试实施及测试结果分析处理的整体过程,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读者对软件验收测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冯亚娜 《信息技术》2003,27(2):40-41
国家标准GB T175 44规定了软件包的质量要求及针对这些要求如何对软件包进行测试的细则。质量要求从产品描述、用户文档、程序及数据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测试细则依据这些规定制定。ISO IEC912 6 (1991)版由ISO IEC 912 6 (软件产品质量 )和ISO IEC14 5 98(软件产品评测 )两个标准代替 ,ISO IEC912 6表述了软件产品质量的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中的质量 ,规定了内部质量、外部质量的六个质量特性 ,并细分为 2 1个子特性 ,使用中的质量规定了四个使用质量特性 ,使用质量是指六个软件产品质量特性的综合效果。进行软件测试时 ,可以依据GB T175 44中的规定组织测试过程再结合ISO IEC912 6中的质量特性及子特性的规定确定测试需求的内容和测试的重点 ,利用ISO IEC912 6质量的规定建立质量评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软件质量不仅需要项目管理,还要采用测试、评审和软件质量保证等多种措施。本文从中小型软件项目实施特点出发,分析该类项目在管理及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对该类项目管理从管理规划、管理实施和管理监控等相关活动进行剖析和探讨,提出了中小型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策略及其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代睿 《现代导航》2014,5(6):462-465
随着嵌入式技术大量应用到电子设备中,嵌入式软件的质量监督检验日趋重要。本文在阐述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和嵌入式软件质量监督的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模型和编码阶段的程序代码与测试代码并行开发的方法,旨在加强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软件测试在中国已发展二十年,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国内软件产业和软件测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第三方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的认证认可情况,给出了第三方软件测试在电子政务和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实施效果。最后,提出了发挥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作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349,自引:7,他引:349  
杨芙清  梅宏  李克勤 《电子学报》1999,27(2):68-75,5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